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编制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作为美国货币当局,其编制的美元指数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
本文系统介绍美联储编制有效汇率的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其权重和走势的变化,并说明了国际金融市场使用的DXY 美元指数与美联储编制指数的关系,对我国编制人民币有效汇率及汇率政策决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有效汇率;美联储;人民币[中图分类号]F8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69X (2012)06-0049-05刘琨,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100800)美联储编制美元有效汇率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琨一、美联储编制美元有效汇率的相关经验美联储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编制自己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
最初仅计算包含10种贸易伙伴货币的单一有效汇率指数,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逐步完善其有效汇率计算方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频度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体系。
(一)货币选择目前,美联储有效汇率按篮子货币不同分为四个系列,分别是包含所有贸易伙伴货币的广义(Broad )指数、仅包含主要货币的主要货币(MajorCurrencies )指数、包含除主要货币外的其他重要贸易伙伴(OITP )指数,以及仅包含G10成员国货币的G10指数。
其中前三种同时计算名义和实际指数,G10只有名义指数。
1.广义指数。
美联储在1998年开始编制广义指数,根据当时所能获得的1997年美国对外贸易国别分布数据,美联储选择了与美国进出口额在美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0.5%的26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其篮子货币。
这些国家(或地区)对美国的进出口量之和在美国的总进出口量中占比超过90%。
虽然当时欧元还未诞生,欧元区最初的11个成员国也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
广义指数篮子货币一经确定,以后就没有变化过。
2.主要货币指数。
美联储从广义指数篮子中选出了7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使用较多的货币编制主要货币指数,这些货币包括欧元、加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元和瑞典克朗。
1998年以来,这7种货币所属国(或地区)与美贸易额始终占到美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3.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指数。
美联储把从广义指数篮子剔除掉7种主要货币后的其他货币也组成一个篮子,编制了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指数,以便与主要货币指数对比,综合反映不同系列贸易伙伴货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与经济2012.06*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币对美元广义指数的贡献度。
表1美联储公布美元有效汇率篮子组成及权重注:标*号的国家(或地区)货币同时也是主要货币指数的篮子组成货币,相关数据来自美联储网站。
4.G10指数。
G10指数实际为主要货币指数的前身,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计算。
其篮子货币包括欧元、加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①,仅比主要货币指数少了一个澳元。
(二)权重确定美联储以各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其进口、出口和第三方市场竞争力(third-market competitiveness )的国别分布来分配有效汇率权重。
其中,进口权重根据美国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量占比直接分配;出口权重根据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量占比直接分配;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相当于把对主要贸易伙伴的直接出口权重按该贸易伙伴的进口国别分布分配给所有贸易伙伴货币。
最后把以上三个权重按2:1:1的比例关系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权重。
计算公式如下:进口权重:w mUS ,j ,t=M US ,j ,t /ni =1ΣM US ,i ,t出口权重:wxUS ,j ,t=X US ,j ,t /ni =1ΣX US ,i ,t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w tp US ,j ,t =nΣ[w x US ,k ,t ·w m k ,j ,t /(1-w mk ,US ,t )]综合权重:w US ,j ,t =12w m US ,j ,t +121wxUS ,j ,t+1w tp US ,j ,t ΣΣ其中,m i ,j ,t 为t 期经济体i 对经济体j 的出口x i ,j ,t 为t 期经济体i 对经济体j 的出口美联储计算美元有效汇率使用时变权重(time-varying weights ),每年对权重进行一次调整,原则上当年的有效汇率计算使用根据上年贸易数据计算的权重。
由于所需贸易数据通常在次年较晚时候才能全部收集齐,在这些数据还未出来之前,则仍使用上年贸易权重计算,在数据公布后马上使用上年贸易权重计算,同时对本年早些时候的有效汇率按新权重进行更新。
(三)计算方法美联储使用几何平均法按上述权重把一货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名义双边汇率当期变化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该货币当期名义有效汇率变化率,再将该变化率叠加到上期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上就得到该期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仅需要用经过双边相对物价调整的实际双边汇率替代名义双边汇率就行。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名义有效汇率:I t =I t-1×nj =1仪(ej ,t/e j ,t-1)W j ,US ,t2011年2001年总权重进口权重出口权重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总权重进口权重出口权重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中国大陆欧元区*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英国*中国台湾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瑞士*泰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以色列瑞典*沙特阿拉伯智利哥伦比亚菲律宾阿根廷委瑞内拉总计19.7616.3613.2311.457.803.863.542.602.072.041.841.781.681.451.311.311.121.111.090.840.810.780.620.600.570.4010024.8915.8014.3713.418.193.132.852.421.071.181.751.851.321.530.570.290.491.051.420.670.060.470.420.550.180.071008.4015.9422.3914.755.563.593.822.423.192.631.271.621.440.791.912.410.540.630.950.420.990.981.080.670.670.9610020.8517.901.804.249.255.584.643.152.953.162.581.772.661.962.212.232.941.710.551.602.111.210.560.651.250.501008.8218.6416.8110.5111.643.785.623.361.822.172.110.951.451.461.192.050.741.021.031.150.710.520.381.110.530.4710010.4616.6820.5212.4312.953.533.903.411.361.522.250.981.011.500.620.990.550.981.230.890.080.350.291.160.200.19100 2.9316.9624.6515.278.573.355.972.872.402.651.410.571.020.901.632.110.410.381.020.520.860.470.531.160.590.8410011.4324.261.561.8912.084.718.703.752.172.982.531.272.761.941.914.101.431.720.642.301.830.900.420.941.120.65100①G10指数货币篮子最初确实为10个,1999年后,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使用的5种货币合并为欧元。
k ≠j ,k ≠US金融与经济2012.06实际有效汇率:Itreal =I t-1real ×nj =1仪e j ,t×p t/p j ,te j ,t-1×p t-1/pj ,t-1仪仪W j ,US ,t其中,n 为参与计算有效汇率的贸易伙伴数量;e j ,t 是t 期美元对货币j 的双边汇率指数;p t 是t 期美国物价指数,p j ,t 是t 期j 经济体物价指数。
(四)频度和基期美联储各种口径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均同时计算月度和日度数据,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只有月度数据。
名义广义指数的月度、日度数据,名义主要货币指数的日度数据,以及所有实际指数的基期为1973年3月;名义主要货币指数的月度数据,名义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指数的月度和日度数据基期为1997年1月。
(五)数据调整从1998年末当前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体系基本成形以来,美联储对其计算方法进行过三次小的调整。
第一次是2001年1月,希腊加入欧元区,美联储及时用希腊贸易数据对美元有效汇率权重进行了调整,由于希腊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这一调整仅使得欧元权重增加了不到0.1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2002年1月,美联储在计算出口权重时不再将农产品出口排除在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加工程度越来越深,这使得其更像制成品而不是初级产品。
这一变化在较大程度上简化了出口权重的计算。
第三次是2003年12月,由于之前瑞典公投否决了采用欧元作为其主权货币的提议,美联储在计算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时重新考虑了瑞典、英国与欧元区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贸易格局。
之前由于美联储预测瑞典、英国会加入欧元区,一直将瑞典、英国与欧元区成员国等同对待,认为它们之间的贸易为区内贸易。
二、美联储计算的美元有效汇率权重变化及指数走势(一)权重组成及其变化按最新公布的2011年广义美元有效汇率指数权重①(根据2010年贸易数据计算),权重最大的5种货币分别为人民币、欧元、加元、墨西哥比索、日元,权重均在7%以上,合计占到总权重2/3以上。
韩元、英镑、台币、巴西里亚尔、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卢比、瑞士法郎、泰铢、澳元、港币、俄罗斯卢布、印尼卢比、以色列谢克尔等14种货币权重介于1%~4%,剩下瑞典克朗等7种货币权重均不足1%,其中委瑞内拉玻利瓦尔权重仅有0.4%。
这些货币权重从1973年该指数开始计算以来就不停地在变化,其中人民币、欧元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货币近些年变化最为明显(见表1)。
人民币在广义美元指数篮子里的权重一开始微不足道,1974~1979年的长期时间里不足1%,但此后逐年递增,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更是突飞猛进,从2008年起就已经是美元最大的篮子货币。
2011年广义美元指数篮子里人民币权重为19.76%,较十年前上升了10.94个百分点。
从分项权重看,人民币进口权重较大,达到24.89%,出口权重仅有8.4%,第三方市场竞争力权重也达到了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