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全套课件

成本会计全套课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
第一章
第一节
总论
成本的经济内涵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一)成本的一般含义 ——成本是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为达到一定 的目的,所耗费的资源的货币化及其对象化。有四方 面的含义: 1、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而耗费的资源用 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 2、是为取得物资资源而应付出的经济价值; 3、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 4、是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最大经 济价值。 其他书本的定义:如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 耗费的资金或对象化的费用等等。
银行存款(现金) 应付帐款(预付帐款)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物资采购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对应性 实践性
学习要求
1、考勤纪律要求; 2、作业要求; 3、课堂要求 (1)纪律 (2)练习 (3)笔记
本书的结构及授课安排

总论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直接费用的核算 即为生产费用在各 间接费用的核算 种产品之间的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之间的分配核算 第六章 *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七章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不讲) 第八章 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 本法 (不讲) 第九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分析不讲) 第十章 其他主要行业的成本核算 (不讲)
《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
以《会计学基础(原理)》、《财务会
计》为基础 以生产成本的核算为中心内容,详细介 绍成本计算、核算的方法 核算程序中的位置
《税务会计》的主要内容
税收的基本知识 重要税种的法律规定
企业的涉税业务善于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帐户间关系 联系起来,用程序图表示。
(二)理论成本 w=c+v+m c+v——成本 (三)应用成本 ——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也称现实成本, 是按照现行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以正常 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消 耗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价值 中应纳入成本范围的那部分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应用中,成本的概念主要用于产品的制 造成本,即产品成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狭义成 本的概念。所谓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 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的总和。
是会计学的最基础课程 会计的基本理论:目标、职能、假设、准则等 会计的基本方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
运用帐户、复式记帐、设置和登记帐薄、成本 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循环 简单的会计要素的核算
《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了《会计学基础(原理)》 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 用、损益)的核算
二、成本的作用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 标; 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应考虑的一项重要 因素; 4、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 据。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内容和职能
一、成本会计的涵义 ——现代成本会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进行筹划和核算的原理、方 法及制度的综合。 补充:成本会计的发展 成本会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经历了三个阶段: 1、记录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 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产业革命, 企业数量、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企业间出现了竞争, 使成本会计受到重视。但当时的成本会计仅仅使对生 产过程中生产消耗的被动记录和计算,生产费用的发 生没有计划,成本水平没有控制,管理者对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处于被动状态。
(二)成本决策
——是指按照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 其有关成本资料,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选 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 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有:P4 成本决策的常用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边 际贡献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决策 树法等。 (三)成本计划 ——是指在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 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及其相 关资料,通过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 以货币形式表现计划期产品的生产耗费和产品 成本水平,作为成本控制与考核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划的内容:P5
成本会计
张培莉 王俊秋编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及相互关系
按研究内容 按行业 1、会计学基础(原理)1、工业企业会计 2、财务会计 2、商业企业会计 3、成本会计 3、服务业会计 4、税务会计 4、金融企业会计 5、管理会计 (管理) 5、预算会计 6、……
《 会计学基础(原理)》 主要内容
2、标准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 这期间,随着资本垄断与竞争加剧,生产耗费控 制制度与泰勒科学管理制度的创立等,促进了成本会 计的改革。在会计工作中开始通过预先制定的标准成 本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 会计的内容从成本核算扩展到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同时,成本会计也从原来的主要用于工业 企业而发展到其他行业。 3、经营成本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产水平 的迅速提高,资本高度集中,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跨 国公司不断涌现,企业生产经营日趋复杂,时常竞争 日益激烈。成本会计不再局限于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 制和事后的计算与分析。控制的范围扩展到设计、工 艺等各环节,形成全面成本的概念。并借鉴和吸收勒 不少现代管理方法,使成本会计的重点转移到成本预 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等方面,形成了以预测、决 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为完整体系,以 管理为住的经营成本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内容 (一)成本预测 ——是指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 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 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成本水平 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P4 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大类预 测方法,定性预测的方法有经验法、专家调查 法等;定量预测的方法有趋势预测法、指数平 滑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