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电镀制程各工序最详细说明--原创 图文

连续电镀制程各工序最详细说明--原创 图文

I V U
Ye
电解脱脂工站
主要对工件 表面除油
4


原理: 在碱性电解液中金属工件受直流电的作用发生极化作用,使金属-溶液界面张力降低,溶液易于润湿并 渗入油膜下的工件表面。同时,析出大量氢或氧(阴极 2H++2e→H2↑,阳极:4OH--→2H2O+O2↑)对 油膜猛烈地撞击和撕裂,对溶液产生强烈搅拌,加强油膜表面溶液的更新,油膜被分散成细小油珠 脱离工件表面而进入溶液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脱脂的目的。电解除油分阴极除油(除油能力强、 速度快、效果好,但易引起氢脆)和阳极除油(无氢脆,但除油慢、效果较差)。 条件设定: 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碳酸钠、硅酸钠和低泡表面活性剂。温度:70 ± 2ºC 作 用: 去除料带表面及毛细孔油污的油脂和水。 注意事项: 导轮是否冒火花(造成前处理不良脱皮)、電流电压范围、油分浓度的管理限度范围等。温 度需控制在60℃以上,因为零件在碱性溶液中脱脂后,表面会残留碱液以及被乳化、皂化的油污, 这些油污遇冷水后会凝聚在零件表面,使清洗不彻底。
I V U
Ye
热水浸洗
17
原理: 热水有助增加水洗活性及取得一定的封孔效果。 作用: 清洗产品表面上工站残留药液,避免药液随料带进入下 一站,导致上一工站减弱药性或将杂质带入下一工站使 药水成分改变。 条件设定: 50±5ºC
注意事項:提高镀件的温度,可使镀件脱水速度加快, 有效防止水迹或水斑的形成。对于镀镍零件,还可以有 效防止黄点(锈点)的产生。钝化后的零件应采用不超过 60 °C的温水进行清洗。如温度过高,刚刚形成的钝化 膜容易破裂,并且钝化后的零件膜薄色浅,耐蚀性差; 温度过低,则不利于将零件彻底清洗干净。因此,镀锌 后的零件应选用温度适宜的温水烫洗,这样不但清洗得 更干净,而且可使膜层封孔,大大提高膜层的耐蚀性能。
任何电镀层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表面微孔与晶格缺陷, 从而引发点腐蚀,进而导致电镀产品表面极其严重的原 电池腐蚀。 所以需要对前面工站电镀镀层进行封孔保护。 条件设定: 油性封孔剂
注意事项:不环保,成本高,不易受污染。虽然封孔膜 越厚,确实对抗腐蚀能越有帮助,但是过厚的皮膜反而 会增加电接触阻抗(建议封孔膜厚度控制在200nm以下 比较安全),或是选错封孔剂也会造成高阻抗。
Ye
连续电镀的主要制程
脱脂 酸洗
镀镍 镀钯镍 电 镀金 镀 镀锡铅
1
放料
前处理
收料
干燥
封孔
后处理
水洗
前处理: 电镀前的所有工序统称为前处理,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面镀层沉积提供所需的电镀表面。 前处理主要影响到外观结合力,据统计,60%的电镀不良品由于前处理不良所造成。 前处理的方式有:喷砂、磨光、抛光、热浸脱脂、超音波脱脂、电脱脂、酸洗活化等。 电镀: 在工件表面得到所需镀层。整个流程的核心程序。 后处理: 电镀后对镀层进行各种处理以增强镀层的各种性能。如耐腐蚀性、抗变色能力、可焊性等。 后处理的方式有:钝化、中和、着色、防变色、封孔等。
I V U
Ye
上料
2
注意事项: 放料前确认料号/数量/包装方向,素材来料是否氧化、歪针、缺针等,料带是否有接头,并且留样。
I V U
Ye
超声波(脱脂)清洗
3
凹部分也能 除油干净


原理: 存在于液体中的微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将迅速变大,然后迅速闭合, 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能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的压力,破坏工件表面的油污而使它们脱离工 件表面分散在清洗液中。现使用的超音波有8个振荡子,电流表中的电流(2.00±0.20A)反映8个振荡子 功率总和,也就是说,如果电流不再范围之内,可能原因为某个或多个振子损坏。 条件设定: 电流:2.00±0.20A, CP-100S:120 ±15g/L温度:70 ± 2ºC 作 用: 其对处理形状复杂、有细孔,盲孔和除油要求高的除油制品更为有效。 注意事項: 液体未打到子槽不可打开超波电源,不能从子槽中加入脱脂剂。零件在碱性溶液中脱脂后, 表面会残留碱液以及被乳化、皂化的油污,这些油污遇冷水后会凝聚在零件表面,使清洗不彻底
I V U
Ye
前处理不良之影响
7
前处理不良之影响: 来料(铜材)素材的表面状况,如表面度(凹凸不平),
油脂过多,表面氧化等都会影响电镀的前处理。而电镀前
处理不彻底,易导致镀后密着性欠佳、起泡等不良,会影 响镀层之结晶状况,零件深凹区易藏污纳垢,不易去除。
I V U
Ye
镀镍
原理:
8
通过通电产生电离子+化学分解镍离子沉积至产品表面形成 镍层。 作用: 1.打底,并增加镀件硬度 2.延缓基体金属向表层金属层扩散,抗氧化。 主要成分:氨基磺酸镍:主盐 氯化鎳: 阳极活化剂,增加导电性能
I V U
Ye
超音波水洗
16
作用: 通过超音波整动作用清洗产品表面上工站残留药液,避 免药液随料带进入下一站,导致上一工站减弱药性或将 杂质带入下一工站使药水成分改变。
注意事項:采用死水清洗时,清洗水的浓度会越来越高, 到后来不但起不到清洗效果,反而会使镀件越洗越脏; 对于非流动水洗(最后一道纯水洗),也要经常更换或不 断补充新水,才能达到清洗的目的。
点镀区域
Brightener: Co盐,过渡金属光泽剂,增加镀膜硬度& 耐磨性,亦有调整镀膜分布的功能。
工艺特点: 1.仅适合板材类和双料带不易变形结构的产品; 2.必须对产品结构开一对一的专用点镀模具,费用投入较大;
点镀产品示例
3.点镀拉力大,薄材型产品容易出现变形不良。
I V U
Ye
浸镀金
原理:
浸镀区域
Brightener: Co盐,过渡金属光泽剂,增加镀膜硬度& 耐磨性,亦有调整镀膜分布的功能。
工艺特点: 常用于复杂产品结构; 浸镀成本高,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
浸镀产品示例
选用此种电镀方式。
浸镀产品示例
I V U
Ye
浸洗
Hale Waihona Puke 14作用: 清洗产品表面上工站残留药液,避免药液随料带进 入下一站,导致上一工站减弱药性或将杂质带入下 一工站使药水成分改变。
I V U
Ye
超声波浸洗
10
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作用:
通过超音波整动作用清洗产品表面上工站残留药液,避 免药液随料带进入下一站,导致上一工站减弱药性或将 杂质带入下一工站使药水成分改变。
注意事項:同上,不再赘述。
I V U
Ye
刷镀金
原理:
11
通过通电产生电离子+化学分解金离子沉积至产品表面形成 镍层。
硼酸:pH缓冲剂
氨基磺酸:降低pH 碱式碳酸鎳:提升pH MP-200 :半光亮剂,其能降低了镀液表面张力, 增强了镀液对镀件表面的润湿作用,清除氢气,避免产生针孔 。 注意事項: 控制溶液pH值防止表面致密性不足、及时维护镀 液防止色泽发暗和不均及针孔、防止电流密度过大引发镀层 烧伤、防止温度过低引发起皮气泡等。
13
通过通电产生电离子+化学分解金离子沉积至产品表面形成 镍层。
作用: 起防护、抗氧化、焊接、导电、装饰等作用。
主要成分:KAu(CN)2:主盐 柠檬酸:缓冲剂,控制镀液的pH值,对导电性有贡献 导电盐:增加镀液的导电性能 平衡盐:草酸盐类还原剂.用于抑制Au+氧化成 Au3+(无效金)及Co2+氧化成Co3+(无效钴),是导电盐中的 一种成分. Additive(2010):改善镀膜分布,增加光泽范围
I V U
Ye
热风烘干
20
作用:
将残留在零件表面及孔隙中的少量水份以加热变为 水蒸气的方式去除。
条件设定: 温度:95±20°C 注意事項:进入烘箱烘干的零件,应事先把零件表 面的余水吹干,防止形成水 迹(镀镍、镀锡等镀层) 或造成钝化膜层脱落(镀锌)等疵病。
I V U
Ye
收料
21
作用: 对电镀产品进行按图面要求收料,包装。
刷镀区域
Brightener: Co盐,过渡金属光泽剂,增加镀膜硬度& 耐磨性,亦有调整镀膜分布的功能。
工艺特点: 1.容易溢金,不能有效管控成本; 2.膜厚分布相对不够均匀,来料高低pin直接影响膜厚高低差;
刷镀产品示例
3.外观色泽等品质波动性稍大。
I V U
Ye
点镀金
原理:
12
通过通电产生电离子+化学分解金离子沉积至产品表面形成 镍层。
I V U
Ye
镀雾锡
15
原理: 通过通电产生电离子+化学分解锡离子沉积至产品 表面形成锡层。 作用: 主要起焊接、防护、装饰作用; 主要成分:鋎基磺酸锡+鋎基磺酸+水+锡添加剂+ 金属锡。
注意事項: 电流密度越大,镀层越粗糙;浸泡时间越 长,镀层越暗;槽液受有机物污染,镀层表面有泥 状物;光亮剂补加要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过多时 镀层光亮不均匀,过少时产品粗糙灰暗。
作用: 起防护、抗氧化、焊接、导电、装饰等作用。
主要成分:KAu(CN)2:主盐 柠檬酸:缓冲剂,控制镀液的pH值,对导电性有贡献 导电盐:增加镀液的导电性能 平衡盐:草酸盐类还原剂.用于抑制Au+氧化成 Au3+(无效金)及Co2+氧化成Co3+(无效钴),是导电盐中的 一种成分 Additive(2010):改善镀膜分布,增加光泽范围
作用: 起防护、抗氧化、焊接、导电、装饰等作用。
主要成分:KAu(CN)2:主盐 柠檬酸:缓冲剂,控制镀液的pH值,对导电性有贡献 导电盐:增加镀液的导电性能 平衡盐:草酸盐类还原剂.用于抑制Au+氧化成 Au3+(无效金)及Co2+氧化成Co3+(无效钴),是导电盐中的 一种成分. Additive(2010):改善镀膜分布,增加光泽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