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高血压管理PPT课件

老年人高血压管理PPT课件

➢ 并老年高血压的初始治疗:CCB(钙通道阻滞剂)、利 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 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 。
➢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存疾病、心脑血管的危险因 素等个体化状况选用降压药
CCB 利尿剂 ACEI/ARB
降压药物选择
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降压疗效好,适用于低肾素交感活 性的患者,无绝对禁忌症,不良反应少。(xx地平)
年龄、血压水平与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率关系
INVEST研究
国际维拉帕米SR/群多普利研究(INVEST)
70-79岁、≥80岁老年人 SBP分别降至135、140mmHgVS<130mmHg SBP135、140 mmHg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风 险更低
年龄、血压水平与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率关系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临床证据(一)
➢ ②既往在诊室测出的高血压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患者只要脑子里想到第二天要去医生那里测血压就紧张得整夜不能睡,第 二天见到医生更是紧张得发抖,其血压高的程度可想而知。
➢ ③另外,医院的就诊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容易发生口角,病人排队时候心 情焦急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明显升高。
高龄老人高血压治疗
➢ 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临床 表现复杂,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在强调降压达标的同时,需要注意伴随疾病的影响并加 强靶器官的保护。
➢ <150/90mmHg,避免过度降压,如果耐受可降至< 140/90mmHg。
高龄(≥80岁)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
➢ 在患者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在数周甚至数月内逐 渐使血压达标。
➢ 若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心绞痛等心脑 血管灌注不足症状时应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
➢ 选择降压药物更谨慎,从小剂量开始。 ➢ 尽量避免速度过快和大幅度的血压波动。
高龄(≥80岁)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
➢ 警惕体位性低血压与餐后低血压。 ➢ 根据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反应调整剂量或种类。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二 :症状好转,血压正常后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 见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 药 ,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 ,又再用药。就这样 ,用 用停停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 高 ,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 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临床证据(二)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7年版)
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 ➢ 个体化治疗、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
首先将血压降至<150/90mmHg
如果患者能够良好的耐受,可继续降压到<140/90mmHg。
➢ 年龄<80岁,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密切 观察下血压可进一步降到130/80mmHg。
➢ ≥80岁的高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140/90mmHg。
老年高血压治疗
➢鼓励调整生活方式。 ➢遵循:“First ,do no harm”的原则。 ➢盐敏感,应减少钠盐摄入。 ➢强调收缩压达标。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2
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
减重 DASH饮食
推荐
➢ 增加疗效: 附加效应,协同作用
➢ 减少不良事件: 低剂量策略,药物偏心作用
➢ 用药方便、提高顺应性 ➢ 延长药物时间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 利用不同机制降压,协同增效、减少不良 反应、更好靶器官保护
➢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成本-效益比 ➢ 单药常规剂量无法降压达标时,应用多种
药物联合治疗。
降压药物选择
伴有前列腺增生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小剂量开始, 睡前服用,监测立位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不测血压,凭感觉服药! 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 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 疾患。
诊室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
这样一类患者,他在家中、药房测量的血压往往正常,而到了 医院总是测出高血压,我们统称为诊室高血压。
主要原因
➢ ①由于心理波动所致,通常患者见到医生会更容易紧张(患者往往不容易 察觉到这一点,有许多有趣的临床试验都证实,对同一批患者,医生测量的 血压往往高于护士测得血压)。
心内科: XXX
第十二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学术会议
目录
年龄与血压的关系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高龄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回顾
年龄与血压的关系
收缩压 脉压差 舒张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血压调节障碍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窦房结功能减退 对血压突然升降不能迅速作出反应
细胞外容量增加
老年人低肾素型高血压多见 缩压增高为主 脉压大 血压波动大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见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诊室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 老年人诊室高血压更多见,易导致过 度降压治疗。 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行动态血压 监测评估是否存在诊室高血压
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及联合治疗,尤其适用于合 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呋塞米、氢氯噻嗪)
推荐用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对糖代谢影响小,副作用小。(ACEI: xx 普利)(ARB: xx 沙坦)
β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如无禁忌症,推 荐用于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快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大 伴交感神经活性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维持正常体重 (BMI 18.5-24.9) 富含水果、蔬菜、低脂肪、低脂奶、鱼
收缩压降低
5-20mmHg/ 减重10kg 8-14mmHg
限盐
<6g/日
2-8mmHg
锻炼
规律的有氧运动(30分/天,5天/周)
4-9mmHg
中等量饮酒
男2,女1 drinks/日
2-4mmHg
高龄(≥80岁)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