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预防基本知识一、火灾预防基本观念1、火的形成需要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和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2、对火灾扑救,通常采用窒息(隔绝空气),冷却(降低温度)和拆除(移去可燃物)等三种。
二、火灾的种类依我国国家标准(CB4968)的规定可分为四类1、普通火灾(A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2、油类火灾(B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D类):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器火灾: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三、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 •泡沫灭火器:适用AB类火灾,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其中化学泡沫使用时颠倒使用,现已淘汰,而机械泡沫使用方法同于粉灭火剂。
缺点:造成污染,不可使用于C类火灾,每四个月检查一次,药剂一年更换。
2.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出保险插销:b)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c)压下压把即受内部高压喷出。
每三个月检查,重量减二》需重新灌充。
缺点:使用人员极易冻伤。
3. 干粉灭火器:分为ABC和BC干粉两种,其中适用A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掉保险销;b)喷嘴管朝向火焰,压下阀门压把即可喷出。
三个月检查压力表(1 . 2Mpa)药剂有效时限三年。
4 •清水灭火器:它最适合灭A类火灾,不适合扑灭其它类火灾。
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四、火源和气体的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1、天然气皮管道是否破损或漏气,使用后阀门应切实关闭和关紧。
2 •营业性的餐厅、厨房、浴室的锅炉间,要求单位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和维护。
3•大楼内部工程施工中的用火,须指定施工期间的负责人明确责任和范围。
4 •厨房的尘垢油污应常清洗,烟囱及油烟通风管应加装铁丝铁罩。
5.燃放爆竹,不可自窗口点燃,以免发生火灾。
6 •不可乱丢烟蒂或床上吸烟。
7•未经许可,非法经营或使用藏置危险物品者应立即通报当地消防部门或公安机关。
&家长外出,勿将小孩反锁在家,以免发生火灾时无法逃出。
火灾事故预防与自救一、高校内发生火灾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1. 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造成电线短路或因接头接触不良发热引起火灾。
2. 不按用电规范乱安电路的保险丝,甚至用粗铜线或铁线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时或有故障时,保险丝不能及时熔断和切断,电路短路而造成电线起火。
3. 思想麻痹大意,使用电热器具后忘记关电源便离开房间,使电热器具无人监控下长时间通电发热而引发火灾。
如电热杯烧水,水烧干后没有切断电源,电热杯发热起火。
4. 在宿舍内违反规定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如电炉等,使电线过载发热起火。
5. 在床铺上点蜡烛照明看书,不慎引燃被褥蚊帐造成火灾。
6. 乱扔末熄灭的火柴、烟头等,引燃可燃物如纸张衣物等,引发火灾。
7. 使用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当,引起火灾。
如在实验室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碰翻丁酒精灯而起火。
8. 对长期使用的电气设备、电线疏忽安全检查及维护维修,使电气设备、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起火。
9. 电气设备、电路的避雷设施失效,遭雷电击而引起电路电气设备起火。
10. 安装电灯等发热电器贴近可燃物,或放置可燃物时太靠近发热的电器等,使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而起火。
11. 使用电气设备不当或因设备发生故障处理不及时而造成起火。
12. 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灶时疏忽大意,未关炉灶的火就出门,结果在灶上煮的水或食物被煮干后烧毁炊具,引发火灾。
二、火灾事故的预防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防火安全,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级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和车间等,要严格按照上述的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及各项制度去做,使用设备仪器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是否有异常情况.是否放置得当,操作使用过程是否清楚,只有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才进行实验或其他操作。
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实验或实习,更要注意防火安全,室内一定要保持空气流动,防止易燃易爆物质散发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发生的浓度。
实验、实习场地应配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并且熟悉其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离开实验、实习场地时,应按制度要求,关好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清理杂物和垃圾,摆放好各项物品等。
实验、实习场地的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不要将物品堆放在门口、走廊、过道等通道上。
在宿舍内,同学们应严格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饭锅等大功率电器;不随意加大电路保险丝;不在宿舍内使用明火来照明;不要将易燃易爆危险品带进宿舍;发现不安全的现象要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尽快加以消除;要爱护宿舍内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要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掌握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 非灭火使用消防设施,必须经过学校保卫部门的批准。
源开关;禁止在宿舍内用火烧东西。
三、扑灭火灾与自救的方法 ( 一) 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器材的使用1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定采用哪种方法。
有些火场,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几种灭火方法。
(1) 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 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停止燃烧。
用水进行冷却,这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
(2) 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3) 窒息灭火法。
采用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 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中氧的含量, 使燃烧物质由于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如用湿的衣物被褥、 麻袋等覆盖在燃烧物上, 使燃烧 物与空气隔绝而中止燃烧。
(4) 化学抑制灭火法。
将足够数量的化学灭火剂喷射在燃烧物上. 使灭火剂抑制和中 断燃烧反应。
如用干粉、 12ll 灭火剂灭火。
(二)灭火器材的使用。
比较常见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 1211 灭火器,各种灭火器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1. 泡沫灭火器适合扑灭一般及油类的火灾,但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
使用该灭火器时,将其倒过来稍加摇动,药剂即喷出。
2.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合扑灭一般及电气设备火灾,但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 等物质的火灾。
这种灭火器的开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旋转式的,像拧开水笼头开关一样; 另一种是压握式的, 使用时要先拔掉保险插销。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要一手拿好喷射气体的 喇叭简,另一手压握手把 ( 橡自行车刹间一样 )。
3. 干粉灭火器适合扑灭一般及油类、有机容剂和电器火灾。
使用这种灭火器时,要 先拔保险插销,然后压握手把即可,有喇叭状喷射简的要将喷射简对准燃烧物。
4 . 1211 灭火器是高效灭火器材,它适用于扑灭一般及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精 密仪器、计算机房火灾。
它具有绝缘性强,对金属腐蚀性小.久存不变质,且灭火后不留痕 迹等优点. 但由于其化学成分是二氟氯溴甲烷, 会破坏大气臭氧层, 现在被列为限制使用产 品,并逐步淘汰。
它的使用方法同以上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燃烧物,并且要对准火 焰根部扫射推进,才能取得好的灭火效果。
另外,灭火时尽量使自己处于上风位置。
四、发生火灾时的处理与自救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救火同时进行。
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 边进行灭火。
如果火灾处于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有把握将火扑灭,就应立即采用 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将火扑灭。
因为这时房间没人时, 应关掉电器和电燃烧特点及火场的具体情况确如果不去灭火,而去报警,就会由于耽误时间使小火变大火,形成难以扑救的大火灾。
如果发现火灾时,火势已很大,自己难扑救,就应当立刻去报警。
公安消防部门的报警电话号码是“119”,打报警电话应沉着镇定,清楚扼要说明起火地点(区街、单位、楼栋名称等),燃烧的物质,火势情况等。
同时应将自己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号码告诉报警台,以便随时联系。
报警完毕,应派人在校门口或街道口等侯,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灭火。
在校内发现火情,除打“119”报警电话之外,还应向学校保卫部门值班室报告(校内发生火警,也可以直接向保卫部门值班室报警)。
灭火时应注意切断通向火场的电源、燃气源;灭火的同时应转移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转移不了的应设法降温冷却。
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围困,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乱,根据火势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以便争取时间,脱离危险区。
自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发生火灾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而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迅速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脱离险境。
逃离火场若遇浓烟时,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
衣服被烧着时不要惊慌失措.赶快在地上翻滚、使火熄灭。
2. 如楼梯虽已起火.但火势不很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
如楼梯火势相当猛烈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挂在牢固的门窗或其他重物上,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逃离火场不要乘电梯.防止电梯的电路等被火烧坏而被困在电梯内遇险。
3. 如各种逃生之路均切断,应退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
关闭门窗,并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还要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
同时向室外扔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但如果烟火威胁严重,有生命危险且楼层只有二三层,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软性物品,然后用手扶住窗台往下滑,尽量缩小跳落高度和保证双脚先落地,以减少颅脑损伤与对内脏的伤害。
近年来、国外一些世界灾难学者提出了“杆棒跳楼法”等自救方法。
杆棒跳楼法,即找一根结实的比人稍长的杆棒、木棒、竹杆、铁棍、钢管均可,最好在杆棒两头捆上重物。
下跳时,人应将杆棒双手抱住,双腿夹紧,两脚交叉扣住,如爬竹杆一样,头与手的上部、脚的下部务必留出一段,每头约50 厘米,然后下跳,这个方法若使用得当,有获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