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章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章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章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试题集7-9章第七章体温一、是非判断题(错记为“—”,正确记为“+”)1、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被用于做机械功,其余少部分转变为热能。

()2、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6.80度,波动范围不超1度。

()3、人的正常体温通常习惯用腋窝温度来表示。

()4、一般来说,女子的基础体温比男子稍低些。

()5、人体温度的恒定,主要决定于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6、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越高对机体越有利。

()7、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90%以上。

()8、研究证明,人体活动的最佳温度为38度,而肌肉的温度为37.2℃。

二、选择题:1、安静时,在室温条件下()皮肤的温度最高,()最低。

A、胸部B、头额部位C、四肢未端2、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以()的温度,较能代表体内深部的温度。

A、口腔B、腋窝C、直肠3、儿童的体温()成人,老人则()成人。

A、略低于B、略高于4、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其有效利用率约为()A、30%B、50%C、70%D、90%5、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心脏B、肺C、肝脏D、骨骼肌6、女子的基础体温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有规律的波动,()较低,()最低,()逐渐回升。

A、经期及排卵前B、排卵后C、排卵日7、人体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散发,其中()散发热量最高。

A、呼吸道B、皮肤C、加温冷空气或冷饮食D、尿粪8、在不穿衣服的情况下,当空气温度达到()时,对流散热将减少至零。

A、34.50°CB、36.40°CC、36.70°CD、36.80°C9、当环境温度升至28—30°C以上时,()就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

A、传导B、对流C、蒸发D、辐射10、调节体温的皮质下高级中枢主要位于()A、延髓B、脑桥C、中脑D、丘脑下部11、()后腋下温度可升高到39.75℃有甚至超过40.0℃。

A、短跑B、中跑C、长跑D、超长跑12、引起汗腺活动适宜刺激是()A、热B、冷C、冷热三、概念题:1、体温2、不显汗3、基础体温4、服习四、简答题:1、调节体温的中枢在哪儿五、问答题:1、影响体温生理波动的因素是什么2、运动时体温适当升高对运动有什么意义答案: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1、(—)2、(+)3、(+)4、(—)5、(+)6、(—)7、(—)8、(—)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BC2、C3、BA4、A5、CD6、ACB7、B 8、A 9、C 10、D 11、D 12、A四、简答题答案:1、答:调节体温的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很多部位,从脊髓到大脑皮质几乎都有与体温调节有关的中枢,而丘脑下部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1、答:①昼夜波动因素。

由于机体昼夜间的生物节律性变化,使人体温度昼夜之间出现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4—6时最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②年龄因素,儿童的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则略低于成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直到出生数月后才趋稳定。

③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女子的体温略高于男子。

我国女子的基础体温平均为36.7度,男子平均为36.4度。

④运动因素,肌肉活动时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但若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发的热量,则体温升高,不同的肌肉运动,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同,但经过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答:运动时体温适当长高可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因为适当的体温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肌肉的粘带性,使肌肉收缩速度加快,肌力增加,提高肌肉组织中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加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等。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一、是非判断题:1、排尿过程是人体唯一的排泄途径。

()2、肾脏的主要机能是维持水平衡。

()3、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

()4、肾脏兼有内分泌的功能,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5、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原尿中的蛋白质极少。

()6、肾小球滤过动力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7、激烈运动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8、肾小管有分泌作用,而集合管无分泌作用。

()9、Na+的重吸收是K+分泌的前提。

()10、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出的水量比摄进体内的水量还多。

()11、肾脏不能分泌离子,有机物质和活性物质。

()12、肾脏能分不泌肝素。

()13、肾脏主要是通过排碱保酸作用来维持酸碱平衡的。

()14、运动后尿乳酸的含量能反映出体内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强度。

15、运动员安静状态尿蛋白为阴性,运动后常为阳性。

()16、肾脏有泌尿和内分泌,两方面的机能,所以对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选择填空:1、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呼吸器官B、消化器官C、肾脏D、皮肤2、两则肾脏24小时的滤过量约为()A、180LB、100LC、200LD、150L3、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A、收缩压B、晶体渗透压C、有效滤过压D、内压4、尿的PH值为()A、5.0—7.0B、8.0—9.0C、4.0—5.05、肾糖阈为()A、140—160毫%B、160—180毫克%C、180—200毫克%6、肾小管分泌的物质有()A、H+B、K+C、NH3D、肌酐E、尿酸7、肾脏具有分泌作用的部位有()A、肾小管B、集合管C、肾小管和集合管8、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H+B、K+C、Na+D、CL—9、长时间运动后尿量(),短时间运动后尿量()。

A、多B、少C、变化不大10、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时,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

A、下降B、略有升高C、无明显改变11、运动时,主要通过()使肾血流量减少,以保证肌肉的血液供应。

A、交感—肾上腺系统B、交感神经C、付交感神经12、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抗利尿素分泌增加E、抗利尿素分泌减少13、测定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有()A、一次尿量B、24小时尿量C、肾小球滤过率14、正常人一昼夜的尿量为()A、0.5—1升B、1—1.5升C、1.5—2升D、2—2.5升 15、运动性蛋白尿的特点是() A、永久性的 B、暂时性的 C、阵发性的 16、中跑运动后尿乳酸(),超长跑后尿乳酸() A、增多 B、减少 C、变化不大 17、运动员安静状态时尿蛋白呈() A、阳性 B、阴性 18、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反映() A、运动强度的大小 B、运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C、运动量的大小三、概念:1、排泄 2、肾单位 3、肾小球滤过率 4、有效滤过压 5、运动性蛋白尿 6、K+—Na+交换 7、水利尿四、简答题: 1、肾脏的排泄途径。

2、肾小球的滤过速度取决于哪三个因素。

3、H+—Na+交换过程可产生哪三种结果。

五、问答题: 1、排泄途径有哪个几方面 2、试述尿生成过程。

3、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简述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答案:一、是非判断题答案:1、(—)2、(—)3、(+)4、(+)5、(+)6、(+)7、(—)8、(—) 9、(+) 10、(+) 11、(—) 12、(+) 13、(—) 14、(+)15、(+) 8、(+)二、选择填空题答案:1、C2、A3、C4、A5、B6、BCDE7、C8、AC9、BC10、A 11、A 12、E 13、C 4、B 15、B 16、AC 17、B 18、AB五、问答题答案提纲:1、答:①从呼吸器官排泄CO2和少量水分②从消化道排出,主要是经肝脏代谢产生的胆色素③从皮肤泌汗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尿素和盐④从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各种代谢终产物2、答: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3、答: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及被动充血、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造成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尿中出现蛋白。

4、答:肾小管分泌H,有H+—Na+交换作用。

H+—Na+交换过程可产生三种效果:①肾小球滤液中碳酸纳(NaHCO3)的重吸收。

②尿的酸化③形成铵盐随尿排出。

第九章内分泌一、是非判断题: 1、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经分泌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 2、激素可加速或抑制体内原有代谢过程。

() 3、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时,甲状腺素可分解产热。

() 4、激素虽不是营养物质,但能催化体内的代谢过程。

()5、体内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受体,均可对同一激素产生反应。

() 6、含氮激素到达靶细胞后不能通过细胞膜,必先与受体结合才能引起特异通道开放而进入细胞内。

() 7、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 8、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

() 9、激素—受体复合物是类固醇激素作用过程的第二信使。

() 10、甲状腺机能亢进,人体基础代谢升高。

() 11、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

() 12、甲状旁腺素有加强肾小管对无机盐的重吸收作用从而减少盐的排泄。

() 13、血钙升高时,神经和肌肉组织兴奋性降低;反之,则升高。

() 14、胰岛素有促进体内的糖原分解,并经肾脏向体外排泄的作用。

()15、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糖异生作用。

() 1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均受血糖浓度的调节。

() 17、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大量分泌激素入血,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 18、肾上腺素的作用与付交感神经兴奋的效果相近似。

() 19、肾上腺素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抑制作用。

() 20、肾上腺素可使冠状血管扩张。

()二、选择填空题: 1、激素是() A、高效能生物性物质 B、高效能的酶 C、高效能催化剂 2、激素能作用于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上存在着()A、特异的酶B、DNAC、特异的受体 3、能直接透过细胞膜的激素称为()激素。

A、类固醇B、含氮C、含糖 4、体内绝大多数含氮激素的分泌速率受神经、激素、以及血中被调节物质的浓度的()调节。

A、正反馈 B、负反馈 5、一般认为,肾上腺皮质素、性腺激素属于()类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属于()类激素。

A、类固醇 B、含氮 6、甲状腺素对组织的新陈代谢有()作用,对生长发育有()作用。

A、加强或加快 B、减弱或减慢 C、尚不了解的 7、甲状腺素促进脂肪(),促进肝糖元(),促进蛋白质()。

A、合成 B、分解 8、甲状腺素增多时,骨骼生长速度(),软组织的生长速度(),骨骺板的闭合()。

A、加速 B、减慢 C、变化不大 9、甲状腺素可()神经元突触的活动。

A、促进B、抑制C、不明显改变10、甲状腺素()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