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浅析
发表时间:2013-05-29T11:14:27.5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4月总第82期供稿作者:◆李春霞[导读] 亲属称谓语是相对于社会称谓语而言的,顾名思义,也就是用于具有亲属关系的称谓。
◆李春霞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476000
摘要: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泛化为分析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社会上的亲属称谓泛化主要表现为用亲属称谓来代替类亲属称谓、官衔职业称谓、社会通用称谓。
并从社会、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称谓语泛化
人与人之间为了交际的需要,或者为了表示身份地位的区别而要使用合适的称谓,这些称谓就够成了某个国家或文化所独有的称谓系统。
我们国家有一个讲究称谓的传统,因此所造就的称谓也是名目繁多,如尊称、爱称、谦称、昵称等。
但最基本的就是两类,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1]。
亲属称谓语是相对于社会称谓语而言的,顾名思义,也就是用于具有亲属关系的称谓;而社会称谓语则适用于非亲属之间的称呼。
可是在当今社会却出现一种常见的称谓现象,那就是用亲属称谓语来称谓非亲属对象。
因此本文试图从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表现入手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表现
所谓称谓语的泛化就是称谓语的对象和以往相比所指的对象扩大了。
具体而言,亲属称谓的泛化有这样几个表现: 1.用亲属称谓代替类亲属称谓
这种现象其实是我国历来的一个传统。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古人为了表示他们这种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就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不具有这种关系的对象,并且这种传统一直影响着现代人的称谓习惯。
比如用“大伯”、“大娘”“爷爷”、“奶奶”、“姐姐”等来称谓依据亲属关系而划分的不具有亲属关系的熟人或邻居等。
2.用亲属称谓代替官衔职业称谓
我国历来“官本位”思想就比较严重,这种思想反映在称谓系统里面就是在职业领域用官衔来称呼对方或者用带有尊称意味的通用称呼称谓对方。
在行政领域如“某省长”、“某局长”、“某科长”,如果是副职“副”字一律省略;在教师行业如“某教授”、“某博士”、“某老师”等;在企业则是经理、厂长之类。
3.用亲属称谓语来代替通用称谓语
所谓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的称谓语。
常见的主要是我们生活中碰到的“先生”、“小姐”、“同志”等。
“从南京到北京,同志是官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复活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先生”和“小姐”在当今社会上也没有大行其道,“哥”和“姐”反而蔚然成风。
二、亲属称谓泛化的原因
1.社会因素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一方面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又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重视血缘关系、重视亲族观念的宗法社会,这种传统社会观念形成代代相传,深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言语。
表现在称谓上就是习惯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和我们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可同时又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比如“同志”这个五六十年代通用称谓,除了它的概念意义外,它本身还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有革命庄重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使用这个通用称谓的时候总是觉得政治味道太浓,与时代格格不入。
而社会的变化又把“先生”、“太太”冲入历史的洪流,在这种情况下亲属称谓就填补了通用称谓的空白。
2.称谓缺位因素
时代在发展,我国的社会称谓系统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个是由于受传统的把亲属称谓当做通用称谓的影响,然而随着和世界的接轨,这种习惯正受着巨大的冲击。
在公开正式的场合用亲属称谓显然不得体。
虽然说在合资企业和外资公司,较多使用“小姐”和“先生”这两个男女通用称谓,但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没有成为中国社会通用称谓的主流。
再加上“小姐”一词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它只能用来称谓未婚女性,再一个是它的词义在发展中已经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人们在没有合适称谓的情况下只好用亲属称谓来代替,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3.心理因素
词语的选择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心理因素。
“喜新厌旧”可以说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新词和旧词之间人们总是喜欢用新鲜的词语。
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用富有新鲜感、能合乎时代潮流的称谓语,从而满足求新、求雅、求异的语言心理[2]。
比如“姐”这个词,它不像“小妹”只能在一定区域称呼年轻女子;也不像“女士”过于庄重、严肃;也不像“老师”有时有职业限制,且男女通用,太中性化;也不像“小姐”常令人产生歧义,有时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姐”的出现,让大家在称呼女性朋友时多了一种活泼、别致的选择。
因此,“姐”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时,语言使用上通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当很多人使用某一词语时,其他人由于“从众心理”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使用,“姐”能最终成为一种比较通用的称谓,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功不可没。
总之,亲属称谓语泛化,是社会传统和发展双重影响下的结果。
社会传统影响我们选择称谓的原则和习惯,但社会的发展以及说活人心理因素又影响着我们对词语的选择;另外称谓系统的不完善也影响人们在称谓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8)。
[2]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