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银饰可分成三大类型:
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 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 量也最多。一个妇女最高 的佩戴量可达三四十两、 五六十两以上,少数达二 三百两。主要特点是喜爱 穿戴银冠和银衣。银冠上 焊接的各种配件,多达数 十件至百余件,件件都是 精工之作,其中最显著的 牲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 银角。银衣是因衣服上载 的银饰很多而得名。
北方民族妇女穿裙子的有朝鲜族和新疆各族,头饰较多的 是蒙古族,服饰刺绣较多的是土族。
朝鲜族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 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妇女穿短衣长裙——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 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 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 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 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 服或西服。
服饰质料主要是棉布、麻布,也有部分是用丝绸。黔东南苗族主要 用棉布。黔中南苗族棉布、麻布并用。黔西北以麻布为主。 现代苗 族服饰男装比较简便。一般是头包头巾,上身穿小领对襟短衣,下身 穿长齐小腿肚的裤子,多用青蓝二色,和本地汉族男子差别不大。黔 西北苗族男装较有特色,肩上披着织有几何图纹的披肩。贵阳、安顺 苗族中老年男子,还喜穿清代时的满式长衫。
苗族女性头饰,有包头 帕型、戴帽型、假发(掺以 毛线或落发)型、尖帽型、 独角型、仰螺型、歪梳型、 盘帽型、银饰型等。男子头 饰大致有短发包头帕型,长 发挽髻型,现大多已同于当 地汉族。
苗族服饰丰富多采,样式色调繁多,且以色彩艳丽而出名。早在 《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 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记载。盛赞苗 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现在苗族妇女仍喜穿绣花衣裳:松桃苗族 的衣服以绣花草为主,色调素净;黔东南以绣花鸟为多,色调较浓重; 贵阳、遵义、黔西一带则喜挑鲜艳的彩虹图案;黔西北喜挑较大的几 何彩色图形。
第二类,是头上包头帕,上身穿长裤, 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
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 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 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和黑色。第 二类比第一类素净,用料少,费工小。 是清代中叶改装后逐渐兴起的样式,是 一种以过改造而具有苗族特点的满人服。 过去衣身又长又大,袖管也很大,经过 长期改进,已变成紧身窄袖、曲线优美 的服装了,再加上精致的银饰衬托,更 是锦上添花。松桃、铜仁、三穗之全部, 和长顺、紫云、罗甸、都匀部分妇女服 饰就是如此。雷山、凯里、台江部分苗 族妇女有时穿传统衣裙,有时穿这类衣 服。思南、务川、道真、天柱等县苗族, 过去也穿这类服装;现多穿和当地汉族 相同的大襟短衣,衣缘、领围等一律不 用阑干。
回族
一是头饰最为显着,二是崇尚白色,三是因居 住的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回族的男性多以白 帽为标志,上身着白汗搭,外罩黑夹,下身穿 普通深色裤,脚穿圆口布鞋。姑娘或新婚妇女, 头戴红色或绿色头巾,上身多着花色或浅红色 衬衫,外罩黑色胸前多花紧身夹,下着彩色长 裤,脚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或深蓝色, 头戴黑长盖巾,甘肃为黑盖,宁夏等地也有戴 白色的。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主要内容
我国民族服饰概况 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1.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产生活 2.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是民族工艺的代表作品 4.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5.是原始崇拜的载体 6.是社会变化的镜子
民族服饰概况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类,北京有21 个,南方有34个。
北方民族服饰: 主要特色: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状有显著区别。 主要风格:普遍使用毛皮,多穿各种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 原因:与牧业、渔猎业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密切关系。
南方民族服饰: 女性: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但款式较多),重视刺绣
装饰和首饰、佩饰,头上包头帕较多。 男性:宽腰宽裤,黑色和青色,上穿小褂子,头为包头。
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的两种,夏秋两季的藏袍 无袖。里面多衬有红、绿等色彩鲜艳的衬衣, 衬衣翻领在外,衣袖要长于胳膊一至二倍,长 出部分,平时卷起,舞蹈时放下,舒展飘逸, 潇洒自如。藏族的帽子式样繁多,各地均有不 同,拉萨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用金丝或银 丝绣织图案,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花 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男女穿的藏 靴,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红 绿相间的毛呢装饰,绣有图案花纹。靴头向上 隆起。藏族男女喜欢佩饰。耳穿大环,手腕金 银,顶戴珠链,尤其是在腰间,男挎长剑,女 佩腰刀,更显得粗犷彪美
维吾尔族服饰,无论男女都喜欢戴花帽,花帽,又名“多帕”,吐
鲁番人叫“伯克”。
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黑长裤。脚穿套鞋,冬天高寒地区则穿
毡筒。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维吾尔语称称“法嗒”,头戴小花帽。 女子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穿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服
饰,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黑长裤。脚穿套鞋,冬天高寒 地区则穿毡筒。
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 主要特点是在头巾上插上许 多银花,肩上披银披肩,胸 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 耳坠很纤巧。工艺水平也很 高。银饰数量过去也多,现 已逐渐简化了。
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 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 插少许银簪、银梳、银花。 这三类地区也有共同特点, 即都戴银质的耳环、项圈、 手镯。
热,好下水田。
少数民族服饰 3/3 Costumes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ENG SUB) 视频
2.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珞巴、彝、纳西、普米、 羌族,披兽皮,是人类早 期的穿着。
傣族、德昂族一块布的裙 子,是古老的着装。
独龙族一块布挖洞做衣服, 是古老的衣服。
苗族
服装有挑花、剌绣、蜡 染、织花、镶花等。尤其是 苗族女装特色更明显。
还有两个特点:多用百 褶裙式样,喜佩银饰。黔东 南有的女性佩戴的银饰重达 二三十斤。许多苗族他称来 源于其服饰的特点。如红苗、 黑苗、花苗、白苗、青苗、 长角苗、海岜苗、歪梳苗、 长裙苗、短裙苗等。苗族女 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代 以来湘西、湘西南及黔东少 部分地区苗族女性已改穿裤 装。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
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者比较宽大,尽 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 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份,用长三四 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 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 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女装有百多种样式,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大致可分 为两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采,是苗族最具 特色的部分。
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它 妆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
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 黔东南是挽髻于头顶中央。 黔西南有的挽螺旋髻于额顶。 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
苗族饰品
苗族男女都喜佩戴银

饰,尤以青年妇女为最。
现在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
装饰品,而男子已普遍不
用了。
制。其用途有银冠、银衣、 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 等几类。
论工艺,有粗件和细件之 别:
精件主要是项圈、手镯, 细件主要是银铃、银花、 银雀、银蝴蝶、银针、银 泡、银索、银链、耳坠等。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空 心、泡花的项圈、手镯, 也是精工制成的作品。
彝族
彝族彝族居住分散, 故各地在服装款式、 图案、选色上各显特 色。其共同点是:衣 襟、领口、衣袖、裤 脚、围腰、鞋帽、挎 包和背布(汉称“裹 背”)等均镶有各种 精美的花边和图案, 其基色以黑、红、绿 三色调配而成。一般 彝族妇女都要亲手为 自己缝绣一套青、中 年装。无论赶集、集 会、走亲串戚,都要 穿上自己缝绣的衣服。
交领衣:藏、苗、瑶、彝、 哈尼、侗、黎、畲、水、 布朗等也是古代社会的穿 着。
大襟衣源于满族
用野兽牙齿、骨头、贝壳 和石料做装饰是原始人类 就开始的。
用竹子、木头做装饰品也 如此。
草鞋、竹衣更为古老。
3.是民族工艺的代表作
由服饰可看出纺织、印染、熟皮、缝纫、裁剪、刺绣、首饰加工、设 计等工艺水平。
1.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产生活
如藏族的皮袍,又是衣服,又是被 子和垫子。
蒙古族的筒靴子是为了防寒,防骑 马磨坏小腿肚。
鄂伦春族的狍头帽,形象如狍,为 了使林中野兽上当。
赫哲族鱼皮衣与他们渔业经济有关。 藏族、蒙古族带刀是为了吃肉。 阿昌族、傣族、景颇族等佩刀是为
了在山林荆棘中开道和防野兽毒蛇。 哈尼族、苗族穿短裙,是因为气候
藏族
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直线 宽边,色彩对比强烈。男女藏袍均习惯以粗纺 厚毛呢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 钉一个纽扣,或是用红、蓝、绿、雪青等色布 做两条飘带,穿时结上。
男式藏袍多为黑、白两色,领围、袖口、衣襟和底 边,镶上色布或绸子底边,古朴浑厚。夏天或 劳动时,一般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 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在腰 间,古铜色的皮肤袒露于外,雄风凛凛,彪悍 刚健。
如苗族的刺绣就有10多种:平绣、编绣、辫绣、结绣、卷绣、刺字、挑 花、贴补等。
苗族的银饰分为:银凤冠、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腰带、银手镯、 银戒指、银上衣、银围裙等大类。
纺织工艺上分为壮锦、土家锦、苗锦、侗锦、黎锦、傣锦、藏族的唐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