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专题一:图表类试题

中考化学专题一:图表类试题

专题一图表类试题1.(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CO2<O2<N2;溶液的pH:H2SO4<NaCl<NaOH;氮元素的化合价:NH3(-3价)<N2(0价)<HNO3(+5价);硫元素的质量分数:Na2S>Na2SO3>Na2SO4。

故选B。

2.(2018贵州贵阳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答案 C 根据步骤①中固体部分溶解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此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硫酸钠。

A项,A→B段表示稀硝酸与碳酸钡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错误;B项,B→C段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硝酸的加入,对应溶液的pH逐渐变小,错误;C项,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硝酸钡,正确;D项,由以上推断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错误。

3.(2018广东中考)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答案 D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水的质量会减小,但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液质量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使溶剂质量继续减小,而由于溶液饱和,故会有溶质析出,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水的质量为0,故A、C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0,故B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当氧化钙恰好与水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此后温度开始降低,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故D错误。

4.(2018山东泰安中考)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 D a点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A正确;bc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B正确;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他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因此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C 正确;d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和盐酸、氯化镁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D不正确。

5.(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答案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A错误。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增加量为加入的稀盐酸和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之和;当恰好完全反应后再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加的量只有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B正确。

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锌粉,析出固体质量开始为0,C错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生成氧气的质量一直增大,D错误。

6.(2018重庆中考)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 起始溶液为稀盐酸,溶液质量大于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溶液质量达到最大,之后不变,图像①正确;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不断升高,待反应停止后,溶液温度逐渐下降至常温,图像②错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开始前氢气体积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体积不断增大,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氢气体积达到最大,之后不变,图像③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质量不变,图像④正确。

7.(2018重庆中考)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D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CuCl2固体,开始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 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的质量先减小但不能减小到0,当溶液中氯化铜恰好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的质量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 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的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不断增大,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大;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大,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8.(2018新疆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B.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答案 D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A错误;硫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增大,但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B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质量从0开始增加,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氧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C错误;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后,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CO2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

9.(2017四川眉山中考)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答案 C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a点硫酸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钠、硫酸铜三种溶质,A错误;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错误;由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1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正确;d点硫酸铜和硫酸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硫酸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D错误。

10.(2017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利用二氧化锰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答案 C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A错误;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溶剂不断减少,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少当氧化钙与水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零,B错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逐渐趋近于7,但不能大于或等于7,C正确;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溶液由稀硫酸变为硫酸锌溶液,质量变大,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D错误。

11.(2017江西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C 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总质量减小,A图像错误;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反应前的镁条也是固体,图像走势正确但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B图像错误;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固体的总质量减小但最终不为零,C图像正确;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固体的总质量增大,D图像错误。

12.(2017广西贵港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B A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稀盐酸,溶液的pH不能小于2,A 错;B中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温度恢复至原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和原来一样,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开始时一样,B正确;C中烧碱要先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后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开始一段无沉淀生成,C错;D中开始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一样多,只是最后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在锌反应完之前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一样的,D错。

13.(2017广东中考)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答案 D 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完成的时间缩短,故A错误;B项,对于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的反应,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B错误;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室温,故C错误;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硝酸钾分解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 2KNO2+O2↑,故D正确。

14.(2017湖南郴州中考)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答案 C 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因此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A 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把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氯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B选项对应关系正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C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把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气体,D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