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高职实训课程“六步法”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高职实训课程“六步法”教学设计研究

期作者简介:崔玲玲,女,1983年出生,山东胶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职业教育。

基金: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基于性格色彩分析的高职实训课程TPA教学法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G017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实训课程TPA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1468);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高职电工课程仿真教学技术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R-61401);江苏省教改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电类实训课程引入德国VDE0100标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JSJG387);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高职实训课程“六步法”教学设计研究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崔玲玲1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引入“行为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新思潮,其在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教学革命,并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等职业教学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下,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是由教师和学生全面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

2行动导向几种教学法介绍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能力占据首要地位,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教学中始终将行动导向(学生自己做)作为重点。

教师团队要有统一的标准、教育风格,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落实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方法能力培养前期是重点,社会能力培养均衡分配。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主要将教学环节分成六步完成,它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任务分配和时间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资讯:独立寻找解决办法,学生根据任务工单,独立了解任务和问题。

计划:学生独立或与其他成员合作制订计划,寻找解决办法,培养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

决策:设想解决办法,学生向组员和教师汇报计划,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教师不纠正错误。

实施: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

检查:自我监控,学生将实际结果和理论结果比较,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

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分析结果,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

2.2.观点站位法教师把需要学生理解的概念、观点、方法等设计为有三个不同答案的选择题,让学生做出选择。

然后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站到教室的不同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三个组。

然后教师到有问题的两个组去,听取他们选择此观点的理由。

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训练学生用口语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观点站位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坐着,设计问题要考虑让学生动起来,不能一直站在某一个位置不动。

2.3卡片复习法教师准备已经学过内容的关键字的卡片,由4-5名学生从中任意抽取卡片。

学生站在专业角度用自己的话向同学解释抽取的概念。

教师在首次使用卡片复习法时,应先进行示范,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时间五分钟。

卡片也可以实现新知识的引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卡片复习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总结归纳。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法的多元化,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制订任务实施计划和方案,独立分析任务,并自主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角色也会发生转变,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课程教学的“引领者”,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咨询者、学习过程中的帮手和顾问。

3“六步法”的教学设计下面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机电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中的学习单元“舞台灯光控制”为例进行六步法的教学设计。

首先进行任务分析,作为一家系统集成设计公司,我们接到某电视台舞台灯光设计项目订单。

根据订单中要求设计电气控制图,制作安装工艺,完成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时间:6学时。

课程的实施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个步骤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摘要: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作为当前引领世界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以行动导向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由知识传授向技能传授的重要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六步法”的课程教学设计更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教学设计HEBEINONGJI502019年第42019年第4期过程设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信息1.分析任务工单,画出思维导图(1)PLC 指令的知识(2)三相电的应用分析测试电源收集、咨询信息能力2.头脑风暴,列出元件清单、布局(1)供电设备、元件、名牌标识(2)计算能源流数据,选择设备、元件测试元器件收集、咨询信息能力3.PLC 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知识储备(1)安装机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工艺以及图纸(2)仪器仪表工具的选用(3)绘制电气图纸的原则用仪器仪表检测系统情感置入(快速进入状态)计划1.制订系统安装、调试的工艺计划(1)文本编制知识(2)系统功能流程(1)操作计算机文本编辑(2)打印、演示沟通、合作2.拟定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分配时间(1)安装的技术标准(2)生产工艺文本的编制知识(3)工作流程规划与组织使用计算机编制文艺沟通、合作初步具备按技术标准制定计划的规范意识3.检查计划,根据项目目标拟定检查内容(1)设备型号、规格(2)工量具的选用知识(3)列出标准的设备清单沟通、合作决策 1.共同决策计划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讨论更好的工艺路径(1)电气安装工艺规范(2)5S 规范用完整行动过程的工作思路判断自己的工作计划时间管理2.浏览学习他人的工艺技术、工作计划,并提出意见,共同决策任务方案计划优化处理矛盾、冲突的方法规范意识实施1.根据工作计划实施元器件安装(1)元件说明书识读(2)电气安装规范(3)元件布局使用工具安装元件,并实施电气连接团队合作,自主分析问题2.电路安装与电气调试(1)技术标准的应用知识(2)走线工艺标准(3)检测标准(1)技术判断(2)按质量标准评价分析问题、根据实践操作出现问题进行纠错3.根据控制功能,编写程序,系统功能调试(1)PLC 编程指令(2)梯形图程序设计原则(3)系统功能分析(1)PLC 编程与调试(2)梯形图程序编写与输入、编译及下载与上传(3)控制功能调试团队合作,自主分析问题,PLC 模拟仿真4.调试系统,故障检查与排除,系统优化(1)模拟仿真软件(2)系统设计优化(3)系统调试(1)虚拟仪器技术(2)软件应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控制 1.对照工作计划,自我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简单总结、记录按预定目标检查并记录加强计划性、总结能力2.根据检查计划,完成检查控制表,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电气装配中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a.接地保护措施b.接线排的走线c.控制线路与强电线路分开操作问题处理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评价1.总结评价,每个人对工作过程自我完善意见,指出不足,制定下一步工作提高的措施和办法电路图、流程图、模数模块及指令、移位指令电路安装与调试、安全测试、软件使用、PLC 程序编写、编译、下载、监控及系统功能调试批评与自我批评2.教师评价,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予点评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方法等行为能力表1六步教学法的具体教学设计思路机电·教育·推广51期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既减少了学习中的困难,又能增进人际情感交流,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普遍学会了根据任务工单,主动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总结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寻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通过有计划的工作,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也就完成了完整行动过程中的学习活动。

在这个完整的工作行动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1]宋婀娜,李娜.“行为导向”教育理念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01):74~75.[2]江荧,朱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48~49.[3]贾格维.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2.[4]胡联红.行为导向法在电气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6):46~48.[5]赵灼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以《电气安装图识读》课程改革为例[J].学术研究,2012(10).1问题重述应用CT(Computed Tomography)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利用样品对射线能量的吸收特性对生物组织和工程材料的样品进行断层成像,由此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以一种典型的二维CT系统为例,平行入射的X射线垂直于探测器平面,把每个探测器单元看成一个接收点,且等距排列。

X射线的发射器和探测器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整个发射-接收系统绕某固定的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180次。

对每一个X射线方向,在具有512个等距单元的探测器上测量经位置固定不动的二维待检测介质吸收衰减后的射线能量,并经过增益等处理后得到180组接收信息。

但是CT系统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安装好的CT系统进行参数标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解决以下问题。

在正方形托盘上放置两个均匀固体介质组成的标定模板,模板的几何信息和相应的数据文件已给出,其中每一点的数值反映了该点的吸收强度,这里称为“吸收率”。

请根据这一模板及其接收信息,确定某未知介质在正方形托盘中的位置、几何形状和吸收率等信息。

另外,请具体给出所给的10个位置处的吸收率。

2问题分析建立基于原始扫描数据的模型重建的数学模型以求得未知介质相关信息。

首先,对已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该数据对应的灰度值,求得两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这里近似认为数据与灰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该模型的吸收率,并且假设数据为指标性数据,对其求得的吸收率,认为该值为指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