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保护的四项措施-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人权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法律价值,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更重要的是,人权实现需要一个切实可靠的制度内和制度外的保障机制。
在国际上,人权实现主要通过以下制度和机制加以保障:一是通过立法来建立各项人权保障制度是各国实现人权的最重要的国内法措施。
人权实现首先是依靠各国立法手段实现的,也就是说,任何国家都是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手段,把需要加以保障的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的人权加以具体化和规范化,将人权要求上升到人权规范,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权的实现。
通过宪法和法律等国内法措施来保障人权的实现也是两个国际人权公约要求缔约国履行的公约义务。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尽最大能力承担个别采取步骤,或经由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采取步骤,以便用一切适当方法,尤其是用立法方法,逐渐达到本公约中所承认的权利的充分实现。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条第二款也规定:凡未经现行立法或其他措施予以规定者,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担其宪法程序和本公约的规定采取必要步骤,以采纳为实施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所需的立法或其他措施。
因此,通过立法手段来保障人权的实现是人权保障机制中最重要的步骤。
二是通过司法审判程序来实现人权的有效法律救济是大多数国家在人权保障中采取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人权实现的保障机制中,基于诉权产生的司法审判程序是保障人权实现的最有效的机制。
许多国家都将司法审判程序作为本国国内法上保障人权的最终和最有效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国家还建立了专门以审判人权案件为任务的宪法法院和宪法审判程序。
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在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5项具体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除了立法之外,可被认为是适当的措施还包括,为根据国家法律制度属于司法范围的权利提供司法补救办法。
例如,委员会注意到,不受歧视地享有公认的人权往往可以通过司法或其他有效补救办法得到适当的促进。
三是依靠各种从事人权保障活动的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来提高政府在实现人权保障中的能力。
早在美国旧金山起草《联合国宪章》的时候,就有几个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对非政府组织在保障和促进人权中的作用的肯定,《联合国宪章》第七十一条规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得采取适当办法,确保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本理事会职权范围之内的事件。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也在1968年5月23日以1296号决议的方式通过了关于非政府组织具有三种咨询地位的决议。
目前,非政府组织广泛地活跃在区域性和联合国的人权机构中,帮助有关的国际人权机构来审查缔约国提交的履行公约的报告。
有些非政府组织还代表受害人向国际人权机构提交人权受到侵犯的指控。
如美洲人权委员会在一份决议中指控美国允许处死未成年人,因此侵犯了生存权,这就起源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和国际人权法组织所提交的一份指控书。
目前活跃在国际人权领域的比较有名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国际人权联盟和国际法学家委员会等全球性的人权非政府组织以及如安第斯法学家委员会、赫尔辛基观察、拉美华盛顿办事处等区域性的非政府人权组织。
当然,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协助国际人权机构监督缔约国履行公约义务的同时,有时也对缔约国实施公约的情况作过多的不实的评价,对其作用存在着褒贬不一的评论。
四是建立完善的人权教育体系来推动人权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国际人权保护的一种趋势。
联合国从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开始,就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来普及宣言所强调的人权保护精神。
根据1993年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的建议,联合国宣布自1995年1月1日起10年为“联合国人权教育十年”。
在联合国第51届会议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2届会议上,联合国及人权委员会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国各机构和项目、国际和地区组织、国家机构、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的其他行为者包括传媒在人权宣传和人权的普及教育方面进行充分有效地合作,以此促进人权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以人权教育为宗旨的人权研究机构,如北欧国家的人权研究所、爱尔兰人权研究中心、法国的人权教育学院等等,这些人权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与各国研究和教育机构合作,积极从事国际人权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岩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522)(中文版)()国际商会调解国际商会仲裁范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国际商会争议解决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 522) 一、总则和定义第一款:《托收统一规则》第522号的应用。
(1)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修订本将适用于第二款所限定的、并在第四款托收指示中列明适用该项规则的所有托收项目。
除非另有明确的约定,或与某一国家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 522)一、总则和定义第一款:《托收统一规则》第522号的应用。
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修订本将适用于第二款所限定的、并在第四款托收指示中列明适用该项规则的所有托收项目。
除非另有明确的约定,或与某一国家、某一政府,或与当地法律和尚在生效的条例有所抵触,本规则对所有的关系人均具有约束力。
(2)银行没有义务必须办理某一托收或任何托收指示或以后的相关指示。
如果银行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选择了不办理它所收到的托收或任何相关的托收指示,它必须毫不延误地采用电讯,或者如果电讯不可能时采用其它快捷的工具向他收到该项指示的当事人发出通知。
第二款托收的定义就本条款而言:(1)托收是指银行依据所收到的指示处理下述(2)款所限定的单据,以便于:a.取得付款和/或承兑;或b.凭以付款或承兑交单;或c.按照其他条款和条件交单。
(2)单据是指金融单据和/或商业单据。
a.金融单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或其他类似的可用于取得款项支付的凭证;b.商业单据是指发票、运输单据、所有权文件或其他类似的文件,或者不属于金融单据的任何其他单据。
(3)光票托收是指不附有商业单据的金融单据项下的托收。
(4)跟单托收是指:a. 附有商业单据的金融单据项下的托收;b.不附有金融单据的商业单据项下的托收。
第三款托收的关系人(1)就本条款而言,托收的关系人有:a.委托人即委托银行办理托收的有关人;b.寄单行即委托人委托办理托收的银行;c.代收行即除寄单行以外的任何参与处理托收业务的任何银行;(2)付款人即根据托收指示向其提示单据的人。
二、托收的形式和结构第四款托收指示a.所有送往托收的单据必须附有一项托收指示,注明该项托收将遵循《托收统一规则》第522号文件并且列出完整和明确的指示。
银行只准允根据该托收指示中的命令和本规则行事;b.银行将不会为了取得指示而审核单据;c.除非托收指示中另有授权,银行将不理会来自除了他所收到托收的有关人/银行以外的任何有关人/银行的任何指令。
(2)托收指示应当包括下述适宜的各项内容:a.收到该项托收的银行详情,包括全称、邮政和SWIFT地址、电传、电话和传真号码和编号;b.委托人的详情包括全称、邮政地址或者办理提示的场所以及,如果有的话,电传、电话和传真号码;c.付款人的详情包括全称、邮政地址或者办理提示的场所以及,如果有的话,电传、电话和传真号码;d.提示银行(如有的话)的详情,包括全称、邮政地址以及,如果有的话,电传和传真号码;e.待托收的金额和货币;f.所附单据清单和每份单据的份数;g.i.凭以取得付款和/或承兑和条件和条款;ii.凭以交付单据的条件付款和/或承兑其他条件和条款缮制托收指示的有关方应有责任清楚无误地说明,确保单据交付的条件,否则的话,银行对此所产生的任何后果将不承担责任;待收取的手续费指明是否可以放弃;i.待收取的利息,如有的话,指明是否可以放弃,包括利率、计息期、适用的计算期基数(如一年按360天还是365天);j.付款方法和付款通知的形式;k.发生不付款、不承兑和/或与其他批示不相符时的指示。
(3)a.托收指示应载明付款人或将要办理提示场所的完整地址。
如果地址不全或有错误,代收银行可尽力去查明恰当的地址,但其本身并无义务和责任。
b.代收银行对因所提供地址不全或有误所造成的任何延误将不承担责任或对其负责。
三、提示的形式第五款提示(1)就本条款而言,提示是表示银行按照指示使单据对付款人发生有效用的程序。
(2)托收指示应列明付款人将要采取行动的确切期限。
诸如首先、迅速、立即和类似的表述不应用于提示、或付款人赎单采取任何其他行动的任何期限。
如果采用了该类术语,银行将不予理会。
(3)单据必须以银行收到时的形态向付款人提示,除非被授权贴附任何必需的印花、除非另有指示费用由向其发出托收的有关方支付以及被授权采取任何必要的背书或加盖橡皮戳记,或其他托收业务惯用的和必要的辨认记号或符号。
(4)为了使委托人的指示得以实现,寄单行将以委托人所指定的银行作为代收行。
在未指定代收行时,寄单行将使用他自身的任何银行或者在付款或承兑的国家中,或在必须遵守其他条件的国家中选择另外的银行。
(5)单据和托收指示可以由寄单行直接或者通过;另一银行作为中间银行寄送给代收行。
(6)如果寄单行未指定某一特定的提示行,代办行可自行选择提示行。
第六款即期/承兑如果是见单即付的单据,提示行必须立即办理提示付款不得延误;如果不是即期而是远期付款单据,提示行必须在不晚于应到期日,如是要承兑立即办理提示承兑、如是付款时立即办理提示付款。
第七款商业单据的交单(承兑交单D/A和付款交单D/P)(1)附有商业单据必须在付款时交出的托收指示,不应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
(2)如果托收包含有远期付款的汇票,托收指示应列明商业单据是凭承兑不是凭付款交给付款人。
如果未有说明,商业单据只能是付款交单,而代收行对由于交付单据的任何延误所产生的任何后果将不承担责任。
(3)如果托收包含有远期付款的汇票而且托收指示列明应凭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时,则单据只能凭该项付款才能交付,而代收行对由于交单的任何延误所产生的任何结果将不承担责任。
第八款代制单据在寄单行指示或者是代收行或者是付款人应代制托收中未曾包括的单据(汇票、本票、信托收据、保证书或其他单据)时,这些单据的格式和词句应由寄单行提供,否则的话,代收行对由代收行和/或付款人所提供任何该种单据的格式和词句将不承担责任或对其负责。
四、义务和责任第九款善意和合理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