摘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专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公民实施应当被刑事处罚、治安处罚、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或者强制戒毒的违法行为。
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行为危害他人和社会,但其危害程度轻微,虽构成违法,却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
所谓未成年人犯,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监狱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已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即少年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实施了综合治理,其快速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从整体上看,违法犯罪人数仍然逐年增多,并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趋势。
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的调查研究,把握新时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规律,关心未成年人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预防IAbstractMinor illegal crime, it is already full 14 points less than 18 citizens should be punishing criminal punishment, education, sheltered,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or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of illegal behavior. Alleged illegal minors, refers to the age of 18 years, act endangering citizen society and others, but its harm degree, although slightly, but not constitute unlawful act constitutes criminal punishment. So-called minor prisoners,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JianYuFa means has over the age of 14, with 18, has constituted a crime, namely the minors to juvenile delinquency. Minor illegal crime is facing the world with universal,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and drug gang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alled the "three world is one of pollu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 juvenile crime in China, although problem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apid momentum gained effectively, but overall, illegal crime number still increase annually, and presents TuanHuoHua juvenile in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of minors status and causes of the crime investig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crime, law, care minors growth,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juvenile crim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Minor illegal crime, Causes,Prevent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前言 (1)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2)2.1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的 (2)2.2 犯罪性质以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犯罪为主 (2)2.3犯罪形式以团伙犯罪为主 (2)2.4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突出 (3)2.5犯罪反复性强,再犯的比例高 (3)2.6犯罪手段简单、方法直接,暴力化、成人化倾向明显 (3)2.7女性的比例出现大幅度上升 (4)2.8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 (4)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4)3.1自身原因 (4)3.2家庭原因 (5)3.3学校原因 (5)3.4社会原因 (6)4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 (6)4.1抓家庭 (6)4.2抓学校 (7)4.3抓社会 (8)参考文献 (11)致谢 (12)III1 前言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但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却是逐年上升趋势,并向团体化、暴力化转变。
因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1991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时代的违法犯罪都带有该时代的内容和特点。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少数由于具有突发性外,大多数都具有较明显的蜕变过程。
典型的过程就是从兴趣爱好发生不良变化到思想意识上出现一些不健康或错误的东西,进一步发展到形成不良品德,从而表现出一些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最后触犯刑律,走上犯罪道路,从轻微犯罪发展到严重犯罪。
未成年人从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开始,内化为主观方面的思想、观念的错误,进一步外化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一个逐步升级、逐步蜕变的过程。
当未成年人由于主观、客观因素而逐步形成犯罪习惯后,如果没有有力的早期预防和社会控制手段,其将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歧途。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可以认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
当犯罪习惯形成以后,便具有诱导功能和催化剂作用,每当遇到适当的情景,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便会自动地或有意识地去犯罪。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尤其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同时和谐社会所需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呼唤着人们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全国社会治安和家庭稳定,由此,对于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2.1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通过对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
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在有些不良少年中还流传着14岁以下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要抓紧时间干点事的说法,小偷小摸成性,有些14岁以下的少年还被别人利用成为作案工具。
根据有关数字显示,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可见,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2.2犯罪性质以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为主由于未成年人没有正当的经济来源,加之受灯红酒绿及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影响,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高享受,金钱物质占有是其主要的犯罪动机。
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偏低,心理不成熟,当没有金钱来满足欲望时,就通过违法犯罪的途径来谋取钱财。
在近几年破获的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当问询其作案动机时,绝大部分是由于缺钱花,没钱进网吧等。
2.3犯罪形式以团伙犯罪为主一些未成年人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
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在对学校及检察院的走访中就了解到,在检院办理的案件中就有不良少年结拜帮派等抢劫学生财物的案件。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
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乘效应。
2.4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突出5从涉案人员构成来看,社会闲散未成年人居多,辍学流失生违法犯罪问题突出。
社会闲散未成年人既无学业、事业的羁绊,又不受集体生活的约束,一旦交友不慎,受犯罪分子教唆或指使,就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这其中,主要以辍学流失生、无业青年以及在校中小学生为主,且男性占绝大多数,特别是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后,处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不管真空状态,浪迹街头或在网吧、录像室、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打发日子,因此接触社会阴暗面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机会增多,加之自身防范控制能力差,客观上为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通过在校中小学生犯罪规律分析,不难看出,他们中绝大部分因为成绩不好,经历着从学校“后进生”流失沦落到社会上的毒瘤的蜕变规律。
2.5犯罪反复性强,再犯的比例高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
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中未成年人作案成员增多,并且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6犯罪手段简单、方法直接,暴力化、成人化倾向明显往往针对被害人身体直接采取打击或者持刀威胁、砍伤的犯罪方法,手段较成年人残暴且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