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抽样方法与设计2
某个学生宿舍共有6个人,其中3名新生(A、B、 C),3名老生(D、E、F)。由于学校与偏 远山区的学校互帮互助,现在鼓励大家捐献书 籍。该宿舍捐献的数目如表所示。(请随机抽 两个样本,计算平均每位同学捐书的数量)
学生编号 捐书数量|本 A B C 合计 2 4 6 12 学生编号 D E F 合计 捐书数量|本 10 14 12 36
随机抽样
• 随机抽样又称为概率抽样。随机 抽样在抽取样本时,排除了主观 上有意识的挑选,总体中的每一 个单位都有抽到的可能。 • 如果每个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 同,称为等概率抽样;否则为非 等概率抽样。 • 随机抽样的优劣:能够通过样本 对总体进行可靠估计;但成本高、 对调查员的要求高。
非随机抽样
滚雪球抽样
这是一种在特定总体的成员难以找到时最适 合的一种抽样方法:先搜集目标群体少数成 员的资料,然后再向这些成员询问有关信息, 找出他们认识的其他总体成员。 所谓滚雪球,就是根据既有研究对象的建议 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过程。
非随机抽样
• • • • 任意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配额抽样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比例分配样本的数额,然后 由调查者在分配的额度内任意抽取样本。 配额抽样VS分层抽样 同——事先对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分类,再 将样本分配到各类中; 异——分层抽样是按随机原则在各层中抽 取样本,属于随机抽样;配额抽样属于非随机 抽样。
配额抽样
在配额抽样中,可以按单一变量控制,也可以按交叉变 量进行控制。 例如:了解一个城市居民的购房情况,请采用配额抽样 抽取一个n=600的样本,控制变量有年龄和性别。 单一变量控制: 性别:男 300 女300 合计600 年龄:20-30岁 180 30-40岁 180 40-50岁 120 50岁以上 120 合计 600
三项作业
• 复习171-173页本章小结 • 各小组,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在讨 论区,回答两个问题。
简单随机抽样
•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 划类、排序等先行工作,直接地抽取样 本单位。 • 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抽签、掷骰子等 方法取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的“简单”
• 又称为单纯随机抽样,直接从总体(而不是层、 群之类的子类)抽取个体(也不是群之类的大 单元),所以“简单”具有单纯的意思。 • 简单随机抽样是任何其他随机抽样的核心内容, 或者说任何其他随机抽样方式都或多或少包含 着简单随机抽样的成分,所以“简单”又含有 基本的意思。 • 摇号、掷骰子采用的都是简单随机抽样,所以 “简单”还有容易操作的含义。
重要的基本概念
• 总体是调查对象的全体。要准确地界定一个总体, 必须包含四个要素——抽样元素、抽样单位、抽 样范围和抽样时间。(N)
• 抽样框架是指总体中抽样单位或元素的表现形式。 调查样本需要从抽样框架中抽出。 •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抽样单位的数(n),样 本容量通常会根据研究的费用来确定。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系统抽样
• 要特别注意的是研究变量是否存在周期性 变化。 • 如调查快餐店的零售额情况。以每周7天为 抽样间隔。一般规律是:周末和节假日零 售额较大,平日相对较少。若抽中周末为 系统样本的起点,结果会偏高;若抽中平 日为起点,结果会偏低。所以需要调整抽 样间隔,使周期中的每个位置的单位都有 相同的概率进入样本。
抽样程序
在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中,抽样
调查比普查更经常被采用。 抽样的七个步骤: 定义总体——确定抽样框架—— 确定抽样单位——确定抽样方 法——确定样本容量——制定抽样 计划——选择样本
第三节 常用的抽样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 • 分层随机抽样 • 整群随机抽样 (分群随机抽 样) • 等距随机抽样 (机械抽样或 系统抽样) • • • • 任意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当总体规模N与样本容量n都较大,且总体单 元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将出现成本很高而精度很低的情况。 此时的解决方法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子总 体,在各个子总体内独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然后将子总体的参数整合,得到总体参数。 例如:居民消费情况,根据居民收入分层
分层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 例:欲估计某高校400个学生所拥有的电 脑情况。假定该大学里共有30000个大学 生,8000个学生宿舍(每个宿舍住4人)。 • 方案一 根据学生名单按照简单随机抽 样抽取400个大学生 • 方案二 根据学生宿舍名单随机抽取 100个宿舍,并调查被抽中宿舍中每一个 学生 • 方案三 先随机抽取400个宿舍,再在 每个被抽中宿舍内随机抽取一个学生
等距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 等距抽样VS分层抽样 等距抽样是特殊的分层抽样。如果对总 体的分层是分为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只 抽一个样本,就与等距抽样非常相像。不 同只在于:分层抽样在每一个部分抽取样 本都是随机的,而等距抽样只是随机地确 定第一个样本单位,其他的样本单位则根 据抽样距离必然得出。
市场调查
与预测
பைடு நூலகம்
课程简介
市场调查与预测概述
调查方法
实施调查、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与预测 撰写报告
第五章 抽样方法与设计
第五章 抽样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普查与抽样调查 抽样程序 常用的抽样方法 样本容量的确定
普查与抽样调查
按照是否覆盖所有的调查对象,调查被分 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即总体) 所进行的逐一的、无遗漏的调查; 抽样调查只对调查总体中的部分元素或单 位(即样本)进行调查。 二者在获得数据的准确性上,并无绝对的 优劣之分。 普查虽然不存在抽样误差,但却存在非 抽样误差。
普 查
• 普查的目的,在于获得了解某一事物比较全面、 比较精准的数据或资料。 • 大范围的普查,主要由政府机构、行业团体和 专业调研机构来进行。 • 普查的优劣: 最大的优点:取得调查总体全面而可靠的 原始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调查对象的现状。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组织不当, 会存在较大的非抽样误差,获得的数据未必准 确。 • 对于企业而言,普查只能适用于小范围、小总 体的市场调查。
分层抽样又称为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 即先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 类或若干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 取样本,总体参数根据各层样本参数的 汇总做出估计。 分层抽样的目的是为了使样本在总体中 分布更加均匀、更具有代表性。
分层随机抽样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避免简单随 机抽样可能使样本过分集中于具有某种特性的元素 或者不具有某种特性的元素。 通过分层,使各层中单位之间的共同性增大,差异 程度缩小,比较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在要求样本具有代表性的前提下,分层抽样所需的 样本数要比简单随机抽样少。 分层抽样对总体情况复杂、总体内各单位之间差异 大、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尤为适用。 分层抽样可以提高精度和效率。
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 某种原则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然后 根据调查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专门调查。 • 抽样调查包括随机抽样调查和非随机抽样 调查。 • 不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调查方法都是 非随机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的含义:被调查的对象只是总体 中的少数单位,而不是总体的全部单位。 • 被抽取的样本,是根据随机或非随机原则 确定的,而不是随意确定的。 • 抽样调查在现实中非常有用:如对军用武 器效能的调查;动车碰撞实验调查。
判 断 抽 样(目的抽样)
判断抽样是根据调查人员对实际情况的了 解和经验,人为地确定样本单位。 判断抽样有两种具体做法:一是由专家判 断来选取典型;另一种是利用统计资料的 帮助来选取典型。 判断抽样适用于总体单位不多,且对抽样 单位比较了解的情况。 判断抽样效果如何,取决于调查组织者的 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
等距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 先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抽样单位顺 序排列,并根据总体单位数(N)和样本单 位数(n)计算出抽样距离(k=N÷n);然 后随机确定第一个样本单位;其他样本单 位则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k)顺序抽取。 • “系统”的含义:第一个样本是随机抽取 的,第一个样本一经抽出,整个样本的抽 取就完全确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 例如:教材161页,居民调查
非随机抽样是相对于随机抽样即概率抽样而言的, 是指抽取样本时并不是按照随机原则而是根据主 观判断有目的地挑选,或是按照方便、快捷的方 式抽取。 非随机抽样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抽样者 的主观判断能力和经验。 非随机抽样的特点: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 但在理论上不具备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依据。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 整群随机抽样,多采用两阶段式抽样。 • 例如:教材161页,城市居民情况的调查。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VS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分类标准差异大, 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 整群抽样——分类标准一致,群 与群之间要尽量相似; 层内个体的差异小;群内个体的 差异大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 由若干有联系的基本单元所组成的集合 称为群,抽样时抽取群,并对入选的群 的所有基本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就 是整群抽样的思路。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 定义:将调查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 成若干群,然后在其中随机抽取部分 群体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 • 步骤:将总体分群——以群为抽样单 位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被选群内 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 抽样)
非随机抽样
任意抽样(方便抽样、任意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任意抽样: (方便抽样、偶遇抽样、便利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