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温度测量

第2章 温度测量

17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非接触式测温仪表是采用感温元件与被测 物体不直接接触的方法来测量温度。
光学高温计、比色高温计、辐射高温计、 声波测温、激光测温
18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测温方式 类别
膨胀类
接触式测 温
热电类 电阻类
非接触 式测温
其他电 学类
光纤类
辐射类
原理 利用液体气体的热膨胀及物质的蒸
度范围内:用在三个规定温度点分度过的3He或 4He气体温度计。 由 平 衡 氢 三 相 点 ( ~13.8K ) 到 银 凝 固 点 (~962℃):应用铂电阻温度计。 银凝固点(~962℃)以上温度区间:采用普朗 克定律外推,使用光学或光电高温计。
12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二、温度标准的传递
第二章 温度测量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第三节 热电偶测温 第四节 热电阻测温 第五节 非接触式测温
1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一、温度与温标
(一)温度 宏观:热力学第零定律 微观:物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温度密切相 关
2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温度的测量 如果事先已经知道一个物体的某些性质或状态随 温度变化的确定关系,就可以以温度来量度其性 质或状态的变化情况,这就是设计与制作温度计 的数学物理基础。
8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3.国际温标 国际温标的由来 具备的条件:
尽可能接近热力学温标 复现精度高,各国均能以很高的准确度复现同
样的温标,确保温度量值的统一 用于复现温标的标准温度计,使用方便,性能
稳定
9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国际实用温标 (ITS-90)
在1990年国际温标中指出,热力学温标是基本 物理量。单位开尔文,符号为K。它规定水的三相 点热力学温度为273.16K,定义开尔文一度等于水 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二、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它是利用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制 成,有杆式和双金属片式两种。
24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的感温双金属元件的形 状有平面螺旋型和直线 螺旋型两大类。
固体膨胀式温度 计抗振性好,读数方便 ,但精度不太高,只能 用做一般的工业用仪表 。
25
三、压力式温度计
原理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20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膨胀式温度计是利用物体受热膨胀的原 理制成的温度计,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 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② 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③ 压力式温度计
21
一、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1. 测温原理 2. 主要特点: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22
3. 分类: 水银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23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26
原理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27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气压变化 利用两种金属的热膨胀差
利用热电效应
固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
半导体器件的温度效应 晶体的固有频率随温度而变化 利用光纤的温度特性或作为传光介

利用普朗克定律
典型仪表 玻璃液体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热电偶 铂热电阻 铜类电阻 热敏电阻 集成温度传感器 石英晶体温度计 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纤辐射温度计 光电高温计 辐射传感器 比色温度计
特点:不与被测物体接触,也不改变被测物体 的温度分布,热惯性小。
通常用来测定1000℃以上的移动、旋转或反 应迅速的高温物体的温度。
16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3.测量仪表的分类 接触式测温法是使感温元件直接与被测物
体或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感受被测物体 或被测介质的温度变化。 膨胀式、压力式、热电阻与热电偶温度计
测温范围/℃ -100~600 -100~500 -80~600 -200~1800 -260~850 -50~150 -50~300 -50~150 -50~120 -50~400 200~4000 800~3200 400~2000 500~3200
19
第二章 温度测量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第二节 膨胀式测温 第三节 热电偶测温 第四节 热电阻测温 第五节 非接触式测温
3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电阻、体积、电势 其性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单调性、线性 灵敏性 应有较宽的测量范围。 有较好的复现性和稳定性。
4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二)温标
1.经验温标
它是借助于某一种物质的物理量与温度变化的 关系,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所确定的温标。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14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1. 接触法
当两个物体接触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达到热 平衡后,则它们的温度必然相等。如果其中之 一为温度计,就可以用它对另一个物体实现温 度测量,这种测温方式称为接触法。
特点: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有良好地热接触, 使两者达到热平衡。
15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2.非接触法
利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测定物 体温度,这种测温方式称为非接触法。
10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在ITS-90中同时使用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 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为t90),其关系为
t90 = T90 - 273.15
11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ITS-90的一些规定如下: 由0.65K到4He临界点(~5.2K):用3He和4He周
期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由4He沸点(~4.2K)到氖三相点(~24.6K)温
类似的经验温标还有兰氏、列氏等 经验温标的缺点在于它的局限性和随意性
C 5 F 32
9
6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2.热力学温标(开氏温标(K)或绝对温标) 绝对零度 理想温标
卡诺定理
T1 Q1 T2 Q2
7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热力学温标规定: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三 相点为273.16K,沸点与三相点之间分为100 等 分 , 每 等 分 1K , 将 水 的 三 相 点 以 下 273.16K定为绝对零度(0K)。
与国际实用温标有关的基准仪器均由国家指 定机构(我国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保存,并 通过下级计量机构(如省、市级的技术监督局) 进行传递,通常采用较高级对较低级进行校验。
13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三、温度测量方法及测量仪表的分类
物质的某些物理特性是温度的函数间接地获 得温度值。
根据温度测量仪表地使用方式,通常可分类 为接触法与非接触法两大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