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禁忌:肾虚、小便频数、虚寒滑精者忌服。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8.失眠健忘:茯苓30g,核桃仁15g,酸枣仁15g,元肉10g。
每日一剂,代茶喝。
含有茯苓的中成药:
1.五苓散
中成药,出自《伤寒论》,本品成分为猪苓、茯苓、白术、泽
泻、桂枝5味中药。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
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2.桂枝茯苓丸
中成药,出自于《金匮要略》,本品成分为桂枝、茯苓、牡丹
干,再发汗反复数次而成。
功效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
饮,咳嗽,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悸,失眠,健忘,婴幼儿腹
泻,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
1.本品一次常用量为15~30克。
2.婴幼儿腹泻:茯茯炒后研细末,每次1g,每日3次。
3.痰饮眩悸:茯苓30g,白术15g,每日一剂,水煎服。
细粉,每次服用6克本品成分为D参、白术(炒)、炙黄
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
枣(去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
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保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潮,防霉。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茯苓,是一味著名的传统习用药材,本经列为上品,是多孔菌科真
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在松树的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
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中以云南产者质量最好,习称云苓,为
道地药材。
药性: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处方用名:云苓,白茯苓、赤茯苓、茯灵。
炮制:本品多于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后堆置发汗,摊开晾
皮、赤芍、桃仁5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之功效,主治妇人宿
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3.四君子丸
中成药,出自《和剂局方》,本品成分为D参、白术(炒)、茯
苓、炙甘草4味中药。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
佳,食少便溏。
4.一味茯苓饮
治脱发,来自现代名老中医岳美中经验,用茯苓1000克,打成
4.水肿:茯苓30g,黄芪30g,泽泻10g,每日一剂,水煎服。
5.梦遗:茯苓适量研细末,每次6g,早晚各1次,粥水送服。
6.血虚头晕:茯苓15g,山药15g,黄芪30g,炙甘草10g。每
日一剂,水煎服。
7.肾虚腰痛:茯苓10g,杜仲15g,猪肾1个。将猪肾剖开,除
去筋膜,然后将药材装入猪肾内,合上猪肾,蒸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