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在经历了多年的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影响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现在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并探讨这些误区粗浅对策。
一、教师是主导者和引导者
1.以前的一些教育模式仍然还存在,有很多教师仍然在教学中实行“满堂灌”,学生仍然是应试教育中的被接受者。
很多教师都认为新课改中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观点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法,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教者总感觉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本不会给学生很多时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的有效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
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上课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
仔细想想,问题出在学生,根源还在老师,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业已被广大教师重视。
以下通过几个课堂教学案例说明浅见。
二、明确“课标”要求,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一定要熟悉“课标”,明确“课标”中的具体要求,要将“课标”中的具体要求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反复对照,形成“课标”要求与知识点一一对应。
对“课标”中有的而教材中没有的要作适当的补充,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要敢于放低难度,对教材中理论性太强而课标中又没作要求的要敢于删掉,对教材中顺序处理不妥的要
敢于适当调整顺序,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章节的教学内容。
总之:要依据“课标”来选择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时,我们教师应该自己发表自己对于这节课的看法,比如,这节课是否需要情境创设?教材中提到的情境创设是否可以换成另外一种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个
人的想法不一样,可以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所教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再进行独立个人备课,这样就是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这才是我们这些年青教师应该慢慢成长所经历的必需过程,这样我们的青年教师队伍才可以茁壮成长,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效业已被广大教师重视。
以下通过几个课堂教学案例说明浅见。
四:作业量不要多,但需要反思
初中数学作业反思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作业反思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刺激他们,并要持之久远而不懈怠。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合理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究,促使学生认识到旧知识已经过于贫乏,从而产生一
种要求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强烈欲望。
2.通过作业反思促进课外生活的意识回归课堂
课外延伸,一种思想、一种意识的形成,我们初中数学组通过培优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报、图案设计、数学小论文等研究性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课内思维,进一步体会数学就生活在我们学生的身边。
课外活动可以另一个角度培养。
3.通过作业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进行反思性评价提高了业务水平,有利于使教师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
一节课上好之后,审视其成功与不足,追究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与教学上成为研究性的学者教师学生的思维开阔、创新意识的养成。
通过作业的反思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误区的几点想法,并综合我市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粗略地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尽量不要出现这些误区,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
(作者单位:简阳市普安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