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四十八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四十八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东汉的盛
衰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四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较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劳动人民的伟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

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 )
A、农业
B、冶铁业
C、冶钢业
D、丝织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防止官员腐败和滥用权力,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监督机构有(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司隶校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取得了许多新的发展。

下列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
A、冶铁用水排
B、发明并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钢材的制作方法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的措施有( )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统一铸造五铢钱④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
①减轻赋税②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③重视以德化民④废除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朝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实现了“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理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察举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
A、王景
B、李冰
C、郑国
D、杜诗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历史发展的新方向;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和丝绸之路的开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这体现了秦汉的社会特征是( )
A、早期国家建立与社会变革
B、农耕文明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D、大一统国家的兴盛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始于武帝时张骞"凿空",而汉代的万里长城也主要修建于武帝时期。

以长城为核心构筑的河西边防体系,有效地抵御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对丝绸之路东段的侵扰和掠夺, 汉武帝时代,在名将卫青、霍去病统率的军队远征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西汉王朝相继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读图,给上图命名并写出它的终点大秦代表的帝国。

司马迁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凿空”(即凿孔),主要是由于(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根据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简要说明这一要道在汉朝得以畅通的原因。

请说说这一中外交通要道开通的重要意义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下列材料:
东汉的《昌言》一书记载:“豪人之家,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请完成:
材料一中的“豪人”和“徒附”分别指哪一阶层?
上述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西汉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

执政期间,他崇奉“黄老之术”,轻徭薄赋,和亲匈奴,与民休息,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治国安邦的黄金时代,被后世赞誉为“文景之治”。

材料二: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王封地。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单于逃走。

材料一中“他”指西汉时期哪位皇帝?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出他与其父汉文帝能够共同开创出“文景之治”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中空白处应填写哪位历史人物?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除材料中采取的措施外,还有哪些措施?
据以上体验与探究,你觉得两汉时期杰出的帝王身上哪些闪光点值得今人去学习?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

……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

”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