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条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
前款所称现金,是指小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现金流量表的定义(二)现金的定义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3、其他货币资金(三)现金流量表的列报要求1.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列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
(四)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组成项目现金流量表的项目主要有: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增加额、期初现金余额和期末现金余额等项目。
(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工作底稿法。
(2)T型账户法。
2.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填列方法3.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时(2)“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4)“支付的职工薪酬”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向职工支付的薪酬。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项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5)“支付的税费”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支付的税费。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项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6)“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小企业本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本项目可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第八十三条经营活动,是指小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二)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三)支付的职工薪酬;(四)支付的税费。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组成项目及其构成内容:1、“销售产成本、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3、“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4、“支付的职工薪酬”项目。
5、“支付的税费”项目。
6、“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第八十四条投资活动,是指小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的购建和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投资的定义:1、投资活动实质上主要是针对非流动资产的构建和处置活动,当然也包括对外投资。
2、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非实物资产投资。
3、投资活动既包括对外投资也包括对内投资。
小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收回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4、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现金;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支付的现金。
第八十五条筹资活动,是指导致小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小企业的筹资活动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取得借款、分配利润、偿还借款本息等。
小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吸收投资者投资收到的现金;3、偿还借款本金支付的现金;4、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的现金5、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第八十六条附注,是指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附注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一)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二)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项目的说明。
(三)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项目的说明。
(四)利润分配的说明。
(五)用于对外担保的资产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
(六)发生严重亏损的,应当披露持续经营的计划、未来经营的方案。
(七)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项目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
(八)其他需要在附注中说明的事项。
◆ 附注披露的顺序及内容(一)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二)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项目的说明。
(三)应付职工薪酬、就交税费项目的说明。
(四)利润分配的说明。
(五)用于对外担保的资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
(六)发生严重亏损的,应当披露持续经营计划、未来经营的方案。
(七)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项目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
◆ 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略)第八十七条小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按月或者按季编制财务报表第八十八条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前款所称会计政策,是指小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差错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应用会计估计错误等。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的方法。
◆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涵及会计处理一、会计政策的定义,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原则2、甚而3、会计处理方法二、小企业常见的会计政策:1.短期投资、存货、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资产,取得时按成本计算。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还是个别计价法。
3.将土地使用权与房屋分开核算。
4.小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确认为无形资产。
5.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进行摊销。
6.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采用成本法核算。
7.投资者投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评估价值计量。
8.资产损失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9.收入确认的原则。
三、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指小企业对相同的交易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准则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的方法。
◆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涵及会计处理一、会计会计的概念会计估计,是指小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小企业常见的会计估计有:1.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残值的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3.无形资产摊销期的确定、无形资产摊销所采用的年限平均法。
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的确定。
5.建造合同或劳务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6.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的摊销时采用直接法。
7.市场价格或评估价格的确定。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内涵1、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是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
2、会计估计变更的结果是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了调整。
3、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小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小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涵及会计处理一、会计差错的内涵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应用会计会计错误等。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小企业对会计差错更正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1、当期发生会计差错当期发现。
2、当期发现以前期间发生的会计差错。
三、对账簿记录错误的更正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
一、单项选择题1.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 C )填列。
A.预付账款总账余额B.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贷C.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D.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解析】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之和填列。
2.“应收账款”科目明细账中若有贷方余额,应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 B )项目。
A.应收账款B.预收款项C.应付账款D.预付款项【解析】“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具有预收性质,应在资产负债表的“预收款项”项目中反映。
3.某企业期末“材料采购”科目的余额5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为200万元,“在途物资”科目的余额为8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5万元,“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C )万元。
A.80B.210C.275D.570【解析】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 50+80+100+60-15=270(万元)4.某企业2006年6月l日从银行借入期限为5年的借款800万元,编制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时,此项借款应填入的报表项目是( D )。
A.短期借款B.长期借款C.其他长期负债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解析】 2006年6月l日从银行借入期限为5年的借款,该项借款到2010年12月31日还有6个月的时间到期,则该项借款应填入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中。
5.以下不应在“存货”项目下列示的是( C )。
A.材料采购B.发出商品C.工程物资D.生产成本【解析】工程物资属于长期资产而非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