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档案管理
医疗器械档案的建立及分类管理
1.1医疗器械档案建立的意义
由于医疗器械数量的增加和使用频率的增高,其管理、维护、检修及不良事件等各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医疗器械档案是医院对其进行正常使用、维护和技术性能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料,因此在医院建立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尤为必要。
医疗器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院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就必须不断提高对医疗器械档案管理意义的认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医院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医院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 医疗器械档案的分类
按医疗器械购置、使用的全过程,档案可分为两部分:
(1)计算机存储档案:分为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医用耗材、计量器具三种档案。
(2)由文字、图表等形成的技术档案,它又可分为医疗设备档案、计量器具档案、医用耗材档案和其它档案。
1.3 医疗器械档案的管理
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存储档案由医疗设备科(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医疗器械的技术档案由医院档案室专业级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采用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安全保密措施,并结合合理、有效的保存时间,是确保医疗器械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手段。
2 医疗器械计算机存储档案
医疗器械计算机存储档案也称为日常账目管理,是医疗器械前期运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疗器械经济管理的基础环节。
其分为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计算机存储档案、医用耗材类计算机存储档案和计量器具存储档案三部分。
2.1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计算机存储档案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计算机存储档案即是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存贮的档案主要包括:
(1)存贮招(议)标结果:设备科(处)计算机管理人员将招(议)标结果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内容包括招(议)标时间、中标公司及联系人电话、中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中标价格、生产厂商、注册证号、注册证到期时间等。
(2)存贮科室医疗设备购置申请单。
(3)存贮医疗设备出入库单据:采用“账、表、卡一体制”,建立医疗设备主卡片,内容包括医疗设备名称、编码、所属分类、规格、型号、使用科室、国别、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单价、数量、总价、入库日期、出库日期、启用日期、附件情况等,形成医疗设备明细总账、台账、分户账。
在建立出入库单的同时,对每一台医疗设备自动生成医疗设备验收单和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卡片包含医疗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内容,粘贴在设备上。
系统可以根据日常需要,按照医疗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价格、使用科室、购置日
期、供应商、生产厂家等进行多途径检索、查询、制表及打印。
(4)存贮医疗设备的调拨单据、报废单据。
2.2医用耗材类计算机存储档案
医用耗材类计算机存储档案是指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其存贮的档案主要包括:
(1)存贮医用耗材招(议)标结果:设备科(处)计算机管理人员将招(议)标结果录入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中,内容包括招(议)标时间、中标公司及联系人电话、中标器械名称、规格型号、中标价格、生产厂商、注册证号、注册证到期时间等。
(2)存贮科室购置申请单。
(3)根据科室申请产生的备货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单位、数量、进价、供应商、取单时间、送货时间、取单人签字等。
(4)存贮器械出入库单据、到货验收登记:采用“账、表一体制”,形成医用耗材明细账、分户账,在建立出入库单的同时,自动生成配送单。
到货验收登记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单价、数量、总价、入库日期、批号、灭菌批号、灭菌标识、失效期、使用科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包装、送货人等;配送单内容包括器械下送科室、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送货人、接收人等。
系统可以根据日常需要,按照医用耗材名称、规格型号、价格、使用科室、购置日期、供应商、生产商等进行多途径检索、查询、制表及打印。
2.3医疗计量器具计算机存储档案
计量器具计算机存储档案是指计量器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它与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和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联网使用,其存贮的档案主要包括从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和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提取的强检计量器具明细,建立计量器具明细账、分户账,内容包括医疗器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科室、购置日期、生产厂商、检定日期、检定周期等,系统可以根据日常需要进行多途径检索、查询、制表及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