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清理操作规程
一修炉操作 1产前准备 1.1清炉
在修炉之 前,应将炉 壁粘附着的 焦炭、铁块 和炉渣清楚 干净。
1.2修炉材料 2修炉 2.1修炉壁 2.1.1材料配 比
耐火砖屑和 粉末(60~ 70%)
打成衬坯, 放置两个小 时后在用。
2.1.2用风吹 去炉壁的浮 灰,再洒上 一层泥浆 水,从上到 下一圈一圈 地贴上衬坯 并
2.8容量过程 中要及时取 好试样,测 量或判断铁 水温度检查 铁水熔渣质 量;注意风 量,风压
变化,保持 通风畅通, 及时排除故 障,以保证 熔化正常进 行。风量为 60
m³/min,风压为
23kpa.
2.9一般不得 随意停风, 若中途停风 时要打开风 眼盖,然后 停风,复风 时要先送 风,后关闭
风眼盖,停 风时要出净 炉内铁水, 并视停风时 间长短而适 当补加焦炭 。
3出铁水与出 渣
3.1下铁水30 ±5分钟出第 一次铁水, 以后出铁可 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掌 握。
3.2铸件浇注 温度要求高 的,开炉初 期应当晚一 点出铁,中 后期应及早 出铁,浇注 小型铸件
应少出铁, 勤出铁。
3.3在交界铁 水处必须出 一次铁,放 渣时应将熔 渣放完再出 铁。
退火 铁 素 体
铸态 450-10
3.5~4.0 3.5~4.0
2.5~3.0 ≤0.4 2.0~2.7 ≤0.6
≤0.02
≤3.2
≤0.6
≤0.02
素 体
铁素体 珠光体
球 化 体
450-10
退火
500 7
铸态
600-3
正火
4停炉
4.1熔炼结束前在 最后一批炉料加 压炉铁,压炉铁 最好选用号铁, 以便落炉后好 清理,重量为200 公斤。 4.2停炉前要先打 开风眼盖,然后 停风,出净炉内 铁水和熔渣,炉 后要迅速熄灭红 焦炭和铁块。 4.3熔炼全过程应 记录,并保存。
炉底应光 滑,与炉壁 相交处的圆 角R≧50mm, 斜度5°。
2.3修前炉、 过桥。
2.3.1材料及 工作方法与 修炉壁相同 。
2.3.2前炉表 面应铺一层 厚约15~ 50mm的保温 材料,其配 方为焦炭末 85%+耐火土
和水5~ 6%修好的 前炉底一 定要平 15% 滑,向出 铁孔方向 倾斜5°炉 底焦炭末 保温层
2.5溶剂应加 在炉腔的中 心,其余涂 料应均与分 布。
2.6装满炉料 后才能送分 熔化,送分 后半分钟左 右亦可关闭 风眼盖,出 铁口待有铁 花喷出时
堵死。
2.7熔炼不通 牌号铁水变 换炉料时, 要注意处理 交界铁水, 必要时,加 隔热焦,不 通牌号铸
铁的熔化顺 序,应尽量 将牌号详尽 的安排靠近 。
应控制在:
球铁件:
>1410~1470 ℃
灰铁件:
(<5kg):
浇注温度的测量
使用红外线光谱
测温仪。
浇注时间:每包
铁水应在10分钟
内浇完。
3.2浇注时间必须
指定专人抬包、
挡渣。
3.3浇注时必须充
满规定高度,做
到铁水不中断和
飞溅,浇注速度
按要求控制,切
不可太快或太慢
。
3.4需引气的铸件
必须引气。
3.5浇注完毕,将
3.4因故需较 长时间停风 时,必须将 铁水出干净 。
3.5开风后40 分钟左右应 出渣一次, 以后为60分 钟出一次渣 。
3.6变换铁水 成分之前出 一次渣。
3.7铁水的出 炉。
3.7.1铁水出 炉温度应在 >1500℃以 上,处理铁 球及有其他 特殊要求的 铸件,铁水 温度保证
在143.℃以 上,以免铁 水温度过 低,出现浇 注不足、夹 渣、气孔等 缺陷。
1.3.4块度不 大于炉径的 1/3,每块重 量不大于5kg 。
1.4铁合金要 求
1.4.1必须符 合标准规 定,并符有 成分检验单 。
1.4.2使用粒 度的要求
1.4.2.1锰 铁:炉前﹤ 3mm,炉后40 ~60mm
1.4.2.2硅 铁:炉前< 10mm,炉后30 ~90mm
1.4.2.3稀土 镁:炉前10 ~15mm
1.4.2.4铬 铁:炉前< 3mm,炉后40 ~60mm
1.4.3炉前使 用的硅铁、 稀土镁,存 放时不得受 潮,不得混 入灰尘与其 他杂质。
使用时要预 热温度在100 ~200°C之 间。
1.5焦炭的要 求。 使用粒度
底焦:60~ 100mm,层 焦:40~ 80mm.
1.6渣料(溶 剂为石灰 石)的要求 。
作用后(80 ~120秒), 再冲入剩余 的1/3铁水 (在冲铁水前 加入孕育剂) 然后搅拌、 扒渣、
进行炉前检 验,合格后 浇注。
3.7.5孕育处 理与净化:
A)我公司采 用多次孕育 后,在铁水 球化处理后 补加铁水 时,在包内 加入0.4%硅 铁孕育,
扒渣后在铁 水表面加入 0.3%硅铁 (2次),浇 注时在铁水 内加0.03% ~0.04%硅 铁水进行
1.6.1成分: CaO>50%, SiO2<4%。
1.6.2石灰石 要纯净,没 有脉石和粘 土,块度20 ~50mm。
2装料与熔化 。
2.1开炉前应 对设备做好 全面检查, 准备好所用 工具、材料 、清楚当火 所需要的铁 水牌号及
数量。
2.2先加石灰 石,加入数 量为正常批 量的2倍左 右,而后每 批料的加料 顺序是:废 钢生铁
E)断口颜色 与铸铁含碳 量的关系:
断口颜色 黑灰
深灰
浅灰
C%
>3.4 ≈3.2-3.3 ≈3.1-3.2
银灰 <3
F)球化质量的判 断 在炉前浇注三角 试片,待三角试 片冷却至暗红色 时,侵入水中冷 却后打断观察其 端面,闻味及听 声,球化良好的 断口晶粒较细, 具有银白色金属 光泽,试片近端 有白口(硅高时 无白口)中间有 缩松,敲击的声 音和钢一样,并 有点石臭味,否 则球化不良。 闻味及听声,球 化良好的断口晶 粒较细,具有银 白色金属光泽, 试片尖端有白口 (硅高 时无白口)中间 有缩松,敲击的 声音和钢一样, 并有点石臭味, 否则球化不良。
3.2待第一批 底焦燃烧后 再装入剩余 底焦,打开 风口,堵上 工作门。
3.3待第二批 底焦燃旺 后,鼓风2-5 分钟,火燃 至杏黄色为 止。
3.4杵实底焦 并测量底焦 高度,高度 若不够应补 。
3.5前炉应用 木材烘烧至 暗红色。
3.6从点火至 装材料时间 控制在2-3小 时范围内。
3.7出铁口, 出渣口和观 察口要敞 开,利用自 然通风引燃 焦炭和烘 炉,为了缩 短烘炉时 间,
球化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铁水孕育后 进行搅拌和 大包倒小包 时可以看到 铁水表面冒 出亮白色火 苗,火苗长
说明球化良 好,短则说 明球化较 差,无火苗 则说明球化 不良或者没 有球化。
火苗特征与 球化关系如 下:
火苗
等 级
大
火苗特征
>40 毫米的
大火 苗,三个
以
火 苗
上,小火 苗
情
多而
况
有力
铸铁熔炼及浇注工艺规程
3.9我公司生产铸 件化学成分应控 制在下表的
铸铁熔炼及浇注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 灰铁部分
成分
C
Si
牌号
Mn
P
S
HT150
3.3~3.6
2.0~2.4
0.5~0.8
<0.20
<0.12
HT200
3.2~3.6
1.6~2.0
0.7~0.9
<0.15
<0.12
球墨铸铁部分
种类
牌号
状态
C
Si
Mn
S
铸态 400-18
下沿应与前 炉底平齐, 勿高也后者 。 2.5修包 2.5.1材料
焦炭 粉60~70% +20~30%
2.5.2杵实平 滑,保证尺 寸。
2.5.3修好后 用慢火烘 烤,烘烤时 严禁往包内 倒油。 3烘炉与点火
3.1在炉底上 放些刨花和 木柴,其上 再装入40~ 50%底焦, 然后从工作 门点火。
的耐火土 +适量 水,老瓷 材料与修 炉材料一 样。
铁合金→回 炉铁→焦炭 →石灰石, 各种材料必 须严格按配 料单,要求 过秤的准确 度允差为3% 5
~5%。
2.3每次秤的 质量(重 量)要填写 记录,记录 要清楚,无 涂改,保存 完整,月末 交技术员
质量部存档 。
要求过秤 的准确度 允差为3 ﹪
2.4料柱高度 应始终保持 平稳,以在 加料口下200 ~300mm为 宜,若发生 棚抖,要及 时排除。
可继续少量 鼓风助燃。
二铸铁熔炼 操作
1炉料的准备 与要求
1.1生铁的要 求。
1.1.1各号生 铁必须确知 其牌号及化 学成分,并 分类存放。
1.1.2生铁表 面不准带有 泥砂和油污
1.1.3每条生 铁必须在凹 口处打断方 可入炉,铁 块块度最大 重量不得超 过15kg。
1.2回炉铁的 要求。
1.2.1各种浇 冒口,废件 必须按材质 分类保管和 使用。
≤0.8
3.6~3.8
2.5~2.9
<0.6
<0.025
3.6~4.0
1.6~2.0 0.4~0.6 <0.40
2.8~3.2 0.5~0.9 >0.08
三浇注操作
2.5检查砂箱的锁
紧情况是否牢固
(包括压铁),
浇口杯内是否干
净。
2.6开炉前浇注班
长与大炉班长沟
通好熔化和浇注
工作的配合。
3浇注
3.1浇注铁水温度
剩余铁水倒在指
定地点,并将一
切工具保管好。
>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