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与细胞固定化特点与利用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特点和利用
固定化生物技术——
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酶或游离细胞定位 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 利用。
游离酶的缺点:
1.酶是蛋白质,稳定性差(热、酸碱、有 机溶剂对其有影响)。 2.不能回收,也使产物中混杂酶蛋白。 3.分离纯化困难。
第一节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定义及特点
一般只用于单酶或少数几种酶催化的反应。
2)吸附法 3)包埋法
例如:葡萄糖异构酶(白色链霉菌),是一 种胞内酶。在50--80℃加热10分钟,使菌 体自溶作用的酶失活,而葡萄糖异构酶仍然 保持活性,长期使用酶活力不减少。
实验: 2.4%左右的卡拉胶 ,70 ℃溶解, 再冷却到
42℃, +10%左右的细菌菌体(预热到42℃)
包埋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较理想的方 法,与其它固定化方法相比: •优点:不与酶蛋白氨基酸残基反应,很少改变 酶的高级结构,酶活回收率高。 •缺点:只适合作用于小分子底物和产物的酶。
吸附法 共价偶联法
交联法
包埋法
酶的四种固定化方法
2. 固定化方法
1) 直接固定法
不使用载体,借助物理(如加热、冰冻)、化学 方法(如柠檬酸、各种絮凝剂)将细胞直接固定。
角叉菜胶包埋法: 滴至
角叉菜胶+E (or cell)
KCl 溶液中
IE(or IC) IE (or IC)
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法: AP
Acr+ Bis+E (or cell) TEMED
IE (or IC)
2)微囊型包埋法 (microencapsulation)
又称半透膜包埋法
将一定量酶液包在半透性的高分子微
交联反应既能发生在分子间,也可发生 在分子内。 • 酶浓度低时,交联发生在分子内,酶仍保 持溶解状态。 • 酶浓度高时,交联发生在分子间,酶变为 不溶态。
缺点:
(1)反应条件激烈,酶分子的多个基团 被交联,酶活力损失大。 (2)制备的固定化酶颗粒较小,给使用 带来不便。
4. 包埋法(entrapment)
3.交联法(crosslinking)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 联的固定化方法。
双功能试剂:
常用的是戊二醛
O
O
H — C — CH2 — CH2 — CH2 — C — H
戊二醛有两个 醛基,均可与酶 或蛋白质的游离 氨基反应,使酶蛋 白交联。
此法与共价偶联法利用的均是共价键, 不同之处:交联法不使用载体。
2. 固定化细胞(immobilized cell)
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优越性:
(1)降低成本,省去酶的分离纯化工作; (2)既可作为单一酶,也可作为复合酶系
完成部分代谢过程。 局限性: (1)细胞内多种酶的存在,会形成不需要的副 产物。 (2)细胞膜、细胞壁和载体都存在着扩散限制 作用。
1.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
反应的酶。
什么是固定化酶?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
优点: (1)可提高稳定性。 (2)能回收,易与产物分离,可反复使用。 缺点: (1)存在扩散限制。适于催化小分子物质。 (2)酶活性下降。
网格型 微囊型
1.吸附法(adsorption)
依据带电的酶或细胞和载体之间的静电作用, 使酶吸附于惰性固体的表面或离子交换剂上。
根据吸附剂的特点分:
1)物理吸附法(physical adsortion) 作用力:氢键、疏水键 常用载体: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
硅胶、羟基磷灰石、纤维素、活性碳等。 2)离子结合法(ion binding) 作用力:离子键 常用载体: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 CM-
2)偶联方法:
偶联成功与否取决于:
•载体:功能基团:芳香氨基,羧基, 羧甲基等。
•酶分子:侧链非必需基团:羧基,巯 基,羟基,酚基,咪唑基。
常用的偶联反应有:重氮化法、 叠氮法、溴化氰法、烷基化法等。
•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不会轻易 脱落,可连续使用。
•缺点:反应条件较激烈,易影响酶的 空间构象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迅速混合均匀
4 ℃冰箱放置大约30min
取出后切成3×3mm的小颗粒
(三)原生质体的固定化方法
一般采用网格包埋法(即凝胶包埋法)。 常用凝胶:琼脂凝胶,海藻酸钙凝胶,角叉 菜胶和光交联树脂。 注意:一般要加渗透压稳定剂,以防止原生 质体破裂。
3.固定化原生质体
意义: (1)固定化原生质体去除了细胞壁的扩散障 碍,有利于氧的传递,营养成分的吸收和 胞内产物的分泌。 (2)原生质体不稳定,容易破裂,固定化后, 由于载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提高。
二、固定化方法
(一)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方法
吸附法 共价偶联法 交联法 包埋法
物理
离子交
吸附法 换吸附
纤维素
优点:条件温和,操作 简便,酶活力损失少。
缺点:结合力弱,易解 吸附。
2.共价偶联法(covalent binding or covalent coupling)
借助共价键 将酶的活性非 必需侧链基团 和载体的功能 基团进行偶联。
1)载体:亲水载体优于疏水载体
如:天然高分子衍生物: 纤维素 葡聚糖凝胶 亲和性好,机械性能差 琼脂糖 合成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聚苯乙烯 机械性能好,但有疏水结构 尼龙
将酶用物理的方法 包埋在各种载体(高聚 物)内。分为: 网格型:将酶包埋在高 分子凝胶细微网格中。 微囊型:将酶包埋在高 分子半透膜中。
1)网格型包埋法 (gel (lattic) entrapment)
又称凝胶包埋法
使用的多孔载体及其特点
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 滴至
海藻酸钠溶液+E (or cell) CaCl2 溶液中
孔膜内 。半透膜:直径几十微米到几百
微米,厚约25nm。 半透膜孔径<酶分子孔径,小于半透
膜孔径的小分子底物和产物可以自由进
出,被称为“人工细胞”。
与网格型包埋法相比,微囊型包埋法的优点: 1)固定化酶颗粒小,有利于底物和产物扩散。 2)半透膜能阻止蛋白质分子渗漏和进入,注入 体内既可避免引起免疫过敏反应,也可使酶免 遭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具有较大的医学价值。 缺点:反应条件要求高,制备成本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