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字与做人(节选)五岁那年,我开始学写汉字。
读和认字并不难,没过多久,我就能认好多汉字了,但是写汉字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写的字不是上下脱节(jiējié)就是左右分家,很难合到一块儿去。
一天,妈妈让我抄一首唐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她指着我写的字说:“看你写的字真成了‘相见时难’了。
”我总是把那些合体字拆(chāi cāi)得七零八落,这次还是这样,“相”写成了“木目”,“难”写成了“又佳”,所有的部件都互不相让,各自为政。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写字时从不想着其(qīqí)他的部分。
写字的原则是要时时想着它的邻居。
这个‘相’字,写时,‘木’字的右脚不能伸得太长,它还有个邻居‘目’呢!”妈妈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讲着道理。
“凡事替他人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写汉字也同样。
”我学会汉字,更学会了做人。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脱节________(jiē jié)拆________(chāi cāi)得其________(qī qí)他(2)联系上下文,理解“各自为政”的意思,并用它写一句话。
(3)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话,再谈一谈你的想法。
(4)你的字写得怎么样?展示一下吧!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你还知道李商隐的哪首诗?________【答案】(1)jié;chāi;qí(2)各自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互不配合。
(3)略(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登乐游原》等。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脱节(jié)、拆(chāi)得、其(qí)他。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各自为政:各自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互不配合。
造句:那群人做事情总是各自为政,结果总是十分糟糕(3)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4)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
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如:蚕、蜡、炬、镜、蓬、殷。
【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解词义。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般若”读“bō rě”,智慧).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
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
原来,禅师怕甲小偷,一直站在门口乙,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丙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文中甲、乙、丙三处所填写的词最恰当的一组应是()A. 打扰窥视目送B. 惊动窥视护送C. 惊动等待目送D. 打扰等待护送(2)文中的小偷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但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见他转变前后的心路历程。
请结合全文填空。
小偷初遇禅师感到________,在禅师的感召下,________,最后迷途知返________。
(3)作者对老禅师主要采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塑造出禅师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也正是这种人格力量,唤醒了小偷迷失的灵魂,使小偷________(成语)、迷途知返。
(4)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绐他。
②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5)给这篇小小说加一个题目。
【答案】(1)C(2)惊愕;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将禅师披在自己身上的外衣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3)语言;动作;善良宽容;翻然悔悟(4)①小偷是个灵魂堕落的人。
②象征禅师如明月一样善良的品行、高尚的人格。
(5)送一轮明月【解析】【分析】(1)填充题,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
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2)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小偷初遇禅师感到(惊愕),在禅师的感召下,(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最后迷途知返(将禅师披在自己身上的外衣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
(3)考查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常见的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结合句子来判断。
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
依据课文内容可知,①可怜的人呀!小偷是个灵魂堕落的人。
②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象征禅师如明月一样善良的品行、高尚的人格。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点评】(1)此题考查了词语填充。
(2)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残柱几支残柱,兀立着。
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历史的耻辱柱。
我说,不,侵略者的野心焚去了一卷诗章,却留下了民族心中的惊叹号!(1)“几支残柱,兀立着。
”这句诗带给你的感觉是________(2)“一卷诗章”在这里是指________(3)“惊叹号”不仅是________的形状像惊叹号,更表明了中华民族________【答案】(1)非常孤独、凄凉(2)圆明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3)残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的感悟能力,“几支残柱,兀立着。
”这句诗带给你的感觉是非常孤独、凄凉。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一卷诗章”在这里是指圆明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
(3)考查感叹号的作用,“惊叹号”不仅是残柱的形状像惊叹号,更表明了中华民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点评】(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感悟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此题考查对感叹号作用的把握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_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一个人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②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③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A. 水滴能穿透石头。
B. 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 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
(100——150字)【答案】(1)成功;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2)如果;就;可是;与其;不如(3)C(4)略【解析】【分析】(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
依据课文内容可知“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成功,“花苞长期孕育”是指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之间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
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
故选“如果……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可是”;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故选“与其……不如……”(3)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