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鱼复习题1、鱼的概念?鲨鱼和四大家鱼分别属于哪个纲?答:鱼指一群终生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
鲨鱼属于软骨鱼纲,四大家鱼属于硬骨鱼纲。
2、四大家鱼指哪几种鱼类?答:青鱼、草鱼、鲢鱼、鳙鱼3、写出6种特种养殖鱼类名称?答:罗非鱼、淡水白鲳、乌鳢、鱖、黄颡鱼、虹鳟4、什么是异育银鲫?答:异育银鲫是经黑龙江方正县双凤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产的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杂交而获得的异精三倍体雌核发育子代。
5、鲢鱼、鳙鱼的形态特征的区别有哪些?答:种类鲢鱼鳙鱼形态特征颜色银白色黑点花纹头长:体长1:41:3腹核P至肛门,长V至肛门,短胸鳍末端不过v基部过v基部6、选择池塘养殖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答:食品价值(食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生产较快,生产性能良好);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对水域环境的适应力强);苗种来源(苗种容易获得)。
7、养殖对象的食性分几大类?答:植物性、肉食性、杂食性青鱼:软体动物螺、蚬为主要食物;草鱼:水生、陆生高等植物;鲢鱼: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辅以浮游植物;团头鲂:草食性。
鲤鱼:杂食性。
8、池塘养鱼生产过程?答:池塘养鱼的生产过程可分为鱼苗繁育、鱼种饲养和食用鱼饲养三个阶段。
9、我国池塘养鱼有哪些特色?答:养殖鱼类的食物链较短;立体混养;苗种自繁自给;综合养鱼;科学管理水质,发挥池塘的生态效应作用。
10、我国池塘养鱼发展简史?答:①范蠡的《养鱼经》是世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②唐朝从单一养殖转到多种鱼类养殖;③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④八大养鱼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11、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答:健康养殖是指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使养殖鱼类保持最适应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12、什么是日照长度?答:日照长度是指每天太阳可照的时数。
13、江苏省地区主要养殖鱼类全年生长期是多少?答:8个月,从4月份到11月份。
14、什么叫密度流?答:密度流是指由于密度差引起上下水层的对流。
15、主要养殖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溶解氧、PH值为多少?答:水温:20-32摄氏度;溶解氧:4.5mg/ml以上;PH值:7.5-8.5。
16、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一般肥水要求透明度为多少?答:取直径为30厘米的圆形铁皮1张,在铁皮的一面用油漆漆出黑白相间且互相平行的4个色带,铁皮中心穿一根绳子。
测量时,将铁皮垂直沉于水中,然后观察黑白色带,直至见不到黑白色时停止下沉,取出测量其水面以下部分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到此水体的透明度。
一般肥水要求透明度为25-45cm17、什么是有效氮、有效磷?答:有效氮:NH4+、NO3-、NO2-;有效磷:溶解的无机磷酸盐,这部分称为有效磷,PO43-(少量)、HPO42-、H2PO4-。
18、什么是水呼吸?答:水呼吸是指水中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9、二氧化碳存在的形式?答:结合态(HCO3-、CO32-)和游离态(CO2)。
20、池水溶解度变化的规律及对鱼类养殖的影响?答:⑴溶解氧变化规律:①溶解氧的昼夜变化: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中溶解氧逐步升高,到下午含氧量达最高值。
日落后整个黑夜,植物光合作用停止,不再产生氧气,而水中各种生物都要呼吸耗氧,所以水中溶解氧逐渐下降,日出前降到最低。
②溶解氧的垂直变化:白天中午或是下午,表层水中溶氧多,但底层由于光合作用弱,溶氧少。
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光合作用停止,只有呼吸耗氧,加之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夜间又经常有风,上下层水混合,因此上下水层的含氧量便趋于一致。
③溶解氧的水平分布:无风时池塘溶解氧水平分布是均匀的,但在有风时,白天含氧高的表层水被风吹到下风沿岸,而溶氧低的底层水则在上风沿岸处上浮。
所以下风处溶氧高于上风处。
夜间至清晨,溶氧水平分布则相反。
⑵溶解氧对鱼类养殖生产的影响:在池塘养殖生产中,保持池水一定的溶解氧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某种鱼的窒息点时,鱼类就会死亡。
而即使溶解氧保持在窒息点以上,但处于低水平状态,鱼类也会出现浮头等不良反应,其消化和生长也会停留在低水平甚至处于下降状态。
只有在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时,才能保持鱼类活跃的摄食活动,快速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鱼类密度相对较大、有机物含量较高、水温高、气压低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一些有利于池塘水体溶解氧处于水平状态的措施,保证池塘养鱼生产的正常进行。
溶解氧过饱和对鱼类生长发育也不利,有时会引起鱼类得气泡病,对体质嫩弱的鱼苗危害更大。
21、池塘淤泥的特点?答:①、组成:淤泥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粘土。
其中有机物又包括生物、腐殖质和非腐殖质。
②、塘泥是有机物的贮存库。
③、塘泥是生物加工厂,加工生成腐殖质。
④、淤泥含水量大,理论耗氧值大,氧债高。
⑤、淤泥中的无机盐类,根据淤泥中的氧气条件而不断调整。
⑥、淤泥为一胶体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22、池塘中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哪些?答:主要包括微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
23、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特点及各自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无机肥特点:营养单一、作用迅速。
有机肥特点:营养全面、作用持久、耗氧。
无机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有机肥料细菌浮游动物鱼类无机盐浮游植物24、鱼类人工繁殖: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通过注射激素等方法使亲鱼发育成熟,并使其产卵、受精、孵化,从而获得鱼苗、鱼种的一系列过程。
性周期:鱼类两次性腺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间隔。
成熟系数:是指鱼类的性腺质量占其体重的百分比。
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所怀卵的总数量称绝对怀卵量。
效应时间:指亲鱼最后一次注射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受精率:受精卵数/总卵粒数×100%25、卵细胞生长过程?答:卵原细胞的繁殖期、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和卵子的成熟期。
26、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答:营养、温度、光照和水流。
27、江苏省地区四大家鱼催产季节一般是什么时间?答:北方家鱼在6月份催产,南方家鱼4月份就可以催产,长江中下游一带在5月份进行催产。
5月中旬-6月中旬28、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通过亲鱼的感觉器官作用于鱼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鱼的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转而触发雌鱼(或雄鱼)的脑垂体分泌大量的促性腺激素。
这些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鱼的性腺,性腺受到激素的作用后,就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
与此同时,性腺分泌性激素,促使亲鱼发育而进入性活动-产卵、排精。
29、为什么四大家鱼不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答:因为缺乏像自然界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从而影响鱼类下丘脑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30、生产上常用的孵化设备有哪些?答:孵化缸、孵化桶、孵化环道、孵化槽。
31、影响孵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水温、溶解氧、水质、致害生物。
32、孵化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答:①、前期准备:对孵化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有设备进行消毒;②、调节水流:根据情况调节孵化器中的水流,以使卵被水冲到水层中均匀分布缓慢翻滚为度;③、洗刷滤水窗纱;④、清除卵膜;⑤、防止早脱膜;⑥、防病;⑦、防潮。
33、鱼苗培育、一龄鱼种培育、二龄鱼种培育的含义?答:鱼苗培育就是将水花经一段时间培育使之成为乌仔或夏花的生产过程。
一龄鱼种培育即指将夏花鱼种饲养3-5个月,养成全长10-17cm的幼鱼的过程。
二龄鱼种培育即指将一龄的青鱼、草鱼等冬片或春花鱼种入池再经一年的饲养,体重长到0.5kg以上,然后作为食用鱼池塘放养之用,这个过程成为二龄鱼种的饲养。
食用鱼饲养(成鱼养殖):是指鱼种养成食用鱼的过程。
34、鱼苗肥水下塘的基本原理。
答:基本原理:鱼苗下塘的开口饵料最好的是浮游动物中的轮虫、无节幼体,要做到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给鱼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选好塘、清好塘,翻动或泼洒塘泥,适时施肥,人为制造轮虫高峰期,另外及时注水,使水肥度最大,然后鱼苗下塘。
35、清塘常用的药物有哪些?答:生石灰、漂白粉36、鱼苗放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①、人工繁殖的鱼苗必须待鳔充气,能平游,能摄食外界事物时方可下塘;②、必须等清塘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下塘;③、检查池中是否残留敌害生物,必要时,应用鱼苗网拉1-2次网清除;④、鱼苗下塘前所处的水温应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⑤、饱食下塘;⑥、上风处放苗。
37、"四定"投饲技术的内容是什么?答:定量:即投饵应有一定的数量,不要忽多忽少;定质:饲料质量要新鲜、适口、鱼喜食、营养价值高。
定时:草类饲料一般日投1-2次,配合饲料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以提高饵料利用率;定位:投喂螺、蚬、精料或颗粒饵料要固定食场,投喂草类可用竹竿拦成固定食场。
38、目前生产中二龄鱼种如何解决?答:成鱼池套养解决二龄鱼种(大规模鱼种)39、池塘80:20高效养殖模式?答:池塘80:20高效养殖模式严格讲属于一种单养类型,即在池塘养殖中,主要放养一种鱼类,主要鱼类一般为吃食性鱼,约占全池放养量的80%-90%,配养品种占10%-20%,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40、综合饵肥料系数?答:从养殖总体出发,以每增长1公斤量分别需要精饲料、草料和肥料的数量得出精饲料系数、草料系数和肥料系数,这三个系数结合起来称为综合饵肥料系数。
41、"四看"的内容是什么?答:"四看"的内容是指水温、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
42、食用鱼养殖日常管理基本内容有哪些?答:①、巡塘观察池鱼动态;②、保持水质清新和鱼池环境卫生;③、施肥:有机肥料;巧施磷肥、以磷促氮;④、投饵:饲料计划与分配;每日投饵量的确定;根据水色、水温、鱼类摄食情况投饵;投饵方法;⑤、水质管理:肥度的控制;溶氧的控制;PH的调节;⑥、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⑦、合理使用增氧机。
43、如何预测和解救浮头?答:预测:①、天气: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天气情况预测,如夏季傍晚下雷阵雨,天气转阴,或遇连绵阴雨气压低、风力弱、大雾等,或久晴未雨,鱼类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变化,翌晨均可能出现浮头。
②、季节:4-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增大,水质逐渐转浓,如遇天气变化鱼容易发生暗浮头;梅雨季节,光照强度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差,也容易引起浮头,夏季有时天气变化较剧烈,容易引起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