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各器官排毒时间表

人体各器官排毒时间表

各器官排毒时间表胃部排毒--腹式按摩最佳时间:7点~9点此时胃经正在工作的黄金时间,在用早餐前进行内脏按摩就可以促进胃部咀嚼功能,为肠道的消化做好准备工作,减少身体垃圾量--全身放松地平躺于床上,以手心处按压肚脐,先做顺时针360°的旋转按压按摩15次。

然后在逆时针按压15次,每日坚持不但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理气,而且对于强健胃的排毒动力的效果很明显。

或者以轻揉的方式对肚脐处进行有效刺激,不仅可以防止胃寒,更能促进消化,防止便秘,为身体排毒开出“绿灯”。

图2脾脏排毒--“点”到为止最佳时间:9点~11点在你上午进入工作状态之时,脾经也开始走向“旺季”。

脾脏主管食物的吸收、输送,如果其功能不良,则是毒素生长的最佳环境。

为此,在上午9点到11点时,请按压位于经过脾经的大横穴就可以促进脾经的畅通,从而增加脾脏钝感力,增强营养吸收,加速毒素排泄。

这个穴位很好找,以肚脐为起点绕腹部画圈,再以乳头为起点向下延伸,两条线的交叉点就为大横穴。

请你在上午十分,不要忘记“照顾”它哦!图3小肠排毒--饮品催化剂最佳时间:13点~15点午餐后的两个小时,是小肠经在“值班”,此时喝一杯酸奶,多摄取益生菌,促进小肠蠕动。

不但防止午餐后缺乏运动而出现的小肚腩,更可促进肠道消化,代谢掉与健康无关的毒素物质。

另外,还有一些保健饮品在在高丽参浓缩液中添加了寡果糖,补神益气,维持肠道健康“环境”,欢迎品尝!图4肾脏排毒--双脚抓地最佳时间:17点~19点当时钟转向17点时,你偷偷伸个懒腰,进入收工倒计时。

而此时,肾经开始正是工作。

采取点行动激发肾脏功能,消除肾脏疲倦才是为肾脏排毒的首选。

在办公桌下铺一大张报纸,偷偷脱下鞋子,让脚面全部舒展与地面,然后向中间集中,呈双脚抓地状,持续5分钟,就可以刺激到肾经的穴位,加快其排毒的进程。

图5心脏排毒--做点家务最佳时间:19点~21点在这个时段,你在干嘛?加班、宅在家里看电视?这些选择都不健康——根据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常做一些低强度的家务劳动,就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利于心脏排毒。

这是由于家务劳动可以改善血脂,并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对血压和心率有不错的调节作用增进心脏和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为心脏排毒。

所以,这个时段,回归家庭做做家务是最好的选择。

图6肝脏排毒--印度手指操最佳时间:1点~3点此时,你应该深睡眠状态,无奈春节后的工作繁重,娱乐项目也很丰富,处处占用你的睡眠时间。

那就试试来自印度的排毒手指操吧——双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进行对抗按压,小指和食指尽量伸直。

如果你是夜猫族,不妨在肝脏排毒的1点~3点坚持此项训练,就会促进肝脏有效排毒的功能。

睡眠中的排毒法你觉得侧卧更有安全感,也很舒服,但却不利于身体排毒。

平躺才是最佳姿势,它可以让身体内的各器官“各就各位”,不会相互“排挤”,这样更有助于它们的“深度睡眠”,集聚充分能量排除毒素。

人体各器官排毒时间表袁国强的转帖┊袁国强的首页以中医观点而言,一天二十四小时可分为不同时段,由不同器官来执行不同的功能,说明如下:早上九——十一点:是脾脏排毒的时间,这段时间不宜吃冰,最伤脾脏,影响发育及生育。

中午十一——一点(午时):是心脏工作颠峰时期,也是人体能量最强的时刻,此时心跳次数快速。

下午一——三点:是小肠吸收养分的时间,过了这个时刻,肠胃功能减弱,故有过午不食的养生之道。

下午三——五点:是膀胱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是下午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排尿。

下午五——七点:是肾脏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也是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肾脏排泄毒物的功效。

晚上七——九点:是血液循环旺盛的时间,此时血压升高,应该要在家中休息。

晚上九——十一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休息与滤毒的时间,也是女性内分泌系统最重要的时候,这时一定要休息,不要再为家人操心,此时适合听音乐、洗澡、为明天作计划、或回想今天作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将错误原谅与放下。

晚上十一——一点:是胆的排毒时间,要进入熟睡才能进行,不能只是入睡。

晚上一——三点:是肝的排毒时间,也是要熟睡才能进行。

夜间作者每周至少要有一天、每月最少要有一周、每年最少要有四个月能早睡。

早上三——五点:是肺脏的排毒时间,肺有问题的人在这个时候咳嗽会较厉害,肺的排毒要做心肺运动才能排出。

起床的时间参考当地当季太阳出来的时间,太阳出来后较有氧气,适合做运动,因此正常的人约五点就要起床。

早上五——七点:是大肠的时间要排便、排废弃物,因此最晚早上七点之前要排便。

早上七——九点:是胃脏负责热量消化,提供一天体力能量,早餐要在七点半以前吃完,若未吃早餐又未排便,此时小肠就会吸收大肠内的东西(粪便)对身体不利。

名词解释一、醒睡周期:为人体中所最熟悉的生物韵律,由脑所控制,它影响体内其它许多机能的周期。

二、耗气量:在通常身体通活动最剧烈的时间增加。

三、心搏:每分钟通常为七十二次,但在晚上十时至早上七时这段时间内,频率稍为减少。

四、肾上腺分泌:在睡觉时减少,但在睡醒前开始增加,早上八点达到巅峰,开始为一天的活动作准备,下午四点又达到另一个小巅峰。

五、生殖:生殖的周期和月球的变化同步,卵巢排卵的周期约为二十八天,而受精至生育的怀孕通常为二百七十天。

六、血球计数:血球数目亦也有周期,在早晨时,红血球和白血球的数目为当天最低。

七、细胞分裂:在人体各部分都可发生,尤其在夜晚时最为频繁。

八、血压:睡觉时血压普遍降低,半夜二点血压降至最低,清晨六点逐渐回升,上午十一点最高。

怎样养脾(2011-11-08 13:40:06)转载▼标签:分类:养生保健李时珍中国脾胃足三里味甘健康怎样养脾一)长夏是养脾健脾的重要时期1. 为何长夏时宜健脾?夏天中的长夏(阴历6月、阳历7 ~ 8月)时期应脾,就是说,此时与人体脾的观系最大。

中医认为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湿”与人体的脾观系最大,所谓“湿气通于脾”,所以,脾应于长夏。

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长夏主化,包括熟化、消化,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大好时期,所以长夏时期应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尤其是青少年是长肌肉、长个子、健壮身体的大好时候,那就更要多吃点肉类食品。

此外,还可吃一些白术、山药、白扁豆以健运脾气。

2 . 长夏吃豆,益处多多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适宜夏天吃的豆包括:——绿豆: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四季豆:健脾——赤小豆:健脾、养血、养心——红饭豆:健脾养血——薏苡仁:健脾利湿——荷兰豆:健脾益气——豌豆:滋养肝脾——青豆:滋养肝脾——黑豆:养脾益肾以上这些豆可与大米一起熬粥,或炖肉吃均可。

(二)长夏属湿,勿忘健脾还要燥湿长夏天气多阴雨绵绵,潮湿,湿气通于脾,易出现脾虚。

此时,脾气不足的人可以趁势补脾。

脾就是脾,和胃不是一个身体器官.9-11点——养脾这是脾最强的时间,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

脾最脆弱的时间是19-23点,建议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脾:腹胀、腹泻、倦怠、遗精、白带多、气短、懒言、韧带和肌肉松弛。

如何养脾:按摩腹部可健脾,具体方法——仰卧在床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影响消化功能,这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装100克炒热的食盐,放在脐上三横指处,有暖脾散寒之效。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穀精微。

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穀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长寿健康。

正因如此,中医经常强调脾胃的调养与补益,古代就有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

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都主张运用“益气”、或“补中”的办法来加强后天功能。

所谓“益气”,是针对“脾胃气虚”而言,气虚是衰老过程中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人体多种生理机能的减退,抵抗能力的下降。

因此补气益气,就是通过加强脾胃后天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增强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这是抗衰老的重要途径。

所谓“补中”,也是针对中气不足的有效措施,脾胃功能下降,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方面。

中医学历来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补中则增强脾胃功能,这在抗衰老中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能保持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就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很多人原本生来就先天不足,为何也能得于高寿,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养后天以养先天,后天养生可补先天不足。

古往今来,这种事例数不胜数。

如明末清初的曹庭栋,虽然“幼有嬴疾,俗所谓童子痨”,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他仍活到九十多岁,被世人称之为养生学家。

究其养生之术,用他自已的话来讲:“起居寝食琐屑求之”,并无高深奥妙之处。

尤其是在他的《老老恒言》中,列有100个药粥方,“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老年有竞食粥,亦能体健享大寿”。

这条粥养经验,正是养后天之本脾胃的绝妙良方。

正如《医药六书药性总义》中所说:“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粳米粥为滋生化育神丹。

”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粥饭是养、脾胃无上之食,《随息居饮食谱》誉之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有位著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1672~1755),享年84岁。

可奇怪的是,张廷玉先天不足,少年时体质很差,弱不禁风,时常生病遭灾,平时言谈举止无力,步行500米路就感到疲惫不堪。

其父张英,清朝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常为这小生命担忧,以为他活不到成年就会早早天折。

可张廷玉十分注重后天养生以弥补先天不足,一方面动以养形,节欲养肾,另外注意饮食养生。

他家虽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参茸补品一点不缺,但他都不屑一顾,重视养护脾胃,保全后天之本。

近代著名画家谭建丞,浙江湖州人,曾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江南书画长一擘”,95岁后仍有书画大作问世。

他也先天不足,其父母患肺病咯血,比他小2岁的弟弟因肺病夭折,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活不到30岁。

先天不足,后天又如何养生呢?谭老说:“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少吃,二是多动,三是睡足,四是晚餐吃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