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产褥期及护理
第七节 家庭接生
2014-2-8
一、适应症及禁忌症
仅限于正常分娩,凡有妊娠合并症的、胎 位异常、骨盆狭窄等可能发生难产,均不 宜在家分娩。
2014-2-8
(二)环境准备
房间应干净,明亮,温度适宜,有足 够的空间。
(三)物品准备
1、产家物品准备 塑料布。消毒卫生巾数包 新生儿衣服 脸 盆 冷热开水壶
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 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 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输卵管:充血、水肿,逐渐恢复
(二)乳房的变化
1、乳汁的产生 妊娠期 雌激素 乳腺腺管的发育 孕激素 乳腺腺泡的发育 胎盘生乳素 促进腺泡发育, 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白蛋白, 和乳珠蛋白。
2014-2-8
胎儿及胎盘娩出后 雌孕激素迅速,对垂体催乳素的抑制作 用解除,血液中垂体催乳素迅速,,被 乳腺腺泡上皮细胞吸收,腺泡细胞不断 的分泌乳汁,储存在乳腺腺泡强内。
长期卧床引起静脉血栓
2014-2-8
血容量:产后72小时内增加15%~25% (胎盘娩出后,子宫胎盘血循环不复存 在,且子宫缩复,大量血液从子宫涌入体循 环,加之妊娠期过多组织间液回吸收) (原有心脏病的产妇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2014-2-8
产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 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 及产褥期三天内,因心脏负荷加 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2014-2-8
第三节 产褥期护理
2014-2-8
教学目标
• 1、熟悉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评估 • 2、熟悉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 题,护理目标 • 3、掌握产褥期妇女护理措施
一、护理评估
• • • • (一)病史评估 正常分娩:产程记录 异常分娩:类型、处理方案、处理结果。 (了解有无大出血、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 息)
2014-2-8
2、恶露(无臭,持续4-6周)
2014-2-8
3-4天
10天
3周
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有臭味,或子宫 收缩不佳,可能是子宫残留部分胎膜或 胎盘,也可能是宫腔感染,一定要引起 注意,及时请医生处理。
2014-2-8
3、褥汗 产后排出大量汗液,尤其 在睡眠初醒 吃饭时明显,可持续1 周左右
五、产后访视
2014-2-8
正常产褥期及护理
2014-2-8
【产褥期定义】
• 从胎盘娩出至母体全身各器官(除乳
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
段时期。
• 一般规定为 6-8周。
2014-2-8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子宫
(1)子宫缩复 (2)子宫内膜 (3)子宫血管的变化 (4)子宫颈的变化
2014-2-8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四)消化系统
产后1~2日产妇常感口渴,食欲不振, 产后1-2周恢复。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 弱,腹肌及盆底组织松弛,加之卧床时间长, 易发生便秘和肠胀气。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五)泌尿系统 产后1周尿量增多。妊娠期肾盂及输尿管 生理性扩张恢复正常约需2~8周,易发生尿潴 留。 (六)腹壁 腹白线的色素沉着逐渐消退,腹壁紫红色妊 娠纹逐渐变成银白色。 腹壁紧张度约需6~8 周恢复。
2014-2-8
• 2、休息及体位 •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产妇机体恢复和乳汁分 泌的基础。应避免打扰产妇。 • 卧床时左右更替,若有会阴侧切口,应嘱 咐健侧卧位,防止恶露污染伤口影响愈合
2014-2-8
• 3、产后活动 • 早期活动有利于子宫收缩及恶露的排出, 防止产后出血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可 尽早恢复肠蠕动,增加食欲,防止便秘, 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但不能从事重体力 活动,不能长时间站立、蹲位。
7~14天
7天内
成熟乳期 过渡乳期
蛋白质、糖、脂肪、无 机盐、维生素、抗体
初乳 期 蛋白质、矿物质、 IgA
2014-2-8
蛋白质、糖、脂肪
注意:哺乳期注意用药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
高凝状态: 产后早期仍存在(利于胎盘剥离面形 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 产后3~4周内降至正常(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凝血酶原)
2014-2-8
2、射乳(喷乳反射) 吸吮乳头能反射性引起垂体催乳素和缩宫素 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射乳)。 乳头被刺激越多,乳汁分泌量越多。
2014-2-8
3、影响乳汁量的因素
• 乳汁分泌与吸吮反射、与乳母精 神因素、营养、睡眠、不断排空 乳房等因素密切相关。
4、母乳的成分及其变化
14天后
2014-2-8
2、简易产包
隔离衣 无菌巾6块,乳胶手套、纱布数块,脐 带卷,吸痰管或橡皮球,导尿管 、弯盘,剪刀、 血管钳2把 持针器 圆针或三角针 肠线或丝线
3、其他物品 消毒物品 胎心听诊仪
2014-2-8
四 、注意事项
1、明确是否正常分娩 2、接产按无菌操作原则 3、如有胎盘残留,应在严密消毒下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4、对于新生儿窒息,应立即抢救,脐带已由产家自行处理的 话,应将断面重新消毒,给新生儿肌内注射破伤风。 5、凡有宫腔操作。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前未经严格消 毒应酌情使用抗生素。
2014-2-8
(1)子宫缩复
• 胎盘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一天平脐 以后每天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 盆底,此时腹部检查在耻骨联合上不能摸到 子宫底。产后6-8周恢复至接近非孕大小。
重量:1000g
(分娩后) 500g 300g 50-60g (1周) (2周) (6~8周)
2014-2-8
胎盘娩出后,子宫将继续发生阵发性收缩,由 此而引发的疼痛称为宫缩痛,约在产后2-3天消 失。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宫缩痛。
2、乳房胀痛
产后因乳汁分泌,使乳腺腺泡迅速充盈,产妇有乳 房膨胀感。 若乳汁排空不及时,产妇开始出现明显的乳房胀痛。
2014-2-8
3、疲劳感
4、畏寒
5、食欲改变 6、多尿 7、便秘
2014-2-8
• 4、产后观察 •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 • 若体温超过38℃,应增加测量次数,详细 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 认真观察阴道流血量 • 有无宫缩痛及乳房胀痛,检查乳房有无硬 结
2014-2-8
• 5、排尿的护理 • 应督促产妇每2-4个小时排尿一次 • 若产后4-6小时仍未自行排尿应诱导排尿, 方法有(1)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外阴 • (2)下腹部热敷 按摩膀胱 • (3)针灸诱导排尿 • (4)上诉方法无效时,应在严格消毒下导 尿
4、会阴水肿
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会阴有轻度水 肿,2-3天后可自然消退,若有会阴 裂伤或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应考 虑感染的可能。
2014-2-8
1、产褥期一般为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2、产褥期妇女变化最大的器官是 A 阴道 B 外阴 C 子宫 D乳房 3、产后第一天宫底的位置是在 A脐上一指 B脐上两指 C平脐
2014-2-8
(二)身体状况
• 1、症状 是否有口渴、乏力、腹痛等症状 • 2、体征 T:产后24小时内<38℃ • P:50~60次/分 R:14~16次/分
评估产科情况:(1)了解子宫复旧情况 (2)评估会阴伤口情况 出现剧烈疼痛者,检查是否有阴道 壁及外阴血肿 (3)评估恶露情况 色、量 、 气味 、时间 (4)评估大小便情况 (5)评估乳房情况 是否内陷、皲裂、询问乳汁质和量
2014-2-8
(三)心理社会情况
• 妇女的感受,有无焦虑、抑郁等; • 家庭成员对其态度
• (四)辅助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及 • 培养、药敏试验等
2014-2-8
二、护理诊断和 (或)合作性问题
• 疼痛
与产后宫缩痛、会阴伤口痛、会 阴水肿有关 • 尿潴留及便秘 与产时压迫膀胱、会阴裂伤及 产后活动量减少有关 • 母乳喂养无效 与乳头内陷、皲裂、乳汁 量少、哺乳方法不当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 与会阴伤口、尿潴留、乳汁排
(七)体重:
逐渐降低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二、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返回目录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二节 产褥期临产表现
教学目标:
• 熟悉产妇产褥期主要症状 • 熟悉产妇产褥期体征 • 熟悉产妇产褥期产科特征
2014-2-8
一、产褥期常见症状
1、宫缩痛
石家庄卫生学校.张燕
(2)子宫内膜的再生 产后脱落的子宫蜕膜、血液、坏死 组织等从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 没有胎盘附着的宫腔内膜需要3 周来修复。 • 胎盘附着部位的宫腔内膜需要6 周来修复。
2014-2-8
(3)子宫血管的变化
妊娠期增大的血管在产后逐渐发生 变性坏死并吸收。 产后子宫迅速收缩,压迫走行在子 宫平滑肌间的血管,起到止血的作 用。
2014-2-8
【产褥期体征】
体温: 正常或 热,不是病态 脉搏: 呼吸:
可升高, 但小于 380C
产后出现 泌乳
50-60次/分
14~16次/分, 以腹式呼吸为主
2014-2-8
血压: 平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产后 血压下降明显
(二)产科体征 特点
1、子宫复旧 2、恶露 产后坏死脱落的子宫蜕膜、血液、宫腔 宫颈粘液等从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2014-2-8
(4)子宫颈的变化
胎盘娩出后:宫颈外口呈袖口状 产后2天:能容纳2指 产后7-10天:子宫颈内口关闭 产后4周: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0”形(未产型)变 为 “一” 字形横裂(已产型)
2014-2-8
2、阴道及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