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导言:1926年至1928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为争夺中国的统治权而向北洋军阀发动的内战,史称北伐。
北伐军在进军至华中时期国民政府内部因对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不同而导致短暂分裂后又联合清共,从而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作为国共关系的分水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权力结构国民党基层组织北伐清党
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1926年至1928年)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及武汉(汪精卫等领导)两政府。
4月12日凌晨,受蒋介石指挥的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的帮派分子从上海租界冲出,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的驻地闸北、南市、浦东、吴淞等处,发起攻击。
之后,蒋下令淞沪戒严司令部所属国民革命军第26军借口“工人内讧”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三百余人伤亡。
中国共产党党员从各级政府、公家机构及军队中处决或禁锢。
武汉方面最初仍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再加上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的表态要求分共,汪精卫乃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四一二”,“七一五”事件的爆发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它对中国革命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国民党内部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蒋介石因为此事被国民党内右派的多数支持,成了最高领袖,国民党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镇压。
国民党右派认为共产党破坏北伐统一,清党延缓了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时间。
蒋虽然不久由于北伐军在徐州失利而下野,但很快重掌大权,此后数十年成为中国国民党的实权人物,而汪精卫在整个事件中态度摇摆,最后勉强支持清共导致其本人在国民党内部地位和权威严重下降,并一直活在蒋介石的阴影下。
二.国民党组织受到严重冲击
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党员)约121万(一说65万),其中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
清党一年后的1928年3月,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
1929年12月回升到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是军队或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
这意味着清党行动使得国民党党务系统大换血。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清党导致数十万国民党党员被杀。
国民党党员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4月17日,当时尚支持联俄容共政策的汪精卫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并开除党籍。
4月18日,蒋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组织政府,发表《告民众书》。
4月21日,军委会自粤迁南京办公,蒋发表《告全体将士书》。
4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由汪精卫领衔,孙科、邓演达、宋庆龄、张发奎、吴玉章、毛泽东、恽代英等联名发布通电,斥责蒋的分裂行为,从而由此可见,是南京、武汉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的分立共同造成了党员人数急剧减少的局面。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众多国民党普通党员慑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决裂,从而自行退党所造成。
三.国民党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大幅度减弱
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
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浙江省建立县党部的县份为69%。
“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
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
四·一二事件之后,中共召开“八七会议”,共产党内坚持和国民党妥协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人被认为右倾投降主义被撤职。
陈独秀被认为一味退让,甚至要求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上缴武器,造成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武力清党毫无准备。
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暴力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暴力革命,直到完全夺取中国的政权。
因此,四一二事件也或被认为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的起点。
五.标志着北伐的失败
1928年1月,在经过清党事件后,蒋介石继续领导北伐。
国民革命军在占领河南之后,取得原属北洋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加入,1928年4月,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在山东被打垮,败退滦洲,孙传芳在北京宣布下野,张、孙残部向国民革命军投降。
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战争结束,中国表面统一。
中国国民党内部军阀仍旧混战,中国共产党苏区也不在中国国民党掌控之下。
北伐战争后,中国又爆发了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中国国民党内部战争,说明北伐并没有真正统一中国。
考虑到蒙古问题、西藏问题、西北三马、新疆盛世才军阀、中共苏区、四川军阀、广东陈炯明,张学良、宋哲元、韩复渠、阎锡山、桂系等军阀对抗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从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全国。
通过以上论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他使轰轰烈烈的北伐大革命失败了,虽说北伐消灭了代表封建阶级的北洋政府,但却没有完成中国现实意义的统一。
国民党所在的南京政府变成了反动独裁政府,蒋介石独揽大权,排挤民主人士。
国共两党都大伤元气,无法完成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目标。
并使中国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才站在同一战线上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