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7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4. 施工作业方法和顺序 (1)施工作业方法
连续作业法:由同一劳动组织(队或班、组),连续依次完成一项工程的全部工序,工作内 容包括各种不同的技术工作。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工程,如单独的小桥涵工程。
流水作业法:即把一项工程的不同工作内容,划分为不同工序,依次由不同工种组成的专业 工队或班组来完成。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桥梁工程。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3.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1)如何经济地选择施工机械
①经济选择的一般原则 机械施工单价的高低是选择施工机械的基础。 还要考虑:机械的通用性,是否适合将来的使用;安装场地能否满足所需要的空间;从车站或码头到工 地的运输道路能否满足需要;机械的噪声、振动等是否超出施工现场环境的限制等。 ②进行经济比较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具体计算出劳动力、机具、材料等的日程需要量,并规定工作班组及机械在作业 过程中的移动路线及日程。 (3)在施工方法上,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细目的具体施工细节。例如:不同水深的基坑围堰如何修筑, 不同部位混凝土模板如何安装,混凝土如何浇筑等。总之,必须具体到能按所定施工方法确定工序,劳动组 织及机具配备。 (4)工序的划分、劳动力的组织及机具的配备,既要适应施工方法的需要,还要考虑适应工作班组的组织 结构和设备情况,要最有效地发挥班组的工作效率,又便于实行分项承包和结算,还要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 施工安全。 (5)要考虑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留有调节计划的余地。
桥头接线可在桥梁开工之前修通,并可利用作场外运输路线时,采用汽车运输一般是合宜的。
(2)选择运输方式的经济比较 选择运输方式的经济比较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把需要从同一发货地点运至同一卸货地点的各种物资的数量(t)及运量(t · km)算出。 ②根据施工需要,决定应在若干工作班内将物资运完,求出每一工作班需要运输的物资数量。 ③根据具体情况,初步选定几种可能的运输方式。 ④分别按各种可能的运输方式,计算需要的运输工具数量。 ⑤分别计算每种可供选择的运输工具的成本,进行比较。
2)施工进度计划 (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 施工进度计划通常要分阶段编制,并且要与各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相适应 (2)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现形式 施工进度计划一般用形象的图示法表现,通常采用横道图 3)施工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的调配应遵循的规律: ①开始时调少量工人进入工地做准备工作; ②随着准备工作的进展,进入工地的工人数量陆续增加,到工程全面开工时,工人人数增 加到计划需要量的最高额; ③尽可能保持人数稳定,直到工程主要部分完成后,工人逐步分批撤离工地,最后只留少 量工人完成收尾清理工作。 劳动力调配图: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图可以计算出各个时期所需劳动力人数绘制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方法的确定 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它对工程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根据 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为桥梁分部、分项工程在具体施工条件下拟订 的战术措施。
确定施工方法,应考虑桥梁各部分的结构和受力特点,结合现场一切有关的自然条件和施 工单位拥有的施工经验和设备,吸收国内外同类工程成功的施工方法和先进技术,以达到 施工。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机具、设备计划 ◆依据已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计划,在选定施工机具的种类、规格、数量 的同时,还要确定所需机具的进场、退场时间。 ◆机具、设备的进场时间及数量,原则上也应同劳动力计划一样,不可时增时减。还应注意 避免进场后长期停置不用。 5)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桥梁工程的材料费用,一般要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0% ~70%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一)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制订
1.选择和制订施工方案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选择和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 要求:
可行:施工方案能从实际出发,符合当前实际情况,有实现的可能性。
技术先进:能有效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从而提高工效、缩短工
期、保证质量。 经济合理:能尽量采用降低施工费用的一切正当、有效的措施,挖掘节约的潜力,使 施工费用降至最低限度。 施工安全:施工方案符合安全规程,有保证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6)施工运输计划
桥梁施工用的材料、制品、机具、设备、燃料、生活用物资等的运输量十分浩大,妥善组织运输工作, 正确选择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对降低成本和加速工程进展将起重大作用。 场外运输:各种料具、物资从产地或交货地点运到工地仓库、料场。 场内运输:在工地范围内,从仓库、料场或预制场等地到施工点的料具、物资搬运。 (1)场外运输方式的选择 ◆在通航河流上建桥,应充分利用水运的有利条件,除了有时需要修建卸货的临时码头外,几乎不需什么创 办费,运费也比其他运输方式低。 ◆施工现场有现成公路直接通过时,或者公路离现场不远,可以修建简易公路(便道)与现场接通时,或者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也称初步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主要是制订桥梁施工的轮廓计划,初步拟订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时
间(工期)。 初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由设计人员结合桥梁结构设计进行。
有些结构设计计算是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的,只有拟订了施工方法,结构设计工 作才能进行。工程概算也要依据一定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时间进行编制。 虽然这个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可能编制得很详细、具体,但它是把桥梁设计付 诸实施的战略性决策,应当力求切合实际。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目标: 1.熟知桥梁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主要内容; 2.能够进行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4.会横道式进度计划与垂直进度计划技术; 5.会网络计划技术。
任务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及公路桥涵有关设计标准及规范的相关内容,并视需要收集其它相关 信息,每组各成员单独准备分析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并由一人作好记录并整理上交 《 ××桥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性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在参加施工投标时,应根据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单位
的具体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标以后,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 位还必须进一步重新审查、修订或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在深入了解和研究了设计文件,以及调查复核了现场情况之后着手编制的。 它不但要对设计中拟订的施工方法进一步决定付诸实施的具体措施,还要深入研究是否有需要加以改进、甚至 加以改变的地方。对设计中未规定施工方法的,则要一一落实合适的施工方法。施工中所需劳动力的工种、数 量及进场、退场时间,所需机具的种类、规格、数量及进场退场时间,所需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分期供 应计划,工地运输组织工作,附属企业、加工厂的设置,预制场的布置,工地用临时房屋的规划,工地供水、 供电的计划,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以及降低成本措施,施工财务计划等,都要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来决定。
a.大型施工机械的体积大,重量大,有时受道路、桥梁、铁路等的净空限制或载重 限制而无法采用。 b.使用一台大型机械代替多台小型机械,固然能提高效率,但一旦发生故障就会使 施工停顿,引起重大损失。多台小型机械如有一台发生故障还可一面修理坏了的机械, 一面继续开动完好的机械施工。 c.大型机械购置投资大,而且存在是否适应将来工作的问题,所以要对初始投资结 合机械通用性和利用率问题进行考虑。 d.有些工作必须大小容量的机械配套使用。 e.有些工作要配备比实际需要量稍为富余的施工容量的机械。 f.机械容量必须适应工程规模的需要,如果采用大型机械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率时, 反而不如充分发挥中小型机械的容量较为有利。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过程中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过程中基层施工单位还要根据各分部工程(如基础工程、墩台工 程、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工作等)的具体情况,及分工负责施工的队 或班组的人力、机具等配备情况,编制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1)它是用来直接指挥施工的计划,因此应具体制订出按工作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这是它的核心内容。
学习引导:本工作任务沿着以下脉络进行学习: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是桥梁施工淮备工作的 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导桥梁施工的基本技 术经济文件,也是对施工实行科学管理的 重要手段。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一、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主要内容
• (一)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 (二)施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 (三)施工过程中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情境七
桥梁下部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现场规划和场地布置
1.施工现场规划和场地布置的一般原则 (1)将各种附属企业、预制场、加工棚、仓库、施工中位置固定不动的机械等,设置在能 发挥最大效能的地点。 (2)使工地运输费用最省,而且运输方便。 (3)使临时工程的费用尽量低。 (4)使工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往返行走的时间最少,同时生活上又须尽量方便。 (5)要适合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2.施工现场规划和场地布置的主要内容 (1)施工附属企业的规划和布置。 (2)工地临时房间的规划与布置。 (3)工地仓库及料场布置。 (4)施工现场运输的规划。 (5)工地供电的规划。 (6)工地供水的规划。
一般情况下,在编制施工机械组合计划和平衡各项工程的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时,应使用最大或正常
施工速度,使计划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以推动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 在编制长期(如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施工进度计划,或对施工费用进行估价时,一般应采用平均施工 速度,使计划及估价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