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伤寒论》少阳病谈现代慢性病
从《伤寒论》少阳病谈现代慢性病
诊“干燥综合征”),腰痛,两上肢上举时左臀部刺痛,间断 性两小腿非凹陷性肿胀。 • 既往史:平常便秘。2018年肝区及右下肢胀麻,持续1年始愈。 高血压6年,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 肝。8年前因子宫颈癌行子宫全切术。青年时开始脾气不好、失 眠。
• 干咳、晨起干咳尤重、脾气急躁、脉弦----肝火郁结 • 间断性两小腿非凹陷性肿胀----水液不利,水道不通 • 高血压----肝气上冲 • 便秘----胃气不降 • 高脂、脂肪肝----水道不利、浊毒内生 • 肝区及右下肢胀麻----气机郁滞、足少阳胆经不通 • 两上肢上举时左臀部刺痛----足少阳胆经不通 • 不对成症状(肝区及右下肢胀麻、左臀部刺痛)----气机升降失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 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 汤主之
三焦不通
七、这是少阳病的一个类型
②合病并病
2020/12/13
太阳少阳 少阳阳明 三阳合病 少阳太阴 少阳少阴 少阳厥阴
风寒
(二)出入失度
营 营出卫入
卫
2020/12/13
过出 不出 不入 不出
多汗 面色萎黄 睡眠障碍 面色萎黄
心气虚
皮肤毛发疾 患
心脏疾患
周围神经麻 痹、瘫痪
皮肤毛发疾 患
周围神经麻 痹、瘫痪
胆失疏泄 2020/12/13(三)气机郁闭Fra bibliotek三焦气滞
气郁化火 水饮内停 气滞血瘀 营卫失调 上盛下虚 上下阻隔
从《伤寒论》少阳病谈现代慢性病
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院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导 张炜
六经病
一、六经病
伤于风邪或/及风邪未散的一组 疾病
以肠胃、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 胃经为中心的里热、里实证
以肝胆、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 胆经为中心的气火郁结证
与阳明病相反的以脾胃、足太阴 脾经为中心的脾胃气虚证
以心、肾阴虚、阳虚或阴阳 两虚的虚弱证
衡
• 子宫颈癌----气滞血瘀、湿浊交织 • 腰痛----肾气虚弱 • 舌瘦红,苔薄黄,脉细、口干渴、便秘----阴虚
八、这是少阳病的一个类型
气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 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①单纯少阳病
2020/12/13
火郁
气火郁结 气火水血经
络郁结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 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栀子豉汤主之
升降
2020/12/13
(一)升降失度
过升/不降 不升/过降
肝气 胃气 肾气 肺气 浊气 胆气 脾胃之气 肺气
清气
性格暴躁、耳鸣、眩晕、 高血压、中风
恶心、呕吐、呕血
高血压
咳嗽
头脑昏沉、思维迟钝、 记忆力↓、痴呆
胆小、怯懦、优柔寡断
困倦乏力、吊气、腹泻、 脏器脱垂
胸闷、COPD
癫痫、脑萎缩、阿尔茨 海默病
气机逆乱 经络不通 腠理不通
口苦而舌淡、憋胀 水肿、浮肿
浊毒→高脂、蛋白尿
痰湿→痰多 各种瘀血 多汗、睡眠障碍
皮肤病
眩晕耳鸣,乏力腰痛,便秘、漏 尿
心阳衰微 胃逆脾陷 肾水下寒 不对称症状
高血压、脑卒中、精神疾病
经络循行部位痛痹
痤疮、雀斑、银屑病、风湿性疾 病
痴呆 肿瘤 各种痛、癌
冠心、心律不齐、心肌病、心衰
胃食道反流、䐜胀、便秘
肾气虚弱
偏头痛、偏身麻木、偏瘫
案例1.咳嗽变异型哮喘----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 某女士,48岁。邓州市某小学教师。2020.12.7日初诊。 • 主诉:“刺激性干咳1.5月”。晨起干咳尤重。肺清,胸片“哮
喘”,便秘,面红,舌瘦红,苔薄黄,脉弦细。 • 去年类似咳嗽3个月。脾气急躁,失眠,心烦,口干渴(曾被误
人体 • 升:左升。肝升、脾升、
清气升、肾气升 • 降:右降。胆、胃降、肺
降、浊气降、心火降 • 出、入:营卫之气、神魂
六、人体气机运动规律
• 一、左升右降 • 二、升降出入相依 • 三、升降出入有度 • 四、脾胃是气机升降的轴心 • 五、肝胆是气机运行的钥匙
七、升降失常的结局
2020/12/13
2020/12/13
1.十大主症
• 按照相关度,依次是:脉弦,口苦,喜呕,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目 眩,耳鸣,心烦,咽干。
• 脉弦、耳鸣是我加上去的。
2020/12/13
脉象
2020/12/13
(1)脉象
典型
弦
①沉弦脉(牢脉)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
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论》 伤寒例
发生于厥阴经及其相关脏腑(肝、 心包)的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
肝积热的寒热错杂证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二、少阳病发病的原理
①“血弱气尽,腠 理开,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结于 胁下”(《伤寒论▪太
阳病中》)
②肝气郁结
气火郁结
胆火内郁 枢机不利
火郁 气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 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 汤主之”《伤寒论▪太阳病》
《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 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 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伤寒论▪ 少阴篇》
三、气火郁结的生理基础
胆腑:主疏泄,气机运动的启玥
三焦:气机运行的通道
气机 运动
四、自然界气机运动的方式
自然界 • 升:左升 • 降:右降 • 聚:阳气聚敛 • 散:阳气发散
五、人体气机运动的方式
小柴胡+桂枝汤/ 麻黄汤
风热
小柴胡+桑菊饮
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白虎 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姜汤、柴平汤、三焦汤
阴虚 阳虚
小柴胡+芍药甘草,龙 胆泻肝,小柴胡+黄连 阿胶汤。。。。
小柴胡+附子/真武/ 茯苓四逆/吴茱萸
小柴胡+乌梅丸
九、少阳病特征
(一)症状体征
两个“十大”
十大主症 十个或然证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伤寒论》少阳篇
脉象沉伏、脉形实大而长、微带弦象
变异脉象11种
②伏脉 ③革脉 ④实脉
⑤豆脉(动脉,短脉,聚脉)
⑥溢脉(上鱼际脉) ⑦覆脉(长弦脉)
《濒湖脉学》“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 动隐然深”
如按皮革,硬而搏指、浮而宽大,有类芤 脉但外坚中空,重按乏力
《濒湖脉学》“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 索转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