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西南大学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教案或讲义
0.2
教案详实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具体的教案或讲义,发挥一定指导作用
教材选用与建设
0.2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执行严格。选用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使用效果好;有重点支持的教材编写规划和措施。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主干课程选用获奖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具备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评估标准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0.5
论文(或设计)质量
0.5
5.3社会声誉
就业
0.6
社会评估
0.4
特色项目
西南大学专业建设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指导思想与建设规划
*1.1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0.5
目标明确、具体
目标比较明确
☆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发展规模、方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规划等
基本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修筑的新技术。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金融、法学等专业双语教学授课课程比例≥10%。,达A级标准,其它专业应积极开设。
该教案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强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0.6
设施设备与功能完善;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达到国家规定优秀标准,管理先进高效;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签定协议书
设施设备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有管理措施;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有协议书
☆图书资料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部)资料室的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图书
专任教师及生师比
0.1
专任教师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18:1
专人教师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25:1
☆师资队伍中的师资指专业教师且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每位教师只能隶属一个专业,且与实践教学师资
不重复及教师数量是否满足该专业上课需要为标准
☆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讲师及以上职称,通过岗前培训教师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方案较为科学,注重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
A级:制定培养方案有严格的依据,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执行情况良好
c级:制定有依据,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执行情况尚可
执行
0.5
能严格执行
基本能够执行。
*4.2
课程
教学大纲
0.3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严格执行。
☆
整体结构与发展趋势
0.3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有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和配套政策,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切实可行的年青教师培养计划
结构基本合理,有规划和政策,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
0.3
≥50%
30-40%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0.3
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配备齐全,结构合理,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学生数,其中图书总数不计电子类图书
图书资料
0.4
专业图书资料品种齐全,资料丰富,生均图书拥有量≥50册,专业期刊≥15种,管理先进,使用率高,满足教学需求
生均专业图书拥有量≥30册,专业期刊≥8种,有使用效果。
教学建设与改革
*4.1培养
方案
制定
0.5
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优化、学分设置合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
结构较合理,基本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2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资格
0.1
符合岗位资格教师≥95%,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较大(≥70%)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0-90%,有相当数量本专业毕业的教师(50%—60%)
教授、副教授上课
0.3
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每年均为本科生授课
教授、副教授每学年95%以上为本科生授课
教学水平
0.3
教学水平高,有较好的教学质量,优质课比例在30%以上
教学过程规范,能保证教学质量,优质课比例在10%——15%之间
科研水平
0.3
科研成果较多,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满足专业发展需要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评估标准
备注
A
C
教学基本设施
3.1
教学基本
设施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西南大学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
指导思想与建设规划
*1.1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0.5
定位与特色
0.5
*1.2专业规划
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1.0
师资队伍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专任教师人数及生师比
0.1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0.3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比例
0.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0.2
4.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改进与多媒体授课情况
1.0
*4.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0.5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实习)的比例
0.3
实验室(或资料室)开放情况
0.2
教学效果
*5.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0.6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0.4
*5.2毕业设计(论文)
☆学科基础是指该专业的学位点或重点学科等
定位与特色
0.5
定位准确,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科研基础,符合学校定位及自身办学条件,特色鲜明
定位基本准确规划与实施方案
1.0
规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当,并有效实施
有发展规划并加以实施
师资队伍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双语教学
0.1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教学效果教好。
重视并实施双语教学,有一定数量的双语教学课程。
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情况
0.2
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教学效果好,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结构基本合理,内容详实,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4.3教学方法与教学
手段
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授课
1.0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学时不少于15%,效果显著
0.3
2.2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资格
0.1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0.3
教学水平
0.3
科研水平
0.3
教学基本
设施
3.1教学基本设施
实验室、实习基地
0.6
图书资料
0.4
教学建设
与改革
*4.1培养方案
制定
0.5
执行
0.5
*4.2课程
教学大纲
0.3
教案或讲义
0.2
教材选用与建设
0.2
双语教学
0.1
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