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破裂护理查房

脾破裂护理查房

脾破裂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患者,女,56岁因腹胀痛2月加重头部外伤后腹痛加重1天于2015.11.25平车入院,入院体温36.5 脉搏86次/分血压114/77mmHg,神情,皮肤巩膜不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平坦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外疝,下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疤痕2条,愈合良好。

腹肌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以左侧腹部为甚。

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

既往史:有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及阑尾切除手术病史。

辅助检查:2015.11.25,本院腹部立位片: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

外院CT:腹腔积液。

腹穿(一).全腹部CT示:1、盆腹腔内积液、积血;脾脏上部密度改变,考虑脾脏挫裂伤。

2、双侧胸膜增厚。

3、考虑左输尿管上段小结石并右肾盂稍扩张。

4、L5椎弓崩裂,椎体向前Ⅰ度滑脱。

于2015年11月26日15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二.护理诊断及措施
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手术、麻醉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患者烦躁、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观察病人的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急剧加重及时通知医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术后24h内),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

2. 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在未明确诊断时,禁止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伤情。

在无休克时,病人取舒适卧位。

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术后去枕平卧小时,抬高床头30°左右,以利于呼吸、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3.液体不足(与外伤失夜,失血有关)。

护理措施: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

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及尿量。

给予氧气吸入,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暖。

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禁饮、置管。

4.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
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

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

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

讲解饮食知识,讲解禁食的原因、目的,讲解疾病的康复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

术后知道正确进食,及活动,引流管的保护。

5.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给予低流量持吸氧,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当患者咳嗽时可帮助按压伤口,鼓励患者排痰。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祛痰和止痛药物。

6.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管道有关
护理措施:做好管道的护理,加强口腔及尿管护理,保持口腔及会阴的清洁。

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同时患者有肺部损伤,指导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

半卧位休息利于引流,防止逆行感染。

7.潜在引流无效
护理措施:各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夜的量和颜色、性质,发现异
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做好记录。

防止引流管道扭曲、受压。

保持有效引流。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保持引流袋的正确位置,防止引流夜倒流而引起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8.潜在并发症:血栓
护理措施:术后早起活动四肢关节。

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情况。

并观察有无腹痛,发热,下肢肿痛。

三.健康宣教
在院期间:待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试食,以后逐步改为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并少量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腹痛、腹胀的发生。

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注意安全,预防肠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

出院后:给予高营养支持,恢复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术后3个月复诊,若无异常可开始轻度工作。

如出现反复或持续的腹痛,发热,畏食,食欲下降,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可能为肝功能下降或腹腔感染,血栓形成,应及时就诊。

出院2周内应每4——5日复查血常规。

以观察血小板升高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