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安全评估报告第一章水域通航安全环境评估 1.1 地理位置拟设置的临海装备制造基地西-围场地平整工程(第一标段)泥土装运临时码头位于中山港大桥下游的横门西水道。
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1.2 自然条件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境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能量丰富,中年气温较高;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地形以平原为主,但中南部亦有较大面积的低山丘陵分布。
因此形成了光热充足,干湿分明,灾害较频的气候特征。
中山市东临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门,横门,洪奇沥等三条水道经市境出海。
市境内平原广阔,山丘起伏,雨量多而强度大。
水系可以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明显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
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气候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1.2.1气象1.2.1.1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21.8℃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4℃历史最高气温36.7℃最冷一月平均气温13.2℃历史最低气温-1.3℃月气温特征值(单位℃)气候资料日期(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最高气温(℃)1961-1990 18.3 18.4 21.6 25.5 29.4 31.3 32.7 32.6 31.4 28.6 24.4 20.5 平均气温(℃)1961-1990 13.3 14.3 17.7 21.9 25.6 27.3 28.5 28.3 27.1 24.0 19.4 15.0 平均最低气温(℃)1961-1990 9.8 11.3 14.9 19.1 22.7 24.5 25.3 25.2 23.8 20.5 15.7 11.1 日平均日照(小时)1961-1990 4.3 2.7 2.4 2.6 4.1 5.0 7.1 6.4 6.2 6.2 5.9 5.4 1.2.1.2 降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1775毫米,其中月83%的雨量集中在49月,而10月至次年3月的雨量只占全年雨量的17%。
6月雨量最多,达295.4毫米,年暴雨日数7.8天,主要出现在49月,一日降雨量最大为306.3毫米,59月每月降雨量都大于2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724.5毫米。
降水级别(mm)≧1 ≧5 ≧10 ≧25 ≧50 ≧100 ≧150 平均天数103.9 62.9 46.9 21.0 7.7 1.4 0.6 1.2.1.3 雾平均每年雾日为25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近年来,年雾日天数有所增加。
14月份为雾季,约占全年的70%.7、8月份一般无雾。
在有雾的天气下,能见度都比较低,尤其是大雾,船舶在能见度不良进出港时,视觉了望受到一定的限制。
1.2.1.4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56月春夏之交季节相对湿度较大,可达100%,秋、冬季节比较干燥,最小相对湿度在10%以下。
月份要素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相对湿度71 77 80 82 85 85 83 84 84 78 74 72 79 1.2.1.5 雷暴年均雷暴日数为74.9天;年最多雷暴日数为98填;年最小雷暴日数为50天。
1.2.1.6 风况全年常风向为北,频率为11.6%,其次为南南东,频率为8.4%,强风向北北东,最大风速为28米/秒,次强风为北、东南、北北西、风速达24米/秒。
大风多由台风和寒潮引起,最大风速达40米/秒,风向北北西。
每年大风天数约有13天,各月均有大风记录,夏秋季节、热带气旋出现较多,69月最盛。
19491988年四十年间,对中山港区有较大影响的热带气旋共有168个,平均每年4.2个,最多的一年达9个,在该水域附件登陆的台风有30个,热带风暴23个,平均每年1.3个,最多的年份为5个,热带气旋的风向随其路径及登陆地点不同而变化,登陆时风力可达12级。
1.2.2水文1.2.2.1潮汐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水域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受潮汐、径流控制,汛期主要受径流控制。
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型,一个太阴月内,多数有一天两潮,潮汐日等现象明显。
汛期洪水对潮位有明显的太高作用,台风暴潮造成的增减水是出现异常水位的主要原因。
1.2.2.2 潮流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水域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河槽走向基本一致,由于受径流影响,落潮速度大于涨潮流速,落潮历时比涨潮历时长,洪水期这种差异更大,甚至只有落潮流,涨潮最大流速1.2节,退潮最大流速1.9节。
1.2.2.3 波浪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水域位于横门水道内,外海波浪在传递过程中受沿途地形。
地貌的阻碍消能很快,至该水域时波浪已很小,因此该水域只考虑小风区得风生浪影响。
该水域河面宽450米,风区不大,风生浪较小。
1.2.3泥沙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水域泥沙来源主要有(1)小榄水道、鸡鸭水道径流带来的泥沙;(2)河段局部搬运的泥沙;(3)涨落潮夹带来的泥沙。
主要为悬疑质输沙,影响泥沙运动的主要因素为潮流,风浪,船行波及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相关资料多年观测结果表明,该水域泥沙淤积作用不明显。
1.2.4自然条件对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1.2.4.1风的影响风对船舶的影响除了失速和增速外,会使船向下风飘移,同时会使船产生偏转。
而由于定常风和突发风其风力特点不同,风向有时也会发生变动,况且船舶回转时与风的相对风向在变化,不同吃水时受风面积又有很大差别,这就增加了船舶操纵的复杂性。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地区全年风向为北,其次为南南东,除台风和雷雨大风外,一般风力较小,对本项目装运船通航影响不大。
本河段在春末夏初,常有雷雨大风。
夏季是台风盛行期,每年平均约有12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在该水域附近登陆,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
由于本河段航道走向基本上为NW/SE,与常风向(北向)、强风向(北北东向)的夹角较大,船舶在该水域航行,多受横风影响,尤其风力达到6级以上的大风,影响更大,会使船舶产生较大的横移和偏转,增加了船舶操纵的复杂性和困难,特别是对2000吨内河船舶而言威胁更大。
1.2.4.2流的影响该水道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航道走向基本一致。
船舶在水域航行时,主要受潮流或逆流的影响,掉头操纵,会受横流的影响。
1.2.4.3洪水的影响降雨是洪水的直接原因,洪水期(46月)大多是因为南北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雨而发生洪水,后汛期(79月)则是太平洋西部台风带来狂风暴雨而发生洪水。
洪水期由于受下泄径流影响,落潮流速大增,这将极大地增加装运船航行、操纵和靠泊的困难,届时应谨慎安排装运船进靠与作业。
1.2.4.4大雾、大雨的影响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雾日25天,雾多出现在14月的下半夜和早晨;多年平均降水量1775毫米,以49月降水量最大,暴雨集中在79月,日最大降水量达367.8毫米;有雾、降水时,尤其是有大雾、大雨、暴雨。
能见度很低,将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1.2.4.4雷雨大风(石湖风)的影响雷雨大风不同于热带气旋那样有一个相对较长和发展移动的过程,它是一种由于强对流而形成的天气现象,其形成之前气压较低,气流急促上升,而雷雨之中又形成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受到前部低压的吸引而向前猛冲形成大风。
生成时风势猛烈,突发性强,风向瞬时急转,风力一般67级,有时89级,也曾出现1012级。
在雷雨大风来临之前的刹那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怒吼,有时还夹带冰雹呼啸而过。
虽其范围小,袭击时间短,但对船舶通航安全威胁大。
1.3 港口现状、规划中山港包括中山港区、小榄港区、神湾港区、黄埔港区,目前共建有生产性泊位113个,码头结构的最大靠泊能力为5000吨级,3000吨级以上泊位均位于中山港区。
受航道水深的限制,到港船型一般都在3000吨级以下。
中山港目前以集装箱运输为主,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25.4万吨,比2006年增长18.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35万TEU,位居内地沿海港口第10位,列广东省沿海港口第3位。
中山市近期规划在横门恳区东侧建设二期港区(马鞍港区)。
根据中山港二期港区规划报告(初稿),二期港区规划2010年布置11个泊位(除5个矿建泊位为3000吨级外,其余均为1万吨级泊位)、2020年再布置18个泊位(除5个矿建泊位3000吨级外,其余为1-3万吨级泊位)。
1.4 中山港出海航道现状及规划作为广东省“九五”跨“十五”的重点航道建设项目,横门出海航道整治工程自1998年起由广东省航道局组织建设,1999年10月正式开工,2005年底完工,2006年底进行了竣工验收。
该工程竣工后,从中山港第一作业区起止伶仃航道员3、4航标止的48km范围内,航道尺度已达到以下设计标准水深6.0m(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算起),航宽120m,弯曲半径580m,满足3000吨级海轮常年通航和5000吨级江海轮成潮通航的要求。
根据相关的初步研究结果,结合规划的中山港二期港区(马鞍港区)的建设需要,初步规划将该港区与伶仃航道之间的主航道近期按1.5万吨级船舶单向乘潮通航、1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全天候通航标准开挖(航道设计尺度为底宽100m,底标高-9.6m,边坡110),并预留今后进一步拓宽、浚深的可能性;航道轴线初步推荐采用现有航道轴线选线。
但该工程的具体建设时机尚未确定。
1.5 锚地引航联检锚地淇澳岛大王角灯塔与内伶仃岛尖峰山连线上距大王角灯塔3海里的点为圆心。
1000米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的海面。
联检锚地小隐冲口至上浪冲口之间的航道北侧。
装载危险货物锚地同兴围锚地。
装卸作业锚地(1)进口航道14号灯标之间的航道西侧锚地;(2)黄广昌锚地;(3)小隐锚地。
1.6船舶交通情况根据相关资料,2007年进出中山港船舶达10万艘次(路过船舶没有列入统计),横门水道。
小榄水道等中山几大航道船舶来往都比较繁忙,而且几条主水道的船舶流量还有增大的趋势。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位于横门水道下游,目前该水道通航船舶平均每日月有250艘次。
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营运后,每天进靠船舶月一船次。
1.7近期水域交通安全情况据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山海事局船舶交通事故的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拟设临时装运点附近没发生列入统计的会上交通事故,总体看,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情况良好。
1.8近期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情况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附近水域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由中山海事局港口海事处负责,该海事处不仅有管理经验丰富的还是管理人员,而且还配有安全监督设施和巡逻船,距离该水域较近,可以对该水域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督和服务。
1.9航道、航法及有关规定1.9.1航道拟设横门水道泥土装运临时码头位于横门水道中山港大桥下游,装运船经由横门出海航道、横门水道进出本临时装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