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师的肢体语言

浅谈教师的肢体语言

浅谈教师的肢体语言一、微笑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的确,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

我们在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微笑的驱动力常常会比惩罚的更强烈。

请看下面两个故事:故事1:某学校举行一次作文竞赛,竞赛题目是《老师笑了》。

赛后老师们在批改作文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一年来,我很少见他笑……”“我多么渴望老师对我微笑啊,可我从未见他笑……”“我们的老师不苟言笑,总是板着冷峻的面孔,就像冬天冰冷的霜雪,我们这些小嫩苗也被冻得面容麻木了!”故事2:这段时间,一位老师的心情一直不太好,总是唉声叹气,一改往日的谈笑风生。

一次课外活动,该老师心烦意乱地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她无精打采地翻开一位学生的作业本,却意外地发现里面的纸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老师,已经好几天不见您的微笑了,是我们惹您生气了吗?看着您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也没心思听课了。

同学们都期盼着您从前的笑容。

”其实这两个故事也会不经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老师的微笑对孩子们是那么不可缺少!他们的内心纯洁得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喜欢笑,也希望周围的人们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报以微笑。

只要我们稍稍推敲故事1中孩子们写的作文,我们便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强烈的渴望和笔下无声的埋怨,他们渴求老师的笑容却无奈老师连微笑都那么吝啬。

而故事2中的老师仅仅因为一时的心烦而忘记了微笑,却意外地受到了学生的关注,他们由看到老师脸上的愁容而怀疑自己是否惹老师生气了,由听到老师嘴边的叹息感到自己的学习也没劲了。

这是多么可贵的“微笑效应”!我想,是微笑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彼此信赖的桥梁,是微笑让孩子们受到老师人格魅力与博大胸怀的熏陶和感染。

二、侧首全国著名小学教育家斯霞老师生前有这么一张出色的照片,照片上的画面是:斯霞老师站在黑板前,脸上挂着慈母般温和亲切的笑容,头微微侧向一边,听着学生的回答。

这张照片曾被许多教育报刊、书籍广为刊用,这就为我们教师如何面对学生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在充满灵性和稚气的孩子面前,教师是长者,是朋友,是慈母严父。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以身体前倾侧首的姿势和学生开展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师有多么重视他、关注他,这种平等的精神力量会激励着学生更加热情地学习。

三、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课堂上,教师巧妙地运用眼神来表情达意、组织教学,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用亲切含笑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望望每个孩子,我想这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的开端。

我讲过《穆老师的眼睛》这篇课文,很受启发,文中的穆老师用她的眼睛说话,可以说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她用目光表示批评、鼓励、关怀、提醒,还表示心情的愉悦和欢快。

这无声的语言具有神奇的魅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借助眼神“说话”的教育方式,比起言语表达更令学生难以忘怀。

四、触摸这是一种相互接触的肢体语言,而且这个动作运用得好,还能直达孩子的心灵。

在我和学生谈心或辅导他们做功课时,我很喜欢摸他们的头和脸蛋,每当这个时候,我完全能感受到孩子们那种幸福得意的模样,也能察觉到他们想象创造的灵感,而这幸福和灵感竟是从我的手心传递给他们的。

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回忆起学生来信中的这样几句话:“曹老师,我记得小时候你最喜欢摸我的头了,运动会中你用手搭着我的肩膀为我加油,我使出浑身解数跑了个第一名,我知道是老师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现在不能得到您的抚摸了,但那种甜蜜的滋味依旧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时时想起您的关怀和温暖!”是呀,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忽略对孩子们的爱抚,在不经意的瞬间,在工作的间歇里,请蹲下身来,给孩子们送去春风拂面、春雨润物的情怀吧!五、鼓掌“请给他一些掌声!”“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某同学的发言喝彩吧!”“掌声响起来!”这是我在课堂上常说的话,并且带头为学生鼓掌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一个充满掌声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洋溢着人文关怀的。

山东的特级教师张伟在一次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讲课比赛中曾用掌声对一生理上有缺陷、学习上的差生进行鼓励,使该生满脸通红、热泪滚滚,长期被压抑的自卑心理一扫而光。

这位学生赢得了张老师的掌声,而张老师也赢得了全场听课老师的掌声,这掌声分明是在为张老师有着常人没有的眼光而喝彩,为他不失时机地挽救了这个孩子的一生而喝彩。

因为张老师知道,像这样的孩子,心理始终处于封闭压抑状态,他比正常儿童更需要尊重、理解.需要别人给予更多的赞扬与肯定。

然而他恰恰又因自身的缺陷很少得到他所渴望的东西。

张老师满足了他的渴望,不但向他提问,而且运用具有强烈肯定、赞扬意味的掌声对他给予了不曾有过的评价,张老师的鼓掌唤回了一个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给予了他人生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相信,这将是孩子永生难忘的一课,这掌声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无形的动力。

——谈教师的肢体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方式,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对方的心意和喜怒哀乐。

但人类无声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往往也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呢?一、微笑:在本届青岛奥帆赛期间,青岛市提出了“微笑——城市的名片”的口号。

同样,微笑也可成为老师的一张无声的介绍自己、拉近师生距离的名片。

“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无穷的魅力。

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与者并不变穷。

”当你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着踏上讲台,微笑着面对学生,然后,面带微笑进行讲课。

这样,你就创造了一种使学生容易接受你的影响的轻松自然的气氛。

凡是优秀的教师,课堂气氛必定活跃。

究其原因,除了他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课艺术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绝不吝惜微笑。

他们深深地懂得,微笑是催化剂,微笑是温暖的色彩,可以感染学生,可以主导课堂气氛。

微笑是教师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姿态语言。

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和一定的暗示作用。

比如有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或做小动作,教师不必大声斥责,只要用微笑的目光注视着他或她,用微笑的目光去责备他,学生便会很快收敛直至停止。

这时,微笑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使学生知道自己错了。

它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情境,无大声之刺耳,无表象之激烈,无学生之难堪,如温和的春风,使学生从冬的沉睡中猛醒。

二、眼神:古人说“眉目传情”,运用在教学中也很恰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像一缕劲风,推动学生开启的理想之帆,乘风破浪;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一个不满的眼神,就像一阵弱电,警醒了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失意时,一个同情的眼神,就像一缕春风,拂暖了学生冰冷的心田。

说个有趣的故事:去年刚接新高一,一个学生的眼神吸引了我。

每次上课她都很专注,而且经常和我的眼神碰撞,所以我就不自觉的就经常的看看她,当时我就想这一定是个好学生,后来的考试证明了我的推断。

三、手势:老师做手势不仅有强调、示范的功用,更能比言语更清楚的表达鼓励及制止学生的行为,例如:食指放于唇上表「安静」,竖起拇指表「很好」、「赞同」等,这些课堂上手势运用有效且不会干扰教学的流程。

当然了,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摸摸学生的头(小学生),或者拍拍他们的肩,就会让学生感到一种慈母般的关怀,师生情感通过老师的手心传递。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工作是一本厚薄不均的书,有心之人可以让这本书厚重、充实、有价值,就让我们运用无声的肢体语言,为这本书添上浓重、精彩的一笔吧!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作到表情化、动作化。

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

如教Listen,我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学生便心领神会。

同样,以双臂合拢轻轻向上抬起,学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齐读,这样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因此我们知道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其实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

讯息的传递通常靠语言及非语言的两种方式进行,一般而言,我们会比较注意言语的讯息,因为它直接、易于表达、思考、分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都不免注意到老师音量的大小、发音的正确、及逻辑的表达等。

但除此之外,老师的非语言行为也不容忽视。

它是以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传达情绪或讯息给学生。

透过实际的肢体动作,老师可以做很自然且有效的表达,且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吸引学生专心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一直是老师们教学中最关心的,因此本组将由四个方面---面部表情、手势、眼神接触、身体接近与姿势来说明教师如何在教学上善用肢体语言的技巧。

二、主要肢体语言类型1.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学生接收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只要老师一个表情不对,学生就知道可能大事不妙了。

在教室中,教师脸部表情能传达热诚、欣赏等讯息,可给予学生社会性增强,以增进正向行为;相反的,面部表情也能显露老师的厌恶、烦恼、或放弃的讯息,促使学生做出不良的行为。

以下大致提出一些学着们认为的好老师的面部表情:(1) 时时带着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喔!(2) 要专注,用心。

(3) 要真诚、亲切---使学生感到亲和力,而不是压迫感。

(4) 避免皱眉头。

(5) 避免板着张臭脸---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欲望。

(6) 不要常对学生表现灰心、失望的神情:这样会打击学生信心,导致自暴自弃。

以上这些中最明显的就是「笑容」,它可以增进人与人间的和谐,且有鼓励、支持的效果,老师带着笑容和颜悦色的上课,也能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手势老师做手势不仅有强调、示范的功用,更能比言语更清楚的表达鼓励及制止学生的行为,例如:食指放于唇上表「安静」,竖起拇指表「很好」、「赞同」等,这些课堂上手势运用有效且不会干扰教学的流程。

老师教学上手势的运用也反映教师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

一般说来,使用手势的基本原则有:(1) 应展开双臂,手指合拢---能显得大方,有精神。

(2) 手势动作自然,不夸大,不做作。

(3) 依身材决定手势大小。

Ex. 身材娇小者宜放大手势。

(4) 手势应多变化、但也不要太过频繁,让学生眼花撩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