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ppt6 人民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ppt6 人民版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智者学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 “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 (1)代表: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主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3)影响: ①积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 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思想的滥觞。反对奴隶制具有突出 的进步性。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 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 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 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土多德 【解析】B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名 言。
10.【2010年安徽名校第三次复习联考】公 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 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 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 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D.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解析】B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在社会中 的作用越来越大,思想家开始把研究的重点由 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
(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20)“人是万物的 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是苏格拉底 的“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要求把人、人 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 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 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 【解析】D A项错误在于智者学派 强调的是人与社会 的关系,B项和C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
9.【2010年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 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说这句话的著 名学者是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 上的反映”。
探究二
❖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 间、研究对象)?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 表是谁?有何主张?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 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最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6 世纪初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制 度基础奠定
公元前6 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 革,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
公元前5 世纪
伯利克里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发 展到顶峰
(一)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平的需要
认识你 自己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人是万物 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
的尺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
认识你自己
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 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8.【2010年茂名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智者学派的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 本质含义是强调
专题结构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人文精神的 文艺复兴 起源与发展 宗教改革
公元14——17世纪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起源 复兴 成熟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 对象有什么变化?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美德即知识,真理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是美德, 反对功利
探究: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异同:
同: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否定绝对权威, 强调人的理性等
异:追求功利 重视道德;
感性
理性等
结合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主要的哲 学观点归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强调人的价值 尊崇人的理性 追求思想自由
探究三: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比较
1、相同: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2、异: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恢复周朝的统治秩序,根本 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 发展,实际是建立一种民主政治。
主要派别 (代表 人物) 普罗塔 戈拉
苏格 拉底
哲学 范畴
认识 人与社会
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 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 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 (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 子、略早于孟子,被称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⑴背景: 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社会世风日下、道德 沦丧。 ⑵主张:“认识你自己”(哲学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 义上发现“自我”)美德即知识;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 由。 ⑶作用:
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与18世纪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材料一:认识你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我只知道一件事,
就是我一无所知
认识你自己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性最为可贵
推崇理性
材料三: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基础,知识是美德 的本质。愚昧是罪恶之源。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智慧需要知 识辨别是非真假;正义是一种美德,但正义需要能正确处理 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勇敢是一种美德,但没有理性的知识 ,勇敢是无益的;节制是一种美德,但节制离不开严于律己 的知识;因此,知识是一切美德共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