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 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
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在一定条件
下也参与炎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自分泌方式autocrine 细胞因子作用于分泌细胞本身
旁分泌方式paracrine 细胞因子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endocrine 少数细胞因子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
g factor , CSF
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
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Interferon,IFN 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Ⅰ型
和Ⅱ型:①Ⅰ型:由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如IFN-α、
IFN-β;②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如IFN-
γ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造成肿瘤组织坏死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杀
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功能。
分为TNF-α:由活化
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淋
巴毒素)。
代表:FasL、CD40L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泛指一类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代表: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
趋化因子chemokine 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对不同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生长
因子。
几乎所有的趋化因子都含有由2对或1对保守的
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分子内二硫键。
根据靠近氨基端的
半胱氨酸残基的个数和排列顺序将其分成四个亚家族:
CC、CXC、C、CX3C。
除了趋化免疫细胞外,还能活
化免疫细胞,并具有其他调节功能。
受体共有链Common chain,c 在细胞因子受体中,信号转导亚单位常可共用,称为~,
具有~的细胞因子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如γ链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即高细胞因子血症,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失
调,体液中迅速、大量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引发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①小分子蛋白(8~30kD);②可溶性;③高效性;④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⑤可诱导产生;⑥半衰期短;⑦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①自分泌方式②旁分泌方式③内分泌方式
#细胞因子发挥功能的特点:①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②重叠
性: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③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以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④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⑤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调控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①细胞因子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②细胞因子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活化和功能
#调控免疫应答的全过程:①抗感染作用:抗菌、抗病毒;②抗肿瘤作用;③诱导细胞凋亡;
④刺激造血,促进组织创伤的修复,促进血管的生成
3、*细胞因子是怎样构成机体的抗菌防卫系统的?
细菌感染时可刺激感染部位的MФ释放IL-1、TNF-α、IL-6、IL-8和IL-12,在局部和全身发挥抗感染效应,促进对病原体的清除:①IL-1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进入感染部位;②TNF-α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IgG、补体和效应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和促进淋巴液向淋巴结引流;③DC在摄取抗原后在ILL-1β和TNF-α等作用下逐渐成熟,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到达外周淋巴组织;④在抗原提呈过程中,IFN-γ上调DC MHCⅠ和MHC Ⅱ类分子表达,促进抗原提呈给初始T细胞;⑤IL-2、IL-1、IL-4、IL-5、IL-6可分别促进T 细胞、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⑥IL-12激活NK细胞,诱导CD4分化为Th1细胞;⑦IL-8趋化中性粒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进入感染部位,最终清除病原菌感染细胞或病原菌。
注意的知识点:
1、细胞因子受体均为跨膜分子,由跨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构成
2、集落刺激因子的相对作用
3、CCR5是HIV感染巨噬细胞和某些记忆T细胞的辅助受体
4、细胞因子在Ig类别转换中的作用
5、细胞因子在造血中的作用
6、细胞因子对Th1和Th2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