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穿刺术评分标准
25
6.术后处理:抽液毕,拔出穿刺针,压迫3~5分钟,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束多头腹带。整理器物。观察术后反应。
6
合计
得分
考官姓名:
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日期: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目的
对中枢系统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5
6.术后处理:抽液毕,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整理器物。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
6
合计
得分
考官签名:
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日期: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提
问
部
分
30
分
适应症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8
4.局麻:核对并抽取麻药,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向腹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血液、腹水。
5
5.穿刺:检查穿刺针,夹闭针尾胶管。术者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在穿刺点垂直逐步刺入腹壁,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腹腔,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将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抽取的腹水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诊断性穿刺可用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穿刺,直接抽足腹水送检。如需化验或培养,用无菌试管接标本。抽液毕如需注药,则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3
2.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次不宜超过3000ml 。
3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3
并发症
腹内脏器损伤、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
1
操
作
部
分
70
分
准
备
工
作
10
分
1. 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1
2. 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1
3.器械准备:腹穿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球、胶布、局麻药)、试管、盛放腹水的容器、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腹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时间: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得分
备注
提
问
部
分
30
分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确定积液性质。
3
2.穿刺抽液或抽气,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
3.胸腔内注射药物。
3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3
注意
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30mg镇静止咳。
3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做相应处理。
3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脓胸应尽量抽尽。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
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消毒二遍以上)。取胸穿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观察灭菌指标卡达标准色,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消毒洞巾。
8
4.局麻:核对并抽取麻药,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向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气体、血液、胸水,方可推注麻醉药。
2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避免弄错。
1
5.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3
6.放液前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并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2
操
作
方
法
60
分
1.体位:患者取坐位,坐卧位,侧卧位或平卧位。
6
2.穿刺点定位:可用甲紫在皮肤做标记。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5
5.穿刺:检查穿刺针,夹闭针尾胶管。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在穿刺点缓缓刺入,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胸腔,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将抽取的液体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如需化验或培养,用无菌试管接标本。抽液毕如需注药,则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6
2.穿刺点定位:可用甲紫在皮肤做标记。
(1)胸腔穿刺抽液: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1.肩胛下角线7~9肋间;2.腋后线7~8肋间;3.腋中线6~7肋间;4.腋前线5~6肋间。
(2)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患侧锁骨中线2~3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
10
2
3.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2
4.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2
5.进行诊断性穿刺,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血、积脓。
2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
2.5
2.妊娠或卵巢囊肿。
2.5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2.5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2.5
注意
事项
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脉速等应停止操作,做相应处理。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3)侧卧位可取脐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
(4)少量或包裹性腹水,需B超指导下定位。
10
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消毒二遍以上)。取腹穿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观察灭菌指标卡达标准色,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消毒洞巾。
3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3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3
并发症
胸膜反应、血气胸、脓胸、空气栓塞等。
3
操
作
部
分
70
分
准
备
工
作
10
1. 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2
2.有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做普鲁卡因皮试。
2
3.器械准备:胸穿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球、胶布、局麻药)、椅子、盛放胸水的容器、试管、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胸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2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避免弄错。2
操
作
方
法
60
分
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重症患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