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实验指导课时分配及主要实验内容(总学时30,其中动检20,动食安30)实验1 微生物检验常规试验预备 3主要内容:菌落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检验所需的1)研钵、剪刀、镊子、吸管、平皿的包扎与干热灭菌;2)实验所需培养基(营养琼脂、EMB琼脂、乳糖胆盐发酵管)和生理盐水的配制、分装、包扎和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2 菌落总数测定 3主要内容:1)样品的称取、匀浆和稀释;2)接种与琼脂倾注;3)24h后菌落计数及结果报告。
实验3 大肠菌群MPN测定 3主要内容:1)样品的称取、匀浆和稀释;2)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3)24h后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划线于EMB琼脂,培养;3)48h时观察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镜检;4)查MPN检索表,报告结果。
实验4 蜡样芽孢杆菌检验 3主要内容:1)将细菌肉汤培养物划线于普通琼脂、MYP琼脂,点种于卵黄琼脂平板,接种生化培养基,培养;2)24h时观察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镜检;3)观察主要生化试验结果。
4)报告。
实验5 致病性球菌检验 3主要内容: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肉汤培养物划线于普通琼脂、血液琼脂,接种生化培养基,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培养;2)24h时观察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镜检;3)观察主要生化试验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
4)报告。
实验6 魏氏梭菌检验 3主要内容:1)形态及染色特性观察;2)细菌厌氧培养;3)家兔“泡沫肝”试验实验7 霉菌检验 2主要内容:1)观察曲霉、毛霉和青霉在PDA琼脂上的菌落特性;2)挑取霉菌培养物制备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霉菌菌丝、孢子等结构。
实验8 肉的微生物学检验 2主要内容:1)鲜肉的感官性状观察;2)鲜肉压印片制备与镜检、细菌计数;3)微生物毒素呈色反应。
实验9 乳的微生物学检验 2主要内容:1)鲜乳的感官性状观察;2)乳的涂片制备与镜检、细菌计数;3)美兰还原试验。
实验10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6主要内容:1)沙门氏菌检验所需培养基的制备;2)细菌分离与菌落挑选;3)细菌生化试验;4)血清学鉴定;5)结果报告。
实验一微生物检验常规试验预备[目的与要求]1.熟悉菌落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检验所需的各种培养基的制备。
熟悉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
2.熟悉玻璃器皿的包装与干热灭菌方法。
[主要内容]:1 研钵、剪刀、镊子、吸管、平皿的包扎与干热灭菌。
2 实验所需培养基(营养琼脂、EMB琼脂、乳糖胆盐发酵管)和生理盐水的配制、分装、包扎和高压蒸汽灭菌。
1)配制700 mL生理盐水(0.9%NaCl),分别分装与5个盐水瓶,每瓶90 mL;分装18支试管,每管9 mL。
2)配制乳糖胆盐培养基(发酵管)200 mL,并分装于小试管各3 mL,每管中加入一个充满培养基的小倒管,注意一定不能有气泡。
(配方:2%蛋白胨,0.5%猪胆盐,1%乳糖,调pH7.4,然后加入0.4%溴甲酚紫2.5ml/100ml)3)配制普通琼脂培养基400ML,分装于2 个三角瓶。
(0.5%NaCl,1%蛋白胨,0.3%牛肉粉(膏),pH7.4,琼脂粉1.5%)4)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300 mL。
(配方:蛋白胨1%,NaCl 0.5%,牛肉膏0.3%,pH7.4,琼脂粉1.5%,加热溶化后加入乳糖1%、2%伊红水溶液2 mL/1000 mL、0.65%美蓝1 mL/1000 mL)5)TTC培养基(1)2%乳糖发酵管40支,每管2.5ml(2%乳糖,2%蛋白胨)。
(2)TTC培养液100ml(2%蛋白胨,1%Nacl,1%Na2HPO4.12H2O,0.4%十二烷基硫酸钠,PH7.4)(3)灭菌后加10%TTC8ml后分装于(1),每管加2.5ml。
6)DC培养基(0.5%蛋白胨,0.5%Nacl,1%乳糖,0.3%K2HPO4.3H2O,0.2%柠檬酸铁铵,琼脂粉0.7%)溶于水后调PH7.2,加入10%去氧胆酸钠1ml及0.4%溴麝香草酚兰1.6ml。
[思考题]1 配制培养基时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2 使用高压灭菌器和恒温干燥箱的注意事项?实验二菌落总数测定[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试验要求掌握食品的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菌落计数和报告方式,以及经常食用的各类动物性食品的菌落总数标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适当处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其也是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实验器材及试剂]温箱、天平、灭菌试管、吸管、灭菌平皿、乳钵、剪子和镊子、稀释液、营养琼脂、显微镜、载玻片、革兰氏染色液,等。
[实验内容](一)检样稀释及培养: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 5 g(或2 5mL)剪碎放于含有2 5 0 mL(或2 2 5 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摇试管混合均匀,作成1:100倍稀释。
3. 另取lmL灭菌吸管,按(2)操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换一只1mL 灭菌吸管。
4根据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用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
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立即将冷至46 ℃左右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46℃水浴中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lmL灭菌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7℃温箱内培养2 4±2h时(肉、水产、乳、蛋为48±2h)取出,计算平皿内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g(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二)菌落计数方法作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观察,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皿平均菌落数。
(三)菌落计数的报告包括三步。
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 0 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
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2. 稀释度选择(1)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乘稀释倍数。
(2)若两个稀释度,其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来决定。
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平均数,大于2则报告其较小的数字。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较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
(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的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其稀释倍数。
3.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详见表2-1。
[思考题]1 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2 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表2-1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实验三大肠菌群数的测定[目的与要求]1.掌握大肠菌群MPN的测定原理与方法,及实验结果报告方式。
2.熟悉检验中各种培养基的配制。
3.了解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原理]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它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00g(或ml)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实验器材及试剂]样品:乳、肉、禽蛋制品、饮料、糕点、发酵调味品或其他食品。
温箱、天平、灭菌试管、吸管、灭菌平皿、乳钵、剪子和镊子、稀释液、营养琼脂、显微镜、载玻片、革兰氏染色液、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兰琼脂、乳糖发酵管、DC半固体培养基、TTC乳糖培养基、灭菌中性定性滤纸片,等。
[实验内容]一、常规检验法1检样稀释及培养取样及稀释方法与菌落总数检验方法相同,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为检样。
同一稀释度在做菌落总数的测定的同时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并且用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混合菌种作对照。
2乳糖发酵试验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样污染程度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
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同时用大肠埃希氏菌和产气肠杆菌混合菌种混合接种于1支作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对照。
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与对照的混合菌种一起按下列程序进行。
3 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在伊红美兰琼脂(EM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
然后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 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4 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培养24±2小时,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5 报告根据证实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见附录)报告每100ml(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二、快速检验法(一)T T C(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样品处理同常规法。
具体操作步骤:1.接种每份样品以无菌操作接种lmL、0.lmL、0.01mL各三管于TTC乳糖培养基中,如接种量为10mL,则用三倍TTC乳糖培养基。
2.培养接种后,置35-37℃温箱中培养18-24h。
3.结果判定观察TTC乳糖培养基呈色和产气情况。
按下列标准进行判定。
见表3-1,表3-1 显色法的大肠菌群结果判定4.结果报告根据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得出结果并报告之。
5.注意事项观察产气时,如小导管内有肉眼可见气泡,均为产气阳性,另要注意导管有无被沉淀物堵塞,如轻轻振动试管,有小气泡上升者仍为阳性。
(二)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样品稀释同常规法,具体操作步骤:1. 接种液体样品选择原液、1:10、l:100三个稀释度的样品液,每个稀释度取三个1mL,分别放入灭菌试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