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霸王别姬》看过很多遍,关于它的一些事,我们耳熟能详,但是那些只是表面的东西,对于它的深层次涵义,我们却是一无所知。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霸王别姬》是中国文艺电影的精粹,从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作为中国内地电影中以中华民族国粹—京剧文化发展变迁历史为背景的一部赞誉极高的大片,获得199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

故事通过三位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展开,向人们呈现了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文革前后期的时代变迁以及人性变化的残酷社会现象。

影片主要讲述了身世可怜的少年程蝶衣,被生母狠心卖到戏园子,生性倔强的他并不喜欢唱戏。

在那里他遇见了对他一生影响深刻的师哥“小石头”(即后来的段小楼)。

年少的小豆子(后来的程蝶衣)和小石头在戏班子里日夜学戏,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相依为命。

他们的相遇,相知注定他们一生命运的交叉和纠缠,遗憾的是今生未能相守到最终。

当他们历尽艰辛,血泪交织的生活后终于学有所成为“明角”。

原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相守到永远,永远一起唱“霸王别姬”,却怎奈造化弄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花满楼名妓菊仙的介入,程、段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直至后来的相互背叛。

影片围绕三位主角,画面动静结合,荡气回肠。

从人物性格分析,《霸王别姬》中的人物和历史文献中的人物—西楚霸王、虞姬,是有密切关联的。

小时候的段小楼“小石头”正义凛然,扶强助弱,那种毅气就如乌江自刎的项羽。

影片开始时,因为一名小戏子的逃跑,引起了围观看戏的人们的不满,“小石头”为了平息混乱场面,使出自己的艺技“拍砖头”,从而保住了手中的赏钱,更是解救了于“水深火热”中的全戏班,相信大家看到这一幕时都会被这样一个满身正气的小少年所吸引所震撼吧。

但是,随着时势变化,小石头的性格似乎也发生了变化,也许是呗这个残酷的社会所“污染”,也许是因为菊仙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段小楼是一个胆小唯唯诺诺之人。

虽然在“戏霸”袁四爷面前,一开始表现得“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但是到后来有求于人时,却也不得不表现得妥协屈从,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嘴脸。

以及当程蝶衣为救师哥段小楼孤身前往,给日本人唱堂会,段小楼所表现出的不屑与气愤和后来在红卫兵面前因为害怕而表现出的懦弱都形成强烈对比,都足以说明在社会时势的变迁中,昔日的正义楚霸王已经一去不返,现在有的只是一个胆小如鼠,在强势面前的段小楼。

故事快结尾时,有一段给我记忆深刻,在红卫兵的威逼之下竟然背叛了程蝶衣。

前一秒钟,程蝶衣还在为心爱的师哥画妆,并且程蝶衣此时的表情还如此淡定清澈,似乎没有红卫兵,没有批斗,没有其他人,全世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只有“霸王”和“虞姬”。

好像能感觉到当时的程蝶衣就是虞姬,就是那个“从一而终“一直陪在霸王身边的虞姬。

然而呢,段小楼竟然揭发了程蝶衣的过去,并且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深爱自己的妻子,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妻子。

应该说从他说出那句“我和她划清界线”的那一刻,而楚霸王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小豆子”程蝶衣,在小时候就是一个极其倔的人。

他五官端正,长相清秀,似乎就是一副“佳人”模样,也是红颜薄命,它的一生注定要受尽折磨。

他被生母砍掉手指卖到戏院,那时的他对母亲充满仇恨。

当他身边的同伴们嘲笑他身上披着母亲留下来的衣袍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它扔入火盆中,他对母亲的爱也随着这衣服化为灰烬了。

在唱《思凡》时,他不愿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到后来一直不愿接受菊仙,这些都足以看出程蝶衣的“倔强”个性。

他一直信奉
师傅传授的“从一而终”,在他心里,从他和段小楼开始唱“霸王别姬”时,他就决定一直做师哥的虞姬,就那样唱一辈子的戏,永远追随他。

他说过就让他和他(段小楼)唱一辈子的戏。

在这部戏中,我觉得程蝶衣的性别是模糊不清的,我在这里就赋予她女性的角色,一个坚贞不二的女人。

她的一生命运颠沛流离,从小就被抛弃,好不易有了相依为命的师哥,到后来也背叛了自己,就连自己亲手抚养成人的“养子”到最后也深深伤害了自己。

当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她一生也了无所恋,于是便选择去另一个世界。

当她和师哥唱完最后一段“霸王别姬”,她也觉得自己此生受尽磨难,开心的,悲伤的,感人的,哀怨的,一生飘飘荡荡的经历,最后能够倒在心爱的人怀里此生也足矣。

她的爱像海一样深一样忧伤。

当她得知段小楼被日本人抓走时,她那种焦虑不安与担心,看得让人感觉她是真的爱他。

当她准备好去解救师哥时,情敌的出现,那时的她表现出完全是一个女人的吃醋嫉妒而执拗,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在菊仙答应她救出段小楼就“哪来回哪去”,她义无反顾独入虎穴,为日本人唱堂会,救出段小楼,然而坏来的却是一巴掌和不屑,她真单纯,单纯得让人心疼。

那时,我看到的是一个满怀欣喜奔向爱人身边却被狠狠撕碎真心的可怜女人,那时远处而来的车灯和周围的声音也渲染了环境,犹如此时的程蝶衣内心充满了绝望与被抛弃的无助,她就像海里的浮木,飘飘荡荡,无所依。

刚开始时,对菊仙抱有很大的偏见,心想如果不是她,段小楼和程蝶衣就不会有离间。

就算不能成为情人,但也可以相守到此生镜头。

但是当这个女人出现,段小楼就变了。

可是越到后面就越觉得菊仙这个女子也很不简单。

如果说程蝶衣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那么她便是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聪明,美丽,八面玲珑,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帮组段小楼度过难关。

她被段小楼的正义之举感动,对段忠贞不二,不离不弃,一直陪在段的身边。

但是似乎所托非人,遭受爱人的背叛后,她以死泯恩仇。

一个可怜的、善良的、充满母性温柔的女人。

在程犯烟瘾,痛苦不堪时,她给程以温暖的拥抱,以母性的温柔融化了程心中的寒冰。

她将程蝶衣像婴孩一样抱在怀中,像母亲一样,而程蝶衣也在此时真正感受到了“母爱”。

她是正义的,当参加革命的小四回到家中,她给了他一巴掌,在程最痛苦最需要关爱时,作为子女的小四没有陪在身边,是不孝。

在段小楼背叛程蝶衣并且揭发程时,也是她站出来阻止的。

并且也是她说服袁四爷去救程,到最后更是她冒着危险将宝剑交到蝶衣手中,那时她的回眸,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深邃如海。

被爱人背叛时,她穿着当年结婚时的嫁衣上吊自杀,可见她也做到了“从一而终”,只是抱憾而死。

在电影中,那把宝剑也是贯穿故事全文的重要之物。

一开始,这把宝剑是张公公的,段、程两人一见便倾心。

后来宝剑到了袁四爷手中,程做了袁的“红颜知己”,在段小楼新婚之夜,她将宝剑送到段家并让段认一认,可见程的执着,只是当时的段早已将当初“我有了这把宝剑,砍了刘邦,做了皇帝,你就是娘娘了”的承诺抛之脑后,也许只是当时的说说而已,可见段小楼将现实和戏分的很清,就只是程蝶衣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中。

后来这把宝剑被送去批斗时,菊仙冒险将宝剑从火中救出交到程的手中,兜兜转转宝剑最后到蝶衣手中,为霸王舞完最后一段舞,她拔剑自刎,宝剑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是否也像蝶衣一样一生漂泊。

电影中的音乐也很渲染氛围,时而给人紧张,时而给人哀伤。

被剁手指时响起的叫卖声“磨剪子来,铿菜刀”给人一种冰冷刺骨和疼痛残忍感。

在菊仙抱憾而死时,收音机里响起的“听奶奶说革命”形成强烈对比,极具讽刺含义,还有
在小豆子唱《思凡》时。

乐器击乐的节奏,升降忐忑,让人感觉气氛紧张。

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影片从清末到文革时期,一京剧为文化背景,解释了岁月变革,而时事残酷的人性背叛。

片中有爱,有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爱,有菊仙对段小楼的爱,有很多的爱,但却仍然被残热摧残到最后只剩下一段千古流传的《霸王别姬》《霸王别姬》中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却以“虞兮虞兮奈若何”遗憾结局。

让人看后心生酸楚,为蝶衣的痴心苦恋而动容,为段小楼的懦弱与背弃而心寒,为菊仙的不离不弃而敬重,为小四的“不知感恩”而唾弃,更为物是人非而感慨:奈何,奈何,世间痴男怨女更那堪人情冷落。

09信61
徐霖珠
09076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