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一级预防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吸烟 腰臀比 饮食风险评分 体力活动 糖尿病 酒精摄入 心源性因素 脂蛋白 B 与 A1比值 心理应激 抑郁
Lancet. 2010;376,112-123
卒中危险因素
一般不可控危险因素
年龄
低出生体重 种族 遗传因素
Meschia JF, et al. Stroke. 2014 Dec;45(12):3754-832.
推荐 强度
Ⅰ
证据 等级
——
Ⅰ
——
血脂异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为卒中高危/极高危状态, 此类患者不论基线LDL-C水平如何,均提倡采用改变生活方式和他汀类 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1.8mmol/L(70mg/dL)以下或使LDL-C水 平比基线时下降30%-40%
Ⅰ
A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中国新指南推荐意见
• 使用经过验证的卒中风险评估工具有助于识别卒中高风
险人群和可能从干预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但对于筛检出 的高危个体,具体治疗还应根据其整体风险状况确定个 体化方案(Ⅱ级推荐,B级证据)。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1. Meschia JF, et al. Stroke. 2014 Dec;45(12):3754-832. 2.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2015中国新指南关于高血压的推荐意见: 降压目标值
患者类型 普通高血压患者 伴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 压患者 推荐意见 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依据其危险分层及可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血压。 (I级推荐,A级证据)。
卒中危险因素
证据充分的可控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房颤 其他心脏病 吸烟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营养与饮食 缺乏身体活动 肥胖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卒中危险因素
证据欠充分的潜在可控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饮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睡眠呼吸紊乱 高凝状态 炎症和感染 偏头痛
2003~2014年中国居民 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死亡率(1/10万)
患病率(‰)
10
8 6 4 2
9.7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5.8
4.0
6.6
8.3
农村 城市 合计
4.4 3.4 2.0
1993 1998 2003
城市 农村
0
2008
(年)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年)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总胆固醇每升高1 mmol/L 甘油三酯每升高1 mol/L
缺血性卒中 发生率
缺血性卒中 风险
亚太组织合作研究项目通过对352 033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总胆固 醇每升高1mmol/L,卒中的发生 率可增加25%1
主要内容
1 卒中 危险 因素
2 卒中 风险 评估
3 危险 因素 控制
4 抗栓 治疗 选择
5 动脉 狭窄 处理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对卒中高危人Fra bibliotek的一级预防作用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8年,共确诊1,062例卒中事件。随着健康生活方式因子数的增加, 总体卒中风险和各类卒中事件风险均随之下降。健康生活方式因子数为全部5种的男性患者相 比0或1种因子的男性患者,总体卒中的多变量相对风险为0.28[95%置信区间0.14-0.55],缺 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多变量相对风险分别为0.31[0.15-0.66],0.32[0.04-2.51]。 结论:在卒中风险较高的男性患者人群中,健康生活方式会使卒中风险大大降低。
老年人(≥65岁)
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 mmHg(I级推荐,A 级证据);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2015中国新指南关于高血压的推荐意见: 特殊人群降压目标值更新
2010版推荐
• 伴有糖尿病或肾病患者最好
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1. 2. 3. 4. 5. 6. Stone N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4 Jul 1;63(25 Pt B):2889-934 Rabar S, et al. BMJ. 2014 Jul 17;349:g4356 Jacobson TA,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4 Sep-Oct;8(5):473-88 Catapano AL, et al. Eur Heart J. 2016 Aug 27. pii: ehw272. [Epub ahead of print]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953 JAMA. 2016, 316(19):1997-2007
为改善血压管理,推荐自我血压 监测(I级推荐,A级证据)。
成功降低血压在减少卒中方面比 一个特定剂的选择更重要,在病 人的特点和药物耐受性的基础上 治疗应个体化(I级推荐,A级证 据)。
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方式以促 进血压控制(I级推荐,A级证 据)。 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 物均应推荐以降低卒中风险。具 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 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I级推 荐,A级证据)。
根据风险评估,进行危险分层,尽早识别目标患 者,是血脂管理治疗决策的基础
ASCVD通常是由大量危险因素所致,因此应 根据个人的总体CV风险进行CVD预防,风险 越高,治疗措施的力度应越强
2016 ESC/EAS血脂指南1
评价ASCVD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 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 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 治疗决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ASCVD总 体危险
做好一级预防意义重大!
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 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 调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 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 早期干预预防,减少卒中的 发生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循证不断丰富, 中外最新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相继更新
2014 AHA/ASA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1 2015 中国脑血管病 一级预防指南2
糖尿病
推荐意见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I级推荐),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 白、糖化血浆白蛋白或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 制仍不满意者,应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可依据其危险 分层及耐受性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A级证据)。 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卒 中的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不推荐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预防 卒中(B级证据)。
30倍
全球51% 的卒中 死亡
全球54% 的卒中 发作
0
血压正常者
Gaciong Z, et al. Curr Hypertens Rep. 2013;15(6):559-74
与2010中国指南不同,中美新指南 均推荐家庭自测血压和个体化治疗
2014 AHA/ASA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1 2015 中国脑血管病 一级预防指南2
2016 中国血脂指南2
1. 2.
Catapano AL, et al. Eur Heart J. 2016 Aug 27. pii: ehw272. [Epub ahead of print]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953
多部指南明确推荐他汀 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哥本哈根城市前瞻性心脏队列研究发现,非空 腹甘油三酯水平每增加1mol/L(88.545 mg/dL),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15%2
1. Zhang x, et al. Int J Epidemiol. 2003;32(4):563-572 2. Freiberg JJ, et al. JAMA. 2008 Nov 12;300(18):2142-52
1. Meschia JF, et al. Stroke. 2014 Dec;45(12):3754-832. 2.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主要内容
1 卒中 危险 因素
2 卒中 风险 评估
3 危险 因素 控制
4 抗栓 治疗 选择
降至<130/80 mmHg(I级 推荐,A级证据)。
2015版推荐
• 伴糖尿病或肾病患者依据其
危险分层及可耐受性在 140/90mmHg基础上还可
进一步降低血压。(I级推
荐,A级证据)。
1. 2010《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44(4):282-288 2. 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8):629-41
中国新指南对于血脂异常的主要推荐意见: 积极筛查卒中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启动他汀治疗
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