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美苏争霸课件视频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美苏争霸课件视频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 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 年 9-10 月,民主德国 和联邦德国成立。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 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联 邦德国想用原子武器武装西柏林军队,民主德国宣 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硬。 1958 年末,赫 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 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 毫不退让,增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 能力。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
(1)美国: 实力相对削弱
(2)苏联: 经济恢复,军事实力增强,加入争霸行列
①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差距缩小; ②军事:常规实力增强; ③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2.材料二:【历史纵横教材96页】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 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 全球战略。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 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除以上三条外,《十条诫令》还指出:“要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中国 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 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 击他们;要尽量鼓励中国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 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 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 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 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让他们不以肤浅、虚 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 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让中国的青少年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 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材料一:①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 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② 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 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③在 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 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1国9公45民年通到赫并被1鲁对过19隔96导晓美柏61开1夫 帝年致林年的在国柏8逃间月联主东林往,1大义西人3联会的每日柏民议悍邦年凌林基上然德约晨本举侵国有2着略人时数进U权,-十行2受飞一万了机到道猛民的极道烈主照大抨耀德片击损眼害的 西 东探 西柏 柏照 分林 林灯隔人的刺的西们远亲破开柏在远人夜始登林东地招空台人柏向手,眺只林他宣望能的们告亲远亲在了人远人柏居地招林住向手市的他28地年方东
特点: ① “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 ②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美国国内的 保守势力和所谓的政治“精英”,日益把中国视为对美国霸权利益的巨大挑战 和最大的潜在敌人。为了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制定 了《十条诫令》。据有关媒体和文章介绍,《十条诫令》中对我国青少年进行 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有三条:
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苏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历史纵横教材96页】阅读约翰·肯尼 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3.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典型的重大事件?(从背景.概 况.结果.影响几个方面概括)
阶段 苏
领导人 美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赫鲁晓夫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
战略态势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赫鲁晓夫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肯尼迪
霸反的映态图 分美势中别苏,两是争优个谁人?物 势在美方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学习目标:
能说出美苏争霸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典型 事例
任务一:美苏争霸的原因
根本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 突
任务二:美苏争霸的经过(三个阶段)
阶段 苏
领导人 美
战略态势
苏 争霸政策
美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争霸特点
重大事件
缓和 紧张
苏 争பைடு நூலகம்政策
美
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争霸特点
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
重大事件
缓和 紧张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
①美国U-2飞机事件; ②柏林墙事件 ③古巴导弹危机
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
1、争霸政策变化原因:
材料一:①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 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 点。②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 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 右的规模。③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 核垄断。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3美苏争霸 课件 视频 (共20张PPT2份打包)
1961年美苏核力量比较
名称
美国
核弹头数量 1000
洲际弹道导弹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