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学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学习纪要】本单元阅读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基于对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考和这一篇课文的具体特点,在学习中从下面几点设定目标。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树立环保意识。
这一目标主要是从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认识自然的伟大,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学习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这一目标是从语文学习方面,学习文体知识,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文体感悟】作者:严春友,男,1959年生于山东省莒县。
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跟随杨寿堪先生学习西方哲学,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
写作背景: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在演变成一场巨大利益链条下的疯狂资源掠夺。
这样掠夺式开采资源,似乎已经成为人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种常态。
最近媒体的一些报道可以作证:沿海地区违规批海、占海行为不断增多、非法填海圈地现象的严重性不断凸显;一些地方借保护之名,将国有文物交给商家经营,盘活文物资源频频触碰“红线”;还有一些地方,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地区和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各自为政,出现了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等现象……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为了持续生存,人类应该可持续地开发和消耗自然给我们留下的仅有的“库存”。
【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本文就人们十分关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了,而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内容结构一、段落划分(一)(1)为第一部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论证说明“征服自然”是错误的观点,首先树靶子。
(二)(2)—(10)是第二部分,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征服自然”的提法是错误的、狂妄的。
(三)(11)是第三部分,告诫人类应平等地对待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应该敬重他们,爱护他们,与他们和谐相处,再也不要“征服自然”了。
二、结构思路第一部分(树把子)正像一滴水是大海的组成一样,人类只是大自然普通的一部分,“征服自然”不可能。
摆错误观点,并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指出其荒谬。
第二部分用心爱心专心 1(一)人的智慧不值得自傲。
1、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2、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很幼稚。
3、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4、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二)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
1、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2、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3、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1、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2、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3、爱护自然就是爱人类本身。
(四)由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1、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2、人类和宇宙中的其他物质是平等的兄弟关系。
第三部分: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也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写作特点1.运用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先强调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是一层;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
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2.论证中总括与分说结合。
先总说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
然后展开,从几个方面议论人类的智慧,又用不少篇幅用具体的例子议论自然的智慧。
3.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分说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论自然的智慧又一再说“人类却不能”“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也是对比。
4.作者视野开阔多角度论证。
用自然的眼光看,用历史的眼光看,用长远的眼光看,用宏观的眼光看,使人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5.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论证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明确:“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
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作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
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具有可比性。
但是。
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2.局部突破(1)文章开篇就树靶子,指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因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类的智慧和自然智慧相比就是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先,开篇树靶子使论证的中心明确,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于自然的看法,否定征服自然的说法,为下文论证明确论题。
同时,作者用比喻论证指出人类的智慧在自然智慧面前的渺小,引出一个自然智慧的概念。
自然有智慧吗?为下文作铺垫。
(2)作者有没有接着论证自然智慧?下文从哪些角度论证?没有,作者没有接着论证什么是自然智慧,自然智慧如何伟大。
而是从整个宇宙的广阔角度,说明人类的科技进步是渺小的;从人类进步的历史角度,论证我们也会成为历史,成为被后人嘲笑的对象,我们不应该自傲;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我们人类竭泽而渔式的破坏性的开采是愚蠢的等同于自杀的行为;用宏观的眼光看,整个宇宙广阔而古老,也一定会有比太阳系的我们更有智慧的生命存在。
这样就使人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在第二部分的第二层作者才接着文章开头,用举例论证说明宇宙有智慧而且很深邃高超,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这难道不说明宇宙的智慧更高超吗?更值得人类敬畏吗?(3)那么作者认为自然为什么要创造人类?人类和宇宙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说明人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人只不过是宇宙认识自己的工具,就像人的大脑和人本身一样,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4)我们如果只是认为作者在运用拟人的修辞,那么就不肯定宇宙有没有生命,宇宙到底有没有生命?有,①永恒的运动,不断的演化,就是宇宙的生命形式。
②我们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是有生命的,一个没有生命的死的宇宙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所以宇宙也是有生命的。
③那些我们看来没有生命的物质,只是宇宙中生命的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沉睡的生命,在宇宙物质不断演变中,它们会被“唤醒”,而不是赋予生命,因为它们本来就有生命。
这样看来,我们人类和宇宙中的一切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和宇宙中一切沉睡的看起来没有生命的物质也是平等的,是“兄弟”。
比如,我们和宇宙中遥远的冰冷的星球是兄弟。
(5)既然我们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就连冰冷的石头也是我们的兄弟,那么我们如何对待和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的山川河流,小鸟花草?我们要首先把他们看作和我们一样的平等的生命,不但是平等看待,而且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宇宙的美,他们是宇宙智慧的创造,比如雪花的美丽图案,花朵的花瓣个数的神奇,看大自然神奇的万物,怎能不令我们产生敬畏之情?敬畏大自然,就会在人类活动中保护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6)“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如果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如何看待这句话?这正说明了人类是宇宙的杰作,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但人类并不比宇宙中其他物质高明,人类应该和宇宙中其他物质,其他生命是平等的。
(7)文中一些语句生动形象而富有哲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理解作者的观点。
(课后练习第二题)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是危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从而说明人类是愚蠢的。
人类的智慧不值得自傲。
②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从而讲明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兄弟。
我们人类并不是高高在上。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狼藉.()咫.()尺呐.()喊相形见绌.()美味佳肴.()沾沾.()自喜2.根据下列成语的解释写出成语不衡量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