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课件
(一)文本与电影的互相影响与促进
李碧华就是根据京剧《霸王别姬》的故事创作 了小说《霸王别姬》,并先后两次将其改编为 剧本。1981 年版的《霸王别姬》,由罗启锐执 导、李碧华编剧。讲述的是:20世纪30 年代的 北京城,京剧班全是男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 自小便一起跟京剧师傅学艺,程蝶衣是旦角, 而段小楼是生角。二人合演《霸王别姬》一剧, 程蝶衣深深投入剧中虞姬角色,爱上饰演项羽 的段小楼。后来,段小楼爱上了女子菊仙,程 蝶衣情难自控,既悲伤又妒忌,终于选择了跟 随富商袁四爷,作其入幕之宾。“文化大革命” 爆发,二人被批斗。后来二人在香港再一次相 遇……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在这里“鸡”就是虞姬,取的是谐音, 运用的是一种明喻。而“乌龟”在中 国的传统文化中则是霸王的化身,它 象征着富贵和权力。用鸡和乌龟来演 绎对霸王别姬的阐释, 不仅因物生义, 符合戏剧反映生活的必要条件, 同时 也符合了袁四爷这个北京当地戏霸的 思维特性和性格特征,这既是对所表 述的主体内容的一种加强,同时也是 统一剧本风格的点睛之笔。
著名剧本有《 七女性》、《 北斗星》、 《 狮子山下》、《 霸王别姬》、 《 男烧衣》、《 父子情》、《 胭脂 扣》、《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秦 俑》、《 川岛芳子》、《 青蛇》、 《 诱僧》等, 其中, 不少作品曾获国际 电影奖项。
小说创作
小说创作开始于《 胭脂扣》, 先后出 版《 霸王别姬》、《 青蛇》、《 生 死桥》、《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 秦俑》、《 天安门旧魂新魄》、 《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 《 诱僧》、《 破戒》等。其中不少作 品为影视剧本改写而成, 而有些作品 ( 如《 胭脂扣》、《 潘金莲之前世今 生》等) 则由小说改编为影视, 二者互 为表里,难解难分。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小说《霸王别姬》带有香港文化的标签,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演绎中与电 影剧本存在着不同。 《霸王别姬》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上不 存在国别文化上的歧变,但由于历史的 原因在中国的地区文化上却是存在着一 定差异性的。 香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西化了的国际 大都市,有着融通中西文化的人文环境; 北京:则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 化名城, 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和文 化氛围。
(一)文本与电影的互相影响与促进
英国研究者克莱· 派克在回答这些问题 的同时将改编分为三种方式: 一是严格地把文本转变成电影语言; 二是取其核心,重新阐释; 三是完全把原著看成原始素材。
(当然这三种方式并非可以完全涵盖整个改 编的问题,因为在改编的过程中由于民族、 时代差异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可能忠实地改 编会变得更困难。)
1、立意及文化意蕴—立意
李碧华的原作很纯粹地讲了一个男人 泥足深陷地爱着另一个男人的同性爱 故事; 陈凯歌的电影将视角投向了更加宏观 的角度,突出强调了动荡的时代背景和 由此带出的历史悲剧。
1、立意及文化意蕴
文化意蕴: 编剧芦苇在西安曲江电影编
剧高级研习班的讲课中这样说道:“李碧 华是女性作家,她的小说戏剧性不强,故 事性也不强,它是充满了女性伤感、抒情 的一个小说……她提供了三个人物关系, 段小楼、程蝶衣、菊仙,我觉得缺少一个 故事性,有大量的感叹,有大量诗意的想 象,她毕竟是一个香港人,对北京的生活 有距离。在小说中她提供了一个主题,就 是关于忠诚和背叛的主题,提供了一个人 物关系,这是她小说的突出贡献,她对我 们这段历史是采取正视态度。”
2、人物塑造
程蝶衣: 小说中,在李碧华冷峭的笔下,蝶衣的痴 心与怨毒是如此残忍地凸现逼真 , 他是 如此生生地在你眼前低回 ,既风情万种、 阴柔妩媚又满怀刻毒、怨天尤人。这 可能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 人性的真实。 而影片中,他是一个即使在面对情敌时 , 依旧维持着自己的高贵与尊严的蝶衣。
程蝶衣
2、人物塑造---程蝶衣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看似无奈又似赌气,程蝶衣来到了戏霸袁四 爷的府上 “突然拍翼的声音,蓦间一只蝙蝠,在眼前 张牙舞爪。细微的牙,竟然也是白森森的。 那张翼张开来,怕不成为一把巨 伞? ”“他取过小刀,‘刷’一下划过它 的脖子。蝙蝠发狂挣扎,口子更张。血,汩 汩滴入锅中汤内,汤及时沸腾,嫣红化开了。 一滴两滴„„直至血尽。”“蝶衣头皮收缩, 嘴唇紧闭,他看着那垂死的禽兽,那就是虞 姬。虞姬死于刎颈„„”
文化意蕴之二:北京人的文化内 涵和思维模式
小说和电影除在作品中搬演这个京剧 故事外, 还利用各自对中国文化的不 同理解对此故事进行了一番演绎 。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程蝶衣因听到段小楼晚上要与妓女菊 仙成亲并邀请他做证婚人 “他茫然跌坐。泄愤的,竭尽所能抹 去油彩,好像要把一张脸生生揉烂才 甘心”。“突然, 一副翎子也在镜中 抖动„„袁四爷的脸”。“这是一个 讲究‘势力’的社会。怎奈他十面埋 伏如何接应,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 兵”。“想起他自己得到的,得不到 的。蝶衣取过一件披风,随着去了”。
(一)文本与电影的互相影响与促进
据不完全统计, 1990 年到 2005 年荣 获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 电影节的获奖影片, 大约有37部是根 据小说、戏剧改编,其中13 部是跨国 (跨地区)合拍电影。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由《史记》中, “不得不和虞姬诀别”引发联想,创 下京剧虞姬《霸王别姬》,从此《霸 王别姬》成为梅兰芳大师的经典表演 曲目。
电影与小说有不同的结局。 电影的结局很残酷 , 但它以真实的死亡 升华了蝶衣“从一而终”的信念。 小说的结局很真实 , 但它残酷的将蝶衣 的情梦撕破了。两种结局对小楼来说 都是一样的,因为霸王是被爱的,在霸王 的心中除了虞姬还有山河。
2、人物塑造---程蝶衣
无论怎样的结局对蝶衣而言都是悲剧 性的,因为他的生命是属于爱情的 ,而他 的爱情是属于霸王的,没有了霸王,生和 死即没有了区别。 霸王是现实的,虞姬是梦想的,所以当霸 王别姬时 , 总是虞姬死在前面。毫无疑 问,在《霸王别姬》中,无论是从什么角 度,程蝶衣是最吸引眼球的,也最有神韵 的。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文化意蕴之一:剧本的京韵特色
“我觉得京腔很有魅力,这是在看 《茶馆》的时候得到的,那是莫大的 享受,听语言就像听音乐一样,那时 候我知道我面临任务了,我必须有北 京的语言,用北京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写出剧本。李碧华小说里面没有提供 这个……”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作品中故事的发展和故事主人公的生 活状况一定要和当时的社会条件、文 化氛围和地方特色相符合,这样作品 才能达到整体风格上的统一和完整, 才能被称为是部合格的作品。所以在 进行《霸王别姬》剧本改编的时候, 运用京腔对白贯穿作品始终,既是作 品整体风格的内在要求,也是作品具 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外在表现。
1、立意及文化意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意蕴
程蝶衣
2、人物塑造---程蝶衣
身份确认——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
内在的无意识的终生行为要求。 程蝶衣反复把《思凡》中小尼姑的唱 词唱成 :“我本是男儿郎 , 又不是女娇 娥” , 说明了他在婴儿期镜像阶段已经 确定了自我意识 , 有了明确的自我男性 性别认同。
2、人物塑造---程蝶衣
程蝶衣从小不知道父亲是谁 , 卖入戏班后又 失去了母亲。他的生活中没有亲情 , 没有温 暖 , 没有欢笑。有的只是痛苦、眼泪 , 有的只 是师兄弟的欺侮师傅的责打。只有师兄段小 楼时常保护他关心他。 程蝶衣一点点地迷失自己的男性性别 , 一步 步走近镜像中被环境认同的异性身份 , 并对 同性别者师哥段小楼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 最 终由男性性别认同转变成了女性性别认同 , 迷失自己的性别身份。
李碧华
一、李碧华
广东台山人, 生于香港, 原名李白,毕业於香港 著名女子学校香港真光 中学。 曾任小学教师、同时也 担任人物专访记者、电 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 剧策划,先後在刊物撰 写专栏及小说,中学时 代即开始投稿至《 中 国学生周报》、《 学 生园地》等刊物, 后长 期从事影、视编剧。
主要剧本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李碧华作为一个成长于香港的小说作 家,对小说所描述的背景城市——— 北京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相对比较 陌生。这就要求内地编剧芦苇将小说 改编为电影剧本时,要根据中国传统 文化及北京地方特色的要求将小说中 存在的一些破绽改正过来,使其更符 合作品的主题,更符合北京的地方特 色,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创作风格
李碧华是一位具 有高度浪漫主义 特色的女作家, 是 香港新浪漫派的 代表。这在她的 处女作《 胭脂扣》 中已有明显表现。
二、从小说到电影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摘取了 1993 年 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奖。这部影片也是 1993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围影 片,落选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据 香 港 《 南 华晚邮 报 》1994 年 3 月 24 日 《差一步得学院奖》报道,《霸》片 失利的原因之一是身为评委的好莱坞 资深导演比利·怀尔德为他的老朋友 费尔南多·特吕巴活动选票.结果后者 果然以《最美好的年代》获奖。)
(一)文本与电影的互相影响与促进
拍摄于1993 年的电影《霸王别姬》, 则 是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 《霸王别姬》的剧本,除由李碧华改编外, 还找来内地编剧芦苇合作,力求使对白更 具北京味道,加上陈凯歌导演参与创作, 三个人将剧本反复修改接近一年。其后, 李碧华再按剧本撰写全新的《霸王别姬》 小说版,比原来 200 页的篇幅, 增加一 倍。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小说《霸王别姬》 基本上就是根据电影剧本改编而来的。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李碧华将蝙蝠比喻为虞姬,为什么? 电影中对于“霸王别姬”的阐释相对 来说比较完整,同时也更加符合中国 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
1、立意及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同样的场景,程蝶衣到戏霸袁四爷家 赴宴,在宴席上袁四爷家的仆人拿着 一只乌龟和一只鸡走了进来,当把两 只动物靠近时,乌龟伸头咬住了鸡的 脖子,仆人拿刀划开乌龟的脖子,血 不断地流到了沸腾的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