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_非特指型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4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_非特指型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4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敬小梅,李 力,张智慧,熊竹娟,任苑蓉,吴 萍(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 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unspecified,PTCL-U)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PTCL-U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对收治的49例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49例患者中17例(34.7%)获得完全反应(CR),20例(40.8%)获得部分反应(PR),总反应率为75.5%。

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结外侵犯、临床分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rognosticindex for PTCL-U,PIT)与PTCL-U患者的疗效有关,PIT和是否获得CR与PTCL-U患者预后相关(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唯一影响OS的指标则为PIT(P<0.05)。

结论 PTCL-U患者常规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生存率低。

PIT是PTCL-U独立的预后因素。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预后【中图分类号】 R 7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3.01.029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T-celllymphomas unspecified:a report of 49casesJING Xiao-mei,LI Li,ZHANG Zhi-hui,et al(Department of Chemothrapy,Sichuan Cancer Hospital,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herapeutic approach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unspecified(PTCL-U),and explore its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ognosis.Method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sand situation of prognosis of 49patients with PTCL-U treated from 2007to 2010in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complete response(CR)was observed in 17(34.7%)out of 49pa-tients,the partial remission(PR)in 20(40.8%),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75.5%.In univariate analysis,Bsymptom、extranodal involvement、clinical stage and the prognostic index for PTCL-U(PIT)wer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f curative effect,PIT and CR achievement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PTCL-U(P<0.05).Cox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potential prognostic factors predictive for achieving OS was PIT(P<0.05).Conclusion Althoug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yielded a high response rate for PTCL-U,the long-term survival was still low.PIT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our study.【Key words】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rognosis 通讯作者:张智慧,Tel:028-85420057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由成熟的胸腺后淋巴细胞异常克隆增生所导致的一类异质性疾病,其包含的不同病理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常需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unspecified,PTCL-U)是PTCL中最常见的亚型。

PTCL-U诊断时多为晚期,病程具侵袭性,需要积极的治疗[1]。

现将收治的49例PTCL-U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9例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

其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2.06∶1。

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53岁。

1.2 治疗方法 49例患者中,化疗加局部侵犯野放疗18例(36.7%),单纯化疗31例(63.3%)。

化疗以CHOP方案为主,疗程数2~8个不等,中位疗程为6·28·西部医学2013年1月第25卷第1期 Med J West China,January 2013,Vol.25,No.1个周期。

疗效判断依据Cheson等[2]标准进行。

毒副反应判定按照NCI-CTC 3.0版标准分为0~4级。

全部病例以电话访问方式进行随访,自病理确诊之日起开始计算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即治疗开始至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次要研究终点,是疾病的反应率(CR和PR)。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频数资料分析采用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生存资料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并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49例患者中,17例(34.7%)获得CR,20例(40.8%)获得PR,总反应率为75.5%,SD和PD患者各6例(12.2%)。

其中反应率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B症状、结外侵犯、临床分期、PIT有关(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对患者疗效的影响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n curative effect因素n反应率(×10-2)P性别 男25/33 75.8 0.501 女10/16 62.5年龄 ≤60 23/31 74.2 0.521 >60 11/18 61.1B症状 无28/37 75.7 0.040 有5/12 41.7结外侵犯 无19/28 67.9 0.048 有8/21 38.1临床分期 Ⅰ、Ⅱ期27/36 75.0 0.038 Ⅲ、Ⅳ期5/13 38.5PIT 0 7/8 87.5 0.001 1 18/23 78.3 2 3/12 25.0 ≥3 1/6 16.72.2 生存资料分析 49例患者中,36例死于肿瘤相关疾病,7例失访,6例死于其他疾病。

随访止于2011年1月31日,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

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5.0个月,总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27.6%,见图1。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T和是否获得CR均与PTCL-U患者的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T是唯一影响PTCL-U患者OS的指标。

按照PIT影响因素的个数进行分组,随着个数的增加,不同PIT患者的总生存率也逐渐下降,生存曲线见图2。

图1 PTCL-U患者总生存曲线(月)Table 1 Overall survival curve of PTCL-U patients(month)表2 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n prognosis因素n中位生存期PB症状 无37 36.0 0.382 有12 30.0结外侵犯 无28 31.0 0.649 有21 25.0临床分期 Ⅰ、Ⅱ期36 42.0 0.109 Ⅲ、Ⅳ期13 30.0PIT 0 8 87.5 0.002 1 23 78.3 2 12 36.4 ≥3 6 20.0CR 有17 40.0 0.048 无32图2 不同PIT评分患者的生存曲线Figure 2 Survival curve of different PIT score·38·西部医学2013年1月第25卷第1期 Med J West China,January 2013,Vol.25,No.13 讨论PTCL属于侵袭性淋巴瘤类型,约占淋巴瘤的12.0%,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和人种之间有所不同,PTCL-U在T细胞淋巴瘤中约占60%~70%,发病年龄多为50~60岁,与性别无关,Ⅲ~Ⅳ期患者多有皮肤、肝脏、脾脏、骨髓等结外侵犯[3]。

在本研究中,PTCL-U患者的整体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为53岁,多数患者为男性,一般状况多良好,诊断时Ⅰ/Ⅱ期患者占73.5%,38.1%的患者有结外侵犯。

由于PTCL-U组织类型和病理形态具有异质性、发病率相对较低、地域分布差异大和容易出现化疗耐药等原因,导致其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

迄今为止,PTCL-U的标准治疗方案仍未确定,推荐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基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或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现有的治疗模式更多地沿用了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只能有限地延长PTCL-U患者的生存期。

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并不能改善PTCL-U患者的预后。

即使使用高强度化疗方案,相比CHOP方案而言,在总生存上也并无明显差异(3年总生存为49%对43%)[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