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游《钗头凤》赏析教案

陆游《钗头凤》赏析教案

钗头凤——陆游导入新课大家可知道,有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也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他不仅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豪壮理想,也有“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凄婉低回。

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陆游的婉约之词《钗头凤》。

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

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恢复中原既是他一生奋斗目标,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

一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的统一。

背景介绍:据史料记载,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

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

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

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

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唐琬为陆游送去酒菜,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朗读该词,整体感知钗头凤红酥手,黄藤(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yì)鲛(jiāo)绡(xiāo)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浥:音(yì),沾湿。

鲛绡:传说鲛人织绡,极薄,后以泛指薄纱;鲛音(jiāo),传说居海之人,坠泪成珠。

黄藤(téng)酒:宋时官酒上以黄纸封口,又称黄封酒。

㈠:题解《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有何用意呢?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的倏然而逝,未能共手偕老。

㈡:该词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对比:例“红酥手”与“人空瘦”;“满城春色宫墙柳”与“桃花落,闲池阁”等。

㈢:分析诗词的意境、语言、形象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红酥”就是红梅的蓓蕾。

大家想象一下红梅,再想象一下蓓蕾,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小)“红酥”指细腻而红润,手最能表现女性的仪态,以“红酥”形容肤色,寓有“爱怜”之意。

“宫墙柳”它其中暗含着一种比喻,就是把现在的唐琬比作宫墙里的柳树。

相似之处在于可望而不可即。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空”字出现,写出了他们互相思念的一种无奈,《陌上桑》里有“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表达陆游对唐婉的“怜惜、抚慰、痛伤之情”。

不一定是形容上的瘦了,而是精神上的瘦,那种空,就叫思念。

“透”字,没有大声呼号,没有一声半语,却显出泪之多,伤心之甚。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东风”用借代的手法,借春风吹落繁花来比喻好景不长,欢情难再。

对“错、错、错”的几种理解:一是陆游责备自己当年休了唐婉,悔恨当初;二是他与唐婉的再次相见是个错误;三是错在人生,那种变化无常。

(各抒己见)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桃花因何而落?池阁因何而闲?以桃花的凋零和池阁的闲表达“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唐婉已走,诗人内心孤独,无心赏花和登临池阁。

“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表达诗人的无奈之情,只有将这段感情藏于心底。

㈣:全词的思想感情用味觉形容这种感情:酸涩。

第一重,“为伊消得人憔悴”之苦,这个大家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

第二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之苦,你看三个“错”,说尽了吗?说不尽。

还有三个“莫”,抽刀断水水更流,罢得了吗?罢不了。

第三重,“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我们俩就隔着一层花阴呢,但是这个距离比天涯的距离还要远。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二: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注释】:注: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

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她的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

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译文】:【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世情轻薄,人情可恶,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 晨风干燥,吹拂面庞,泪痕却犹残留。

我喃喃自语地独倚斜栏,想用笺纸写下心事寄给你。

却是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今时不同往日,人事皆非,身染重病的我常觉得自己像秋千的绳索那般晃荡无凭。

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生起寒意,夜已经快过去了。

怕人询问, 我忍住泪水, 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幸苦伤心地瞒!瞒!瞒!世事炎凉, 黄昏中下着雨, 打落片片桃花, 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 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 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 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 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 希望你也能够听到. 你能听到吗? 想忘记以前的美好时光, 难; 能和远方的你互通音信, 倾诉心事, 难; 在这个世情薄,人情恶的境遇中生存, 更是难上加难!今时不同往日, 咫尺天涯, 我现在身染重病, 就像秋千索. 夜风刺骨, 彻体生寒, 听着远方的角声, 心中再生一层寒意, 夜尽了, 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 怕人询问, 我忍住泪水, 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我想在别人面前隐瞒我的病情; 隐瞒我的悲伤; 隐瞒这种种悲伤都是来自对你的思念! 可是, 又能瞒得过谁呢?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

“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

“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

《礼记。

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了。

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

“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

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

其《卜算子曾借以自况。

唐琬把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还说明了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

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

这是多么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擦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的永无休止的悲痛,这无疑是唐琬的独创。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

“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

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

只因封建礼教的残酷不仁。

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这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

“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的。

作者从陆游与自己两方面设想:自己在横遭离异之后固然感到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到形单影只吗?“今非昨”是就时间角度而言的。

其间包含着多重不幸。

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

”说“病魂”而不说“梦魂”,显然是经过考虑的。

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

昨日方有梦魂,至今日却只剩“病魂”。

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

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倾诉出了这种苦境。

“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之将尽。

这是彻夜难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长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烦躁,而本词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无暇烦躁,反而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

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

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

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

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

相关主题