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芳烃类化合物一直作为各大炼油厂调和高标号汽油的优良调和组份被广泛使用,中石化系统的大型炼油厂生产的93#、95#、97#等高标号汽油主要是用芳烃调和的,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芳烃含量低于40%。

其它一些地方小炼油厂调和93#汽油主要手段是(1)加入提高辛烷值的添加剂如MMT,但加入量有环保限制,不能超过每升18毫克锰。

(2)加入少量MTBE提高辛烷值,但加入量也受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氧含量不可超过2.5%的限制。

(3)也是用混合芳烃调和提高汽油辛烷值,但小炼厂本身没有生产芳烃组份的能力,向外采购也相当困难。

本公司为大型石油化工产品进出口企业,与中石化、中化工及蓝星集团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进口了一些混合芳烃组份,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

使用后效益比较明显,特别是辛烷值不够的中小炼油厂可以消化更多的直馏汽油,减少MMT及MTBE的用量,降低使用添加剂的费用。

用法基本上有三种(1)作为催化装置反应终止剂使用,在提升管反应器顶部喷嘴打入,基本不参加反应,经过分馏塔分离得到汽油产品收率大于90%,也有少量较重的馏份会进入柴油产品中,不会影响柴油质量。

(2)作为常减压装置的原料掺炼,这种方案适用于常压塔不生产容剂油,只生产汽油、柴油两个产品的装置。

可以把直馏汽油全部调和到90#以上。

(3)作为油库系统的调和组份直接调和93#油销售,这种方案效益最为可观,而且研究发现芳烃的调入可以大大改善乙醇汽油的稳定性。

以上三种方案均已在其它炼油厂正常操作,欢迎进行技术交流及探讨,如需要实地考察可与本公司联系。

重芳烃掺炼标定报告济南长城炼油厂一、情况介绍根据其他厂家的经验,为多产高标号汽油,自7月17日济南长城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开始掺炼芳烃油,从生产情况看操作基本较平稳,在常压装置开始掺炼轻质油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公司有关部门与8月7日对涉及到常压装置的原料与产品进行了标定及盘点,并对7月17日—8月2日以来的常减压装置的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生产情况及分析1、生产物料平衡油品名加工量(吨)生产量(吨) 收率% 备注原油42683.107掺:重油1683.205芳烃429.175 占原油掺炼比例10% 柴油747.026 11.71产:汽油1186.811 18.60柴油4343.992 68.08常重6277.829 98.39合计6380.487说明收率计算以总加工量为基数,含掺重油与芳烃2、掺炼对直馏汽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比较掺炼前后汽油性质的变化,先对前后的汽油分析数据统计如下表:直馏汽油分析对比表日期罐号比重馏程(%馏出温度)酸碱腐蚀水及杂质硫胶质10%50%90% kk 级%mg/100ml6.23 102 0.7333 78 120 152 177 无2c 无6.26 101 0.7358 78 122 152 176 无1a 无0.0076.29 102 0.7355 82 124 156 178 无1a 无0.0137.1 101 0.7358 80 120 149 175 无2c 无0.017.4 102 0.7367 84 122 153 176 无2c 无0.017.6 101 0.7378 80 123 155 172 无1a 有0.027.8 102 0.7376 81 125 157 180 无1a 有7.10 101 0.7365 85 125 156 173 无1a 有0.0097.13 102 0.7389 83 121 157 177 无1a 有0.027.15 101 0.7389 79 124 157 174 无1a 有7.17 102 0.7403 85 124 159 181 无1a 无0.02平均0.7363 80.69 122.7 154.5 177.15 1a 0.0137.20 101 0.7445 81 125 157 169 无1a 无0.017.21 102 0.7805 88 141 170 191 无1a 无0.027.23 101 0.7687 81 136 173 192 无1a 有0.027.25 102 0.7602 85 132 169 186 无1a 无0.017.26 101 0.7515 87 134 170 183 无1a 无0.01 7.6 7.27 102 0.7799 83 138 176 189 无1a 无0.027.29 101 0.7785 82 137 177 191 无1a 有7.30 102 0.7422 83 127 159 181 无1a 有7.31 101 0.7709 86 132 170 187 无1a 无0.018.2 102 0.7801 86 140 180 192 无1a 无0.01平均0.7657 84.2 134.2 170.2 186.1 1a 0.01平均变化值0.0294 3.51 11.5 15.6 11.05 0.005标准指标<70 <120 0.05 直馏汽油RON75.6 催化汽油RON93,催汽︰直汽(3︰1)调和汽油RON89由以上数据可看出:①、掺炼重芳烃后,由于重芳烃的比重较大,一般为0.898~0.922,平均为0.91左右,造成直汽比重由平均0.7363上升到0.7657,上升了0.0294。

②汽油馏程的10%点、50%点、90%点、KK点温度分别上升了约3.5℃、11.5℃、15.6℃、11℃,其中50%温度已超过产品标准,干点上升原因为调整操作高控而上升。

③由于重芳烃油的辛烷值比较高,一般在95~98左右,掺炼10%(相对于原油)的重芳烃后,标定化验直汽的辛烷值已达到75.6,较以前的正常直馏汽油辛烷值67,提高了8.6个单位。

④掺炼后,直汽的硫含量略有降低。

3、掺炼对成品汽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比较掺炼前后成品汽油性质的变化,先对前后的汽油分析数据日期罐号比重馏程(%馏出温度)酸碱腐蚀博士试验水及杂质硫10% 50% 90% kk 级% 6.24 307 0.7263 56 98 164 193 无1a 通过有0.07 6.26 307 0.7253 52 87 162 197 无1a 通过有0.076.29 307 0.7276 55 99 162 190 无1a 通过有7.1 307 0.7279 55 99 163 189 无1a 通过无0.06 7.4 307 0.7266 52 91 166 198 无1a 通过无0.07 7.7 307 0.7264 52 91 167 198 无1a 通过有0.07 7.8 307 0.7295 52 90 162 191 无1a 通过有0.08 7.10 307 0.7249 52 88 166 200 无1a 通过有7.16 307 0.7266 52 88 164 192 无1a 通过有0.09 掺炼前平均值0.7268 53.1 92.3 164 194.2 无1a 通过0.07 7.18 307 0.7313 61 104 163 195 无1a 通过无0.07 7.21 307 0.7278 52 88 161 195 无1a 通过有0.07 7.22 307 0.7254 51 87 164 191 无1a 通过有0.16 7.24 307 0.7282 58 100 169 189 无1a 通过无0.14 7.26 307 0.7321 57 94 169 189 无1a 通过无0.1 7.27 307 0.7347 55 85 165 190 无1a 通过无0.08 7.29 307 0.7407 55 100 169 188 无1a 通过有7.30 307 0.7395 56 97 165 186 无1a 通过有0.068.2 307 0.7384 55 99 167 190 无1a 通过无0.7331 55.6 95 166 190 无1a 通过0.1 备注:分析统计5月15日到8月2日催化汽油的平均比重为0.72433,且整体变化不大。

由以上对比数据可知:①、成品90#汽油的比重由0.7268上升为0.7331,变化不大;馏程中10%点、50%点、90%点馏出温度已仅仅上升了2~3℃,因此,按10%的比例掺炼重芳烃油对成品汽油的比重、馏程影响很小,且成品汽油比重基本可以控制在0.74内。

②、由于直馏汽油辛烷值的提高,标定化验仍以催化汽油:直馏汽油(3︰1)比例调和后的成品汽油辛烷值为89,较以前提高了近3个单位。

③、统计掺炼前后成品油硫含量升高,经对催化汽油硫含量掺炼前后变化分析,主要原因为催化汽油硫含量平均0.86386上升到掺炼后平均0.1075造成。

4、掺炼重芳烃后对直馏柴油产品的影响为比较掺炼前后直馏柴油性质的变化,先对前后的直馏柴油分析日期罐号比重凝点冷滤点闪点酸碱腐蚀色度馏程(%馏出温度)酸度机杂硫℃℃℃50% 90% 95% mg/100ml %6.26 103 0.8221 3 4 77 无1a <0.5 274 337 347 5.4 无6.28 101 0.8225 4 6 80 无1a 0.5 285 338 348 16.8 无0.146.30 103 0.8224 3 5 79 无1a <0.5 288 340 354 9.8 无0.117.2 104 0.8215 3 5 78 无1a <0.5 287 338 347 14 无7.5 103 0.8218 4 5 73 无1a 1.25 287 332 343 39.2 无0.13 7.8 104 0.8217 1 63 无1a 1.25 274 330 339 23.8 有7.7 103 0.8236 3 4 75 无1a 1.25 283 335 343 25.2 0.12 7.11 103 0.8219 2 4 80 无1a 0.75 279 332 342 26.6 无7.16 103 0.8213 1 2 68 无1a 1.5 281 335 344 5.67-18 104 0.8261 1 80 无1a 2 280 329 338 64 无0.2掺炼前平均值0.8234 2.54.375 无1a <1.25 282 335 344 23.04 0.147.19 103 0.8219 0 2 80 无1a <1.0 280 330 338 4.2 无0.23 7.24 103 0.8307 4 4 77 无1a <2.0 284 334 345 14 无0.15 7.27 103 1 5 80 无1a <2.0 288 334 342 9.8 无0.1101 2 2 65 无1a <2.0 290 334 339 4.2 无0.127.30 101 1 4 80 无1a 1.75 285 329 335 4.2 无7.31 101 2 1 81 无1a 2 287 330 337 无无0.188.2 103 2 1 80 无1a <2.5 290 332 342 无无0.15掺炼后平均0.8272 1.433.571 无1a <2.0 286 331 340 7.28 无0.16由于重芳烃油中的柴油组分从馏程分析上看其含量较少,一般不超过15%,由以上对比数据也可看出,掺炼重芳烃油前后,柴油性质基本无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