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课件1
第一阶段:1900~1915年。1893年,查尔斯· 杜里埃制成了美 国第一辆汽车,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887年,兰索姆· 奥兹 成立了奥兹莫比尔汽车公司。1903年,亨利· 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 公司。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1909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 福特T型汽车为汽车制造开创了新纪元,让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 具的先驱,因为它是世界第一条生产线上装配而成的汽车。1916 年美国汽车销量首度突破100万辆,1920年建立了超越 200万辆 的新里程碑。 第二阶段:1916~1929年。成立于1902年的凯迪拉克汽车公 司一向以机械部件优良著称,公司曾经有过把3辆汽车拆开,将 机械零部件整个打散,再重新混合组合成3辆汽车的记录。这项 创举,旨在强调凯迪拉克的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一致性。美国汽车 工业为适合消费者需求已经能够生产8缸引擎跑车,时速可达到 115英里。1925年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厂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 立。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夕的1929年,美国汽车销量冲破500万 辆。
第五阶段:1960~1979年。消费者抛弃以往强调越大越 美的汽车造型,传统而保守的造型蔚然成风,以甲壳虫为代表 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一些价格合理的小跑车如Mustang和 Corvette 等普遍受到欢迎,小型汽车市场开始增长。美国三 大汽车公司都有此类产品推出,1964年福特野马跑车率先掀 起小型车的革命。美洲豹E型汽车以玲珑的流线型外型赢得消 费者青睐。当捷豹XKE汽车第一次在1961年的纽约国际汽车 展览会出现时,立刻造成轰动。这款双人座双门敞篷车时速高 达150英里,而它创新的独立后悬挂系统使其在当年的车展上 备受宠爱。 第六阶段:1980~2000年。从80年代起,美国汽车工业 几乎难以招架日本汽车业的凌厉攻势,日本的本田、日产、三 菱和富士公司相继在美国设厂。90年代,多功能车又独领风骚, 因为很多美国人喜欢有载货和越野功能而又可以做代步工具, 驾驶它上下班的汽车。
三、早期的汽车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 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 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 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 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 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 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1、蒸汽机的发明 1712年,英国发明家纽科门研制 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活动二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的标志。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 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一、概述
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 柱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 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自第一辆汽车1886年问世至今一百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 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全世界汽车的保有量已 超过5亿辆。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原苏联、意 大利、加拿大、英国等国。全世界汽车年产量近5000万辆,其中日、美两 国的产量约占50%,欧洲各国总计占30%。自本世纪初至70年代的数十年期 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日本则是后起之秀,从1950年产量仅3万 辆迅速跃至1970年的529万辆,继而在1980年达到1104万辆,开始超过美国 而居世界第一位。
二、美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美国是一个只有100多年历史的新兴国家。美国的汽车 呈现出有别与其他国家的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车体庞大、线 条硬朗、装饰性强、善于创新。这种风格可以说贯穿了美国 汽车发展的始终,直到现在,美国风格依然是世界车坛别具 特色的流派。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 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它的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 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 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后降到300美元的汽车, 只有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1/4甚至1/10,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 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 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 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 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做功的设计。 1860年,法国发明家勒努瓦成功 地研制出了一台使用煤气作燃料的单缸 二行程内燃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内燃 机。 1862年,法国科学家罗西对内燃 机热力过程进行充分理论分析之后,提 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这就是最早 的四冲程工作循环。
四、汽车的诞生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图1-7) 被公认为世界汽车业的鼻祖和元勋。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试制成功世 界上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图18)(该车现保存在幕尼黑的汽车博物 馆),同时他也为这辆三轮汽车取得了 帝国专利证书,奔驰汽车公司获得“汽 车制造专利权”。后来这一天就被公认 为“汽车的诞生日”;1886年是“汽车 王国”的“元年”,戴姆勒和本茨各自 制造了第一辆汽车。
二、早期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
1420年,有人制造出了一种滑轮 车。人坐在车内,借用人力使绳子 不停地转动滑轮。车虽然走了起来, 但由于人力有限,这辆车的速度就 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比步行还要 慢。 1649年,德国一个钟表匠汉斯· 郝 丘,制造了一台发条式的汽车(图 1-2)。但是这台发条车的速度不到 1.6km/h,而且每前进230m,就必须 把钢制发条卷紧一次,这个工作的 强度太大了,所以发条车也没有能 够得到发展。
图1-5 早期的蒸汽公共汽车
图1-6 奥拓和他研制的四行程内燃机
1876年,德国发明家尼古拉•奥 托依据罗西四冲程工作原理,首创 四冲程活塞循环,设计并制造出较 为经济的四冲程往复式活塞内燃机 (煤气)。这种内燃机利用活塞往 复运动的四个行程,将吸入的煤气 和空气的混合气压缩后,再点火燃 烧,大大提高了内燃机的热效率。
一、汽车的远祖——我国古代的车辆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中国人大约在 4600年前黄帝时代已经创造了车。大约4000年前当时的薛 部落以造车闻名于世。《左传》说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的“车正”官职。《墨 子》、《荀子》和《吕氏春秋》都记述了奚仲造车。
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小车”、“大车”两大类。 驾马、车箱小的叫“小车”,也叫轻车或戎车。驾牛、车箱大 的叫“大车”。小车除贵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于战争。战国 时,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 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车同轨”,对车辆制造的技术 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规模巡游,主要的交 通工具就是马车。 到了汉朝,车子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单辕车逐渐减少, 双辕车有了大发展,车的种类增多,且主要用于载人装货,而 不是战场了。 宋以后,车辆的制造技术也有所进步。南北朝时出现了12头 牛驾驶的大型车辆。
第三阶段:1930~1942年。利用空气动力原理,汽车的引 擎设计在这个时期出现长足的进步。Packard汽车公司共制造7 种时速可达100英里的高性能 Packard Speedstar汽车,被视 为当时豪华汽车的代表。当时全球市场上有15家厂商制造豪华 型汽车,Packrad就占了50%的市场。Franklin Sport Runabout汽车公司自1902年至1934年在纽约州的雪城生产汽 车,引擎开始使用空气冷却系统。 第四阶段:1946~1959年。这个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 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二是尾翅的流行。50年代美国最具 特色的汽车是家庭式旅行车(Station Wagon),象征着郊区家庭 的美好生活。这个时期,福特雷鸟汽车曾是公司跑车的代言者。 1955年公司生产的雷鸟8缸双人座敞篷跑车,车顶为活动纤维玻 璃,其华丽造型获得了高度评价,后因其控制轻巧,又被喻为 私人车的象征。1958年,美国汽车厂商专为纽约国际汽车展览 设计了一款只有1辆的Dual Ghia 100原型汽车,具有400马力, 最高时速为140英里,并配有当时车迷所梦想的盒式磁带汽车音 响。
四、德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最能凸现一个民族传统与智慧的,莫过于文化;而最能凸 现德国传统与智慧的文化,莫过于汽车文化。百年打造的德国汽 车工业无比辉煌,百年积累的德国汽车文化独具魅力。德国汽车 文化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人一丝不苟、追求每一个 螺钉都完美的认真性格,以及德国人对品质、对性能永无止境的 执著追求造就了德国汽车,使其成为高品质、高技术的代名词。 德国是现代汽车的诞生地,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久的国 家。自从1886年卡尔· 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的汽车工 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回顾这120多年的历史,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和世界其 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发明实验”、“不断完善”、“迅速发展” 和“高科技广泛应用”这样四个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 一直都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紧密联 系在一起。
三、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汽车工业是日本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产值约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9%~10%,占整个制造业从业人员的7.1%,汽车及 与之相关部门从业人员总数约655万人,约占日本从业人员总数 的11%。 日本汽车工业从确立到居世界首位大体经历了30年时间, 即从50年代通过政府保护和扶持及企业界大量投资引进技术、 改造设备和扩大生产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到70 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 日本车的特性是平顺、省油、好开,涂装优异、仪装细 致、品质优秀。但是缺乏欧洲车独有的品牌传统、引擎个性和 外观美学设计以及美国车宽大、悬挂柔软、大扭力的特性。 日本汽车靠廉价的中小型车起家,目前这方面仍是其主 要的优势所在。其特点是周到细致,灌注了东方人精微细腻的 心理特征,在为顾客着想方面无微不至。科技也十分先进,车 型更新换代的效率更是全球第一,显得新颖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