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庆龄故居考察报告

宋庆龄故居考察报告

宋庆龄故居考察报告篇一: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四月5日,农历清明节,我们测控党支部来到了什刹海畔,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

有道是“国母故居赏海棠,绿叶无心花自香,后海恬静春光好,碧水温馨润红妆”。

这座雅致的小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当然,比西海棠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位曾经的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生平展示。

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未曾在课本中学到的关于宋庆龄同志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痕迹。

而这些点点滴滴更加深了我们对她的了解。

比如,其中有斯大林赠送宋庆龄的轿车、周总理赠送宋庆龄乔迁此地之喜的画屏、宋庆龄同志与中华民国主席孙中山的结婚照,更有宋庆龄同志早年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求学时登上校刊的照片,看着当年的她,也和现在处于大学中的我们一样,青春无限,朝气蓬勃。

也许当时的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会发起并组织了“保卫中国同盟”,支援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游击区的抗日斗争,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致力于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但是,就是一步一步,坚持自己的信念的走下来,宋庆龄同志成为了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流芳千古,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的伟大的女人!---------------Cao Hang篇二: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前年到北京出差之余,参观了位于后海的宋庆龄故居。

故居原是好像是溥仪父亲载沣的王府,后由政府划拨改建,宋庆龄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九年。

故居里,绿树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宅子,楚楚亭台楼榭,风景秀丽。

时值深秋,故居内举办了菊展。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主人的品格相配。

故居里有一座楼,是宋庆龄日常起居、办公、接待客人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起居室也成了抢救室。

故居还有一个纪念馆,用图片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叫《宋氏家族第一人》,讲他的父亲宋耀如的奋斗经历;高中时读过《宋庆龄评传》,后来还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宋家王朝》,对这个传奇家族和故居的主人多少有点了解,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图片,很容易耐着性子一张一张的看下去,对图片下面的介绍文字,能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在所有介绍中,令我难忘的一组图片和实物是讲她在病重弥留之际,全国各地的群众写来的慰问信,信封上的地址有的简单到:“北京,人大常委会,宋副委员长(收)”。

有的信寄来了祖传的药方。

在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向全国发布关于宋庆龄的病情公告,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震撼,立刻理解到“爱戴”两字的内涵,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用“国之瑰宝”形容她的用意所在。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现在。

篇三: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

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

下面是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进了宋庆龄故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长廊,穿过长廊,就来到了大草坪,草坪上种着一棵古槐,名叫"凤凰国槐"它西面的树枝很高,东面的树枝很低,看起来很像一只凤凰,所以取名为"凤凰国槐",它还曾被雷电劈过。

再向前走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宋奶奶住的地方,一进大门就是客厅,客厅是商议事情的地方,宋奶奶每次都把正对门的座位让给客人坐,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宋奶奶也非常喜欢运动,她把康乐棋看成一种运动,经常和工作人员打康乐棋。

再往楼上走就是书房、卧室和小厨房,宋奶奶经常和佣人一起做夜宵。

我们再下楼往里走就是一个四合院,四合院里有西府海棠,西府海棠的花有淡淡的香味,而别的海棠却没有,在北京只有六棵。

在四合院的中间立着一个剑石,它很像一把剑,所以称剑石,起镇宅辟邪的作用。

我们出了大楼映入眼帘的是岁岁平安石,一块太湖石上写这四个大字,表示长寿的意思。

岁岁平安石的上面就是瑰宝亭,亭上的梅花图案象征着宋奶奶高尚的品格。

再往前走,就是宋奶奶生前十分喜欢的老石榴桩景,他现在仍开花结果,一九八八年被誉为国宝盆景。

它的上面是接福石,一块石头上写着篆书"接福"二字,宋奶奶每次接待客人时都要请客人在这里照相留念。

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这次游览,我真是恋恋不舍,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记载着宋奶奶伟大光荣的一生,值得大家去参观参观。

篇二: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里,曾经住过一代伟人—宋庆龄。

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4月23日,我们四年级同学到上海宋庆龄故居进行了实践考察活动。

导游阿姨先带我们来到了后院,我们看到首先的是一群象征和平的鸽子。

旁边是一个车库,这里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接着,我们来到了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

从这里看,这幢洋房是一艘船型真是美丽至极。

参观了花园后,我们又来到了宋奶奶的卧室。

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还有宋奶奶去世后,黛丝·雅斯巴为她画的素描。

进入客厅后,我们能看见北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

客厅对面是餐厅,在这间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

导游阿姨又带我们来到了楼上,卧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

我们又穿过卧室,走到了宋奶奶的办公室,这里摆放着毛笔、老花镜......,都是她生前用过的。

了解了宋奶奶的生活,我们来看看文物馆,这里有宋奶奶的照片,还有她写的题词、创办的杂志、家人的物品。

她还会根据客人的喜好,来修改菜单。

这次参观让我对这一代国母的了解还真不少,也让我知道了:孙中山爷爷与宋庆龄奶奶生前无事不刻在为中国的事业发展无私地奉献,即使我长大后不能向他们那样,但要从我做起,从生活做起,以孙爷爷、宋奶奶为榜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啊,宋奶奶,我爱您!您是我心中永远怀念的奶奶!篇三: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早就想瞻仰宋庆龄故居了,3月17日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乘地铁8号线在大世界换26路公交车,在武康路下车,这里十分僻静,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正想打听,猛一回头见到马路对面就有黑底镶嵌金字的"宋庆龄故居"五个大字。

进到门里,见到了汉白玉雕刻的宋庆龄的坐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后面的楼门口挂着"宋庆龄文物馆"的匾额,径直往里走,院子里的车库停放了两辆轿车,一辆是大红旗,一辆是斯大林赠送的吉姆牌轿车,这都是宋庆龄生前坐过的轿车,然后从侧门进去,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室内不许拍照,只能静静地听,听完了介绍,我们又仔细地一件一件文物参观了一遍。

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红顶白墙的漂亮小洋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楼前有草坪和停车场,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种了40株百年香樟,四季常青,环境优美。

据说这是1920年德国船王鲍尔为自己设计的私人别墅,此后几易其主:先是归于德籍医生菲尔西,此后又被他抵押给银行,后来被上海银行公会会长、著名金融专家朱博泉先生斥资买下,最后又被国民党政府没收,成为中央信托局的招待所,蒋纬国也曾在此居住。

之后,由于宋庆龄把香山路的寓所作为"国父纪念馆"、宋家老宅的房子又开办了幼儿园,她在上海便居无定所,蒋介石于公于私都觉得说不过去,便令其子蒋纬国搬出,中央信托局根据蒋介石的手谕,将此屋拨给宋庆龄使用。

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到这里居住。

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

讲解员告诉我们:宋庆龄把这里视为她的家,她说到北京是去上班,回到上海就是回家。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

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改名为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XX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5月宋庆龄逝世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宋庆龄在上海寓所的遗物"就地保管、就地处理",其故居辟为永久性纪念地的指示精神,对遗物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房屋进行局部维修。

从1982年1月起实行内部开放,主要接待孙中山、宋庆龄的海内外亲属和生前友好,来沪参观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及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以上的负责人,以及各地来沪参观的老红军。

1988年5月14日故居正式向社会开放。

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的遗物,总数在一万件以上。

如宋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写下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

在这间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

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4000余册。

二楼是卧室和办公室,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算做对她婚姻的承认,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

室内摆放着孙中山18岁时的照片和孙中山逝世前一年与宋庆龄的合影。

书桌上放着她生前使用过的文具用品。

室内还存放着一架钢琴。

二楼走廊里,挂着宋庆龄1951年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时的照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