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的运用

高考作文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的运用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对比论证法范例 • 宽容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一个 宽容的人往往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 和爱戴。(中心论点)北宋有位叫吕蒙正
的人,年轻时为相,第一次上朝就遭到文武百官的 嘲弄,大家认为他乳臭未干,不像是治国安邦的栋 梁之材。对如此非议,他的部下都愤愤不平。但出 乎意料的是,吕蒙正本人却满不在乎,毫
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 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 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 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 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 只母鸡吃掉了。
• 3.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 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 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 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 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 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 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 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 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 以害人。可见:人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也。
总 结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一、要紧扣论题。 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 漫无边际。
对比论证法范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 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 “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 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 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 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由此看来,“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 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 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③_。 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 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 ③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 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 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
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 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观点:凡事在 “为”
• 彭端淑在《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 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 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 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 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偏离 理性的“纪念”却遭来各国人 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 人更高大!”可见,正视历史, 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议论文因果论证 • 因果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 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 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 也称为因果分析。
1、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 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 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 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 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 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 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 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 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课堂练习
对比论证,你学会了吗? 请大家试着运用对比论证的 方法,为下面的作文片段升格。
师生合作 撑起道德的天空
…… 对于一个国家,更需要撑起这片道德的天空。 中原三国鼎立,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 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称道,流芳 百世的还是刘备的“德”。因为厚德,五虎大 将甘于以死献命,蜀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 死。
•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 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
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 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
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 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 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
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 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但他 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 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 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 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 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 “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 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 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对比论证法范例
• 正视历史,赢得尊重。二战中犯下滔天罪
行的德国在战后用一切方法来弥补他们的罪 过——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 后问题,更有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 世一跪!
• 然而同样在那幕惨剧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日本, 战后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
国威胁论”,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 修订历史 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 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祭拜。
方法指导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二、要明确 “对比点”。
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
对比论证法范例
“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 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 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 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 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 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 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举例+分析+点题/升华主题
纵比和横比
• 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 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 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这种对比叫做“横比”。 • 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 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做“纵比”。
• 2、结果分析: • 有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付出了 艰苦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总有一天我们会取得成功。俗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春天的 耕耘,怎么会没有秋天的收获呢?
• 材料作文开头分析
• 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 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
为它对自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 不知道自己丑,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
写作提示: 1、准确理解上段文字。 2、补写中体现对比论证的原则。
撑起道德的天空
…… 对于一个国家,更需要撑起这片道德的天空。 中原三国鼎立,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有德。 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称道,流芳百世的还是刘 备的“德”。因为厚德,五虎大将甘于以死献命,蜀 然而,我只叹,在今天 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死。 的天空下,道德却出现了滑坡。从汶川地震的“范 跑跑”事件到近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让原本 光滑美丽的道德外衣已布满疤痕。正因为鄙德,让 他们失去了良知,重现国民劣根。同在蓝天下,为 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看来我们确实要撑起道德 这片蓝天。
• 2.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 达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不 达目的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 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而 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付之于实 际行动,所以,他最终没有去成南海。看 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因此,凡 事在于“为”。
3.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
1.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 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观点:勤能补拙 •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 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 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 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 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 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 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 记》。 •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 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 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 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 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 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 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 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 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 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 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 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 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 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 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 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 完善自己的凭借,让其永远丑下去。由此可见,
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 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自明是多 么重要。

看了这则寓言,我们禁不住会捧腹 大笑,笑驴子的糊涂愚蠢,但大笑之 余,不难发现,驴子之所以犯下如此 大的错误,是因为它没有看到“盐” 和“海绵”的不同,不能根据客观实 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研究,采取 恰当的策略。这警示我们,不管做什 么事,都要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 歌”,切莫象驴子一样,犯下教条主 义错误。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
——正反对比法 因果论证法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对比因果论证法的效果作用。 2、掌握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法。
概念感知
对比论证——用相反或相对的两 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课文,哪些内容运
用到了对比论证法?有怎样的效果呢?
1、《劝学》 2、《师说》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对比)
• 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 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 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 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 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 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 获得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 可成,功名可就。 •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 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 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 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 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 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 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