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1、与私人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广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之为公共物品。

2、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3、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

4、边际使用成本是指在边际上失去的机会成本的现值。

边际使用成本是反映放弃将来边际净效益的机会成本。

5、揭示偏好法(revealed preference approach)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6、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对污染征收税或费的想法。

他建议,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庇古税”。

现在,人们把针对污染物排放所征收的各种税费统称为庇古税。

7、贴现率:贴现率有两种含意,第一种指的是一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

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

各国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贴现率外,另外还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国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称为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贴现率的第二种定义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举个例子:贴现率为10%,明年的100块在今年就相当于100/(1+10%)=90.909090...块钱,到了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说,今年用90.90909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

8、科斯定理: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佩雷托最优。

9、边际机会成本10、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改善、帕雷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二、1、1、通过比较增加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可以决定私人物品的有效供给。

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实现经济效率。

对私人物品,边际收益由消费者得到的收益衡量。

对公共物品,必须了解每个人对增加一个单位产出的估价。

把所有享受该公共物品的人的估价加总,就可以得到边际收益。

要决定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水平,必须使加总的边际收益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

因此,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不同于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

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

假设在空气质量市场上只有两位消费者。

图2-6显示了空气质量的有效供给。

D1和D2分别代表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对个人来说,空气质量的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的意义与私人物品完全相同。

但考虑两个消费者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新的消费者的加入以后,由于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不意味着将消费更多数量的清洁空气。

因此,对于公共物品来说,总体需求是在需求总量不变条件下个别需求的加总。

在图2-6中,为了得到市场的总体需求曲线,只需要把每一个消费者对清洁空气的个别需求曲线垂直加总。

由于所有个别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所以市场总体需求曲线也是向下倾斜的。

当一种商品是公共物品的时候,由需求曲线D总体给出的消费的社会边际收益,就由个人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D1和D2的垂直相加决定。

在有效产出水平处,需求曲线D总体和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

虽然理论上可以认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同对私人物品需求相似,但现实中通常很难获得关于公共物品支付意愿的信息。

大部分环境服务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建立一些方法,寻找消费者对环境服务的需求曲线,分析环境物品的成本-效益,是环境经济学一个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2、贴现率当所评估的费用和效益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就要用到贴现率。

对发生在未来的费用和效益进行贴现的原因是因为纯粹时间偏好(即个人通常喜欢选择今天消费,而不是明天消费)的存在和资本的机会成本。

社会贴现率是指费用效益分析中用来作为基准的资金收益率。

它是从动态和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参数。

时间偏好指的是个人偏向于尽快享用效益而稍后承担费用,而不是采用相反的方式。

一定数额的成本或者效益出现的时间越晚,它们的主观价值就会越小。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的短视心理,如急迫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贫困或贪欲),或者由于相信未来的消费会更大(因此,给定单位的边际效用会减少)。

这些因素适用于私人个体。

尽管政府代表它的公民,而且它的行动是富有理性和明智的,但也存在社会时间偏好问题。

例如,政府期望将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或者政府认为现在的1元钱比将来的1元钱价值大。

资本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资本可以用于生产,所以当前一定数额的货币比未来同样数额的货币的价值要大。

因此,把资金用于将来某个时间才有收益的项目,不如用于能够立即见效的项目。

贴现率使我们有必要考虑资金的选择使用问题。

当各种使用途径具有不同的时间特征时,贴现有助于在不同的使用途径之间进行资本的合理配置。

换句话说,无论人们进行何种经济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投入和产出在时间上往往不一致。

经济活动中,厂商首先必须拥有或借贷到一笔资金,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投入才陆续转化为产出,使厂商能够收回原有资金并获得利润,即实现资金增值。

正因为在经济活动中资金能够随时间变化而增值,所以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一定数额的资金,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

同样一笔资金,作为费用,早付出比晚付出要付出得多;作为效益,早得到比晚得到要得到得多。

因此,在对厂商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时,无论是财务分析还是经济分析(费用效益分析),都不能将在不同时间内支付的费用和获得的效益简单相加,而必须消除因收支时间不同而导致的资金增值的差异,即按照一定的比率把费用和效益都折合到同一时点上的现值。

3、可耗竭资源之间的替代假设有两种可替代的可耗竭资源,它们有各自的不变边际开采成本,在一定条件下,边际开采成本低的可耗竭资源可以被边际开采成本高的可耗竭资源替代。

这时,可耗竭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如图6-5所示。

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都随时间不断增加,在转折点t*以前的时期,只有总边际成本低的资源1才会被利用。

到转折点t*时,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相等。

在经过t*以后,只有总边际成本低的资源2才会被利用。

分析总边际成本曲线可以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特征。

首先,两种资源的替代是平滑过渡的;其次,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在替代以后慢了下来。

第一个特征比较容易理解。

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在替代的那一刻必然相等,如果不相等,成本低的资源会被使用以获得较多的净效益。

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在替代以后变慢了,是因为就边际使用成本占总边际成本的比例而言,资源2小于资源1。

每一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是由边际开采成本加上边际使用成本决定的。

对两种资源来说,边际使用成本都是以比率r增加,而边际开采成本都是不变的。

从图6-5中可以看出,不变的边际开采成本占总边际成本的比例,资源2要大于资源1,因此,资源2的总边际成本增加速率要慢一些,至少在开始是这样。

4、我们可以把环境影响的方面分为4大类:生产力、健康、舒适性和环境的存在价值。

针对不同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唯一的能够揭示环境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因为其他方法考虑的都是使用者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与效益。

我们不可能针对一个问题采用所有的价值评估方法。

在选择评估方法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以砍伐森林为例,假设:农业开发、木材加工、出口等导致了对热带原始森林的砍伐。

根据当地情况,主要的环境影响有:①非木材类的森林价值的损失(药材、果实、纤维等);②从长期看来,木材可持续产出的损失;③土地暴露引起的土壤侵蚀给下游造成的泥沙沉积和洪水风险;④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生物的丧失,影响环境的存在价值和生态旅游。

当影响到生态旅游和环境的存在价值时,可以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意愿调查评估法进行评估。

(二)信息的可得性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第二个因素是考虑信息的类型和可获得的信息的量,以及获得信息的可行性和费用。

对于那些不在市场上交换的物品或服务,或者在直接信息非常缺乏的情况,适于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意愿调查法和旅行费用法都是以调查为基础,要求调查者具有较高的调查和统计技巧。

内涵资产价格法在所有方法中数据需求量最大,因此它仅能用于少数的价值评估案例。

(三)研究经费和时间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评估方法还要考虑到研究经费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

时间和资金供给充足的研究项目,与资金短缺、时间急迫的研究项目相比,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会有许多不同的考虑。

当项目的时间比较宽裕、资金供应充足时,可以采用一些复杂的方法。

例如,采用意愿调查法、旅行费用法和内涵资产定价法等。

5、外部性的受害者有效率地解决外部不经济性受害者的权益问题,是各种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环境经济学文献中也有许多讨论。

一般有3种观点:①受害者应当因为受到损害而得到赔偿。

②在某些条件下,应对受害者征税。

③只要受害者的数目足够大,不论外部性是可减少还是不可减少的,为了有效率地对待受害者,就不应使用赔偿的方式。

进一步说,对受害者征税也是同样不适当的。

前面的讨论已经指出,对外部性的受害者应当实行零收费:受害者既不应被收税,也不应被赔偿。

因此,在工厂排放烟雾的例子中,建议工厂周围的居民不应接受工厂的赔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