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1第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临床本科

优选1第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临床本科

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 传性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模型。 ➢ 诱发性或实验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指通过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 于动物,造成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损害,出现 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 面的病变,即人工诱导出特定的疾病。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健康的概念 疾病的概念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的概念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
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 于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
心理上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可相互影响 健康的标准不是固定的,它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简言之,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 损害作用后,因自稳 (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 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节 病因学
病因学(etiology): 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第二节 病因学
➢ 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 指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TNFαmRNA
expression in rat liver by Northern blot.
as
assessed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 科学成果为依据,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 践为核心的医学。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
许多研究必须周密细致临床观察后得出结论; 在不损伤病人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必要的临床 检查与实验研究。
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 子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手段
▪ 各种经典的功能测定 ▪ 细胞培养、 放射免疫、 PCR、 分子探针、
病理生理学的地位
第一节 任务、地位与内容
与多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在各基础医学学科间起横向联系作用 ➢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起纵向沟通作用
第一节 任务、地位与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主要探讨疾病
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即病因学 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或称基本病理 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 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第一节 任务、地位与内容
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主要论述
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 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临床称 其为综合征(syndrome)。
亚健康的表现:既可有躯体上的表现,又可有精神 心理上的异常。一般情况下能正常学习、工作和生 活,但生活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容易疲劳,同 时可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焦虑易怒、精神委 靡、性功能减退等表现。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二、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 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 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机体与 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而变化,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的人群中健 康的标准也会略有不同。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亚健康(sub-health)状态
概念: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状 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可能趋向疾病的 状态,故又称诱发病状态。
亚健康的原因:可能与工作压力过大、不良的生活 习惯、环境污染等多因素有关。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19世纪 Claude Bernard 倡导实验病理学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教学上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俄国1879年,中国1956年
我国病理生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参考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临床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进展、人体病理生理学、 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高级病理生理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
人 类 疾 病 的 动 物 模 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指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 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实 验对象和材料。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动物模型可分为:
➢ 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二)理化因素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温度、大气压、噪声、电离辐射等 致病特点:
大多数只引起疾病的发生。 所致疾病的潜伏期一般较短。 无明显的组织器官选择性。
DNA凝胶电泳、 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 、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
Fig1. 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cyproheptadine,
anisodamine, and dinoprostone on LPS-induced
1第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临床本科
生 理 学 病理生理学 病 理 学
研究对象不同
研究角度不同
正常机体 患病机体 功能代谢 形 态
第一节 任务、地位与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研究患病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 实验性治疗,分析疗效机制; 探讨疾病的本质; 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特征:
是引起疾病不可缺少的因素 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病因常在一定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 ➢ 病因的种类很多, 一般分为七大类。
(一)生物性因素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致病力的强弱: 与病原体入侵机体的数量, 侵袭力、
毒力以及它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
❖特点: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 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和病原体均有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