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黑体小四)
本课程地位: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本课程适于非机类工业设计、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工科类专业的本科生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目的:
1.使学生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技术成就
2.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以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
3.使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了解现代设计技术的基本知识
4.了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生产管理技术和先进生产制造模式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任务:
1.使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2.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重点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书本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3.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其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等,并为以后专业课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以后工作铺平道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制造业与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先进制造模式,掌握先进制造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先进制造在我国国民经济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
(一)制造与制造业
(二)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三)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特征
(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差距
第二节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
(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二)先进制造技术产生背景
(三)各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体系结构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分类
第二章现代设计技术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重点:CAD/CAM技术的区别
难点: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一)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二)现代设计技术体系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热点
第三节现代设计方法
(一)优化设计
(二)可靠性设计
(三)价值工程
(四)反求工程
(五)绿色设计
第三章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几种先进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并学会阐述其原理。
重点: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虚拟制造的模块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内涵
(二)先进制造工艺的产生和发展
(三)21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特点
第二节材料受迫成形工艺技术
(一)精密洁净铸造成形
(二)精确高效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三)粉末锻造成形工艺
第三节超精密加工技术
(一)超精密切削加工
(二)超精密磨削加工
第四节高速加工技术
(一)高速加工的概念与特征
(二)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三)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四)高速磨削加工
第五节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一)RPM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典型的RPM工艺方法
第六节微细加工技术
(一)微机械及其特征
(二)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第七节表面工程技术
(一)表面改性技术
(二)表面覆层技术
(三)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第八节现代特种加工技术
(一)激光加工
(二)水射流切割加工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几种先进的制造自动化技术。
重点: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
难点:柔性制造的原理,柔性制造的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制造自动化技术内涵
(二)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兴起及现状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节机床数控技术
(一)机床数控系统
(二)机床伺服系统
(三)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第三节工业机器人
(一)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分类
(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
(三)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技术
第四节柔性制造技术
(一)柔性制造系统基本概念
(二)FMS的加工系统
第五章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的各项技术。
重点: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难点: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理解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的区别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概述
(一)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二)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
(三)21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特点
第二节现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
(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第三节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一)产品数据管理PDM
(二)PDM与ER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物流系统管理
(一)物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
(二)物流配送中心
(三)区域公共配送中心
(四)供应链管理
第五节及时生产技术
(一)及时生产的含义和目标
(二)及时生产的基本思想
第六节现代质量保证技术(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二)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第六章先进生产制造模式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类型,定义。
重点:计算机集成制造和并行工程
难点:区分各种制造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算机集成制造
(一)CIM和CIMS的概念
(二)CIMS的组成
(三)CIMS在我国的实施进展
第二节并行工程
(一)并行工程定义
(二)并行工程运行模式
第三节精益生产
(一)精益生产的历史背景
(二)精益生产的体系结构
第四节敏捷制造
(一)敏捷制造提出的背景
(二)敏捷制造的关键因素及关键技术
(三)敏捷制造的内涵
(四)敏捷制造对制造业影响
第五节智能制造系统
(一)智能制造系统的含义与发展
(二)智能加工与智能加工设备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期中成绩占20%;期终成绩占60%。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王隆太.《先进制造技术》(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参考资料:
[1]卢小平.《先进制造技术》(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汪哲能.《现代制造技术概论》(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编写人:郑义
审核人:杜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